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迎迎
2019年12月,筆者所在學校師生在南京市玄武區(qū)小學生冬鍛比賽集體3分鐘“1~4人變換”8字穿梭跳長繩項目中,以零失誤328個的成績獲得冠軍并打破紀錄。該項目不但考驗學生跳長繩的技術以及不同人數(shù)之間的變換配合,還考驗師生之間團結合作的信心與決心。通過日常的訓練,筆者和同事們不斷實踐,優(yōu)化訓練方法,初步取得成效。
一、項目介紹
集體3分鐘“1~4人變換”8字穿梭跳長繩項目的參賽選手為男女生各12名(跳繩),教師2名(搖繩)。在12×18m的區(qū)域內,使用組委會提供的統(tǒng)一型號長4.2m的竹節(jié)跳繩,2名搖繩教師之間間距不小于3m。比賽時,男女生可任意結合分成兩組,分別統(tǒng)一穿著1~12號訓練背心,方便裁判計數(shù)。
二、比賽方法
比賽前,24名隊員排成一路縱隊,2名教師手持長繩(不搖繩),保持預備狀態(tài)。聽到比賽哨音后,教師立刻開始搖繩,隊員依次進繩。首先,參賽隊員以1人方式依次“8字”穿梭跳長繩,完成后接著以2人一排依次“8字”穿梭跳長繩,完成后接著以3人一排依次“8字”穿梭跳長繩,完成后再接著以4人一排依次“8字”穿梭跳長繩,完成后回到以1人方式依次“8字”穿梭跳長繩……循環(huán)往復進行。以3分鐘內成功通過繩子的人次累計次數(shù)(2、3、4人一排時視為整體“1人次”),作為各隊最后集體3分鐘“1~4人”8字穿梭跳長繩成績。
三、訓練方法
(一)優(yōu)化單人技術
1.巧設輔助點、線
教師利用條件作業(yè)法,在地面用膠帶貼出間距3m的搖繩點(甲、乙)、進出繩位置、進繩路線(AB、CD)、起跳點(A、C)、落地點(B、D),有利于學生直觀理解跳繩的空間位置變化,方便學生參照點線調整位置,自主學習優(yōu)化技術動作。訓練時,教師結合圖1講解,要求學生必須快速調整1~4人的位置,站在進繩位置后,看準時機沿著進繩路線快速啟動,在起跳點A、C附近起跳,騰空向前越過AB、CD之間的黃色區(qū)域,向前落在落地點B、D附近,然后快速跑開離開橢圓形搖繩區(qū)域,繞過搖繩教師甲、乙,準備下一次起跳。學生進繩路線AB和教師甲乙之間的夾角大約30~40O,通過不斷練習找到最佳進繩角度。
2.完善技術細節(jié)
常見的斷繩原因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啟動慢、啟動過早、前面啟動慢耽誤后面學生啟動、起跳高度不夠、沒有騰空向前落地、起跳后沒有團身繩子打到頭部、手臂外展出繩時勾到繩子等。訓練前,結合常見的斷繩原因,教師對照圖1講解跳長繩動作要領、跑動路線、進繩時機、起跳點、騰空位移、落地點、出繩和隊員前后間距等問題。訓練時,搖繩速度逐步提高,幫助學生完善技術動作,培養(yǎng)學生跳繩節(jié)奏感,熟悉路線和位置變換。訓練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問題,及時提出改進建議,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3.以量變促質變
訓練時,采取熱身加模擬比賽的形式,明確訓練目標,不斷提高成績。熱身結束后,進行3分鐘模擬比賽,記錄每次個數(shù)和出現(xiàn)的問題。每次模擬比賽結束后,斷繩的學生自動排到隊尾。綜合學生跳繩技術、心理因素和榮譽感等因素,確定男女生各14人進入校長繩隊。教師逐漸提高搖繩速度,要求學生提高向前跑的速度,沖過跳繩。利用大量的訓練和模擬比賽,達成學生跳長繩技術動作的自動化。
(二)“1~4人變換”練習方法
1.合理分組,各個擊破
學生單人過繩比較熟練后,進入1~4人變換跳繩教學。按照1~12號的順序進行分組,根據(jù)身高、配合等因素,適當調整學生位置,學生身高較高盡量安排在2、3號,防止4人一排站在外側位置時繩子打到頭部導致斷繩。訓練時,男女生統(tǒng)一穿著1~12號訓練背心,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位置和配合的隊員。1變2時,學生跳完1后,按照序號1、2組合,3、4組合等,共6組。2變3時,1、2、3一組,4、5、6一組,7、8、9一組,10、11、12一組,共4組。3變4時,1、2、3、4一組,5、6、7、8一組,9、10、11、12一組,共3組。學生明確分組后,教師組織學生原地排好隊,聽報數(shù)迅速變換隊形,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在不同人數(shù)變換時的位置和跑動路線。接著教師分別對2人、3人、4人一排進行單獨訓練,培養(yǎng)學生不同人數(shù)同步跳的默契感。
2.化零為整,磨練細節(jié)
當學生較為熟練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1~4人變換完整練習,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針對性練習。剛開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1變2兩人一組訓練時,會出現(xiàn)兩人啟動時機不同步、默契程度不夠的情況。教師可要求學生手拉手或拉胳膊,同步喊口令進行練習。等熟練后,只要排面整齊,位置準確,可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拉手,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默契。當學生2人一排熟練后,進行3人、4人一排練習時,學生還是會出現(xiàn)非常多的失誤,包括啟動時機不一致、前后排脫節(jié)、起跳高度不夠、排面不整齊、隊伍來不及跑至起跳位置等。教師組織學生共同觀看錄像,分析導致失誤的關鍵問題,結合講解示范,完善技術細節(jié),減少重復犯錯。當學生出現(xiàn)瓶頸期且失誤較多的時候,教師要多多鼓勵學生,不斷堅持、培養(yǎng)默契、完善動作,共同面對挑戰(zhàn)。
3.解決痛點,穩(wěn)步提升
4人一排同步跳時,難度較大。學生要迅速調整排面,抓住時機跟進起跳。4人必須同時起跳騰空向前,盡量團身收腿。每一排之間要控制好距離,跟得太緊或太遠都容易斷繩。特別是第一次4人一排跳過繩之后,要迅速拐彎跑到對面的起跳位置。經過不斷的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斷繩主要原因是跳完一次后來不及跑到下一個準備位置,導致腳步混亂、排面不整齊和起跳高度不夠,最終斷繩失誤。
進行隊伍轉換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繞的方法,所有學生以乙教師為軸,進行旋轉奔跑,準備第二次跳(如圖1)。另一種是轉跑的方法,所有學生跳完后,繼續(xù)向前跑,留給后面隊員落地空間,然后松開手,向右側轉,跑至指定位置(圖2)。繞的時候,外側學生奔跑距離長、速度要求快,體能消耗大。在3、4人一排時,存在不能及時跟上的情況,容易產生失誤。用轉跑的方法,減少跑動距離,節(jié)約時間。學生快速轉彎,跑至準備位置成預備姿勢,方便學生調整進繩方向和前后間距。經過反復的嘗試和學生共同研究,采用轉跑的方法,節(jié)省隊伍轉換時間,節(jié)約學生體能。
4.引領節(jié)奏,默契配合
1~4變換時,教師的搖繩節(jié)奏要引領學生的跳繩節(jié)奏,減少失誤次數(shù),做到穩(wěn)中求勝。1、2人時搖繩速度快,3、4人時稍慢,采用12加速爭個數(shù)、34減速少失誤的模式,掌控節(jié)奏變換。如果搖繩速度過快,在3、4人一排時極易斷繩,浪費3~5s的時間,影響學生跳繩節(jié)奏,增加心理壓力。
1、2人時,全體學生循環(huán)跳,1、2銜接時中間不空。3接2時,直接進。轉過來再接3時,等最后一組3完全落地,排頭喊“1進”,空搖兩次進繩。4接3時,排頭喊“1、2進”,空搖3次進繩。一方面等最后一組3落地,打開空間。另一方面等后面的學生迅速變換為4人一組。同樣到對面后,排頭喊“12進”,等待后面的學生迅速轉換隊形,跟上搖繩節(jié)奏。搖繩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位置,大聲用語言提醒學生,采用加減搖繩速度,適當?shù)亍熬绕稹逼鹛?jié)奏不對的學生。
(三)全維度學練賽
在訓練中,除了教師講解技術動作外,同時邀請穩(wěn)定性好、失誤少的學生分享跳長繩經驗。每次模擬比賽后,結合手機視頻和替補學生的觀察,反饋總結斷繩原因,充分汲取經驗。利用大課間時間,組織校長繩隊進行校園展示,一方面模擬比賽場景,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給予長繩隊隊員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
通過長繩隊的訓練,學生不但掌握了跳長繩的知識、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深度參與體育、克服困難、磨煉意志,真正實現(xiàn)了團結合作,具備了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相信美好的記憶,將伴隨學生的成長。相信體育為學生的成長注入了全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