汪文忠
月季花被稱為花中皇后,是綠化和觀賞的重要品種。白粉病是月季花的常見病害之一,月季花種植人員需要科學地選擇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保證月季花健康成長。
病理特征
白粉病屬于危害月季生長的一種疾病。一般而言,這種病癥始源于早春時期,是由于月季花在初發(fā)芽時受到了薔薇單囊殼菌感染。月季花的葉片、花蕾、嫩梢均會受該疾病的影響。月季白粉病的癥狀主要經(jīng)歷以下階段:第一,初期,月季花的葉片上出現(xiàn)白色的斑點;第二,白點進一步擴大分布在整個葉片之上;第三,葉片的上下面全都布滿白粉,散發(fā)大量的粉孢子,以此成為感染的源頭;第四,月季葉片會變皺,進而整個葉片蜷縮在一起,月季漸漸地因病而枯死。在感染源的作用下,月季花容易受到重復性的侵染,以致新生葉片也出現(xiàn)了病癥。通常情況下,月季花在沒有生病之前長出的葉子抗病能力較強。如果月季花的白粉病不太嚴重,就會開出花。但是這些花型并不完整,顏色也不艷麗??傮w而言,得白粉病的月季花的觀賞價值并不高。
發(fā)病規(guī)律
病原菌不僅可以以菌絲體在芽中度過寒冷的冬季,而且閉囊殼可以在病落葉中避免低溫的破壞。如果溫度適宜,病原菌就不會被破壞。舉例來講,溫室中種植的月季花就容易出現(xiàn)白粉病;常年溫暖地區(qū)的月季花發(fā)生白粉病的幾率比較大。由于該病具有傳染性,露天地區(qū)的月季花在風力的作用下也會發(fā)生白粉病。如果外界的陽光與水或者人們所創(chuàng)造的溫度與濕度均能夠滿足粉孢子的生長條件,就加速其生長。比如,粉孢子在2個小時左右就會萌發(fā),不到5天又會生成傳染源。倘若月季花管理者大量的對植物施氮肥或者種植的月季花的間距較短,就會加重白粉病。
實際上,不同的月季花類別抵抗月季白粉病的能力有所差異。通常情況下,小葉無毛的芡生多花品種抗病能力較強;開紅色的月季花的品種的抗病能力較差。除此之外,不同生長時間的葉片的抗病能力也不同。比如,老葉片的抵抗能力大于新生的葉片??共∧芰Υ笮〉脑蚴牵豪先~片中的磺基丙氨酸含量與白粉病反比,也就是說,葉片的磺基丙氨酸含量越高,其抵抗白粉病的能力越強;新葉片中的一丙氨酸含量與白粉病成正比。也就是說,一丙氨酸越高,越易感染白粉病??傮w而言,溫度在3度以上,月季花就會容易患有白粉病。
防治方法
直接消滅病源,避免傳播。比如,剪除發(fā)病的月季花的枝葉等。對修剪的刀具用95%的高度工業(yè)酒精消毒,對筐等用具用開水煮沸30分鐘消毒處理。同時需要拔除患病嚴重的月季花。對枝、葉采用焚燒的方式,消滅病源。
提高水肥管理水平。根據(jù)月季花的生長周期實施一些化肥,并增施磷肥、鉀肥,施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使植株健壯,從而提高其抗病能力,進而保證其健康生長。要重視修剪月季花的枝葉,控制病情。此外,需要采用混交栽植的種植方式。如果在溫室中種植月季花,就需要注重空氣流通與透光性。
在生長期,每半月噴施1%的百菌清、多菌靈代錳森鋅藥物,并交叉使用,以免植物產(chǎn)生抗藥性,在南方多雨季節(jié),每次雨后噴藥防治。在休眠期,需要噴灑波美3到5度的石硫合劑。在發(fā)病初期,需要噴灑百分之五十的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500~2000溶液等。如果月季花繼續(xù)產(chǎn)生病害,就需要再次噴灑。
每年冬前,生長季節(jié)正常修剪后,將枝葉,地下雜草等帶離月季園,并焚燒,以杜絕各種病菌、蟲害的發(fā)生。
降低田間空氣濕度,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選用沙夾泥土壤種植,土壤不好如黃泥土,應開好水溝,確保排水暢通,土壤干燥,降低土壤濕度。此舉可有效防治白粉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