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教育孩子時,往往只知道板著臉說教,這固然能解決一些問題,但如果不時來點(diǎn)兒幽默,效果定會更好。
幽默是潤滑劑,能融洽大人與孩子的關(guān)系;幽默是興奮劑,能使家庭生活增添歡樂情趣。家教中,恰當(dāng)?shù)挠哪粌H能使孩子免去在大人面前的拘謹(jǐn),也能使其在輕松的一笑中受到刻骨銘心的啟迪。
蘇聯(lián)著名詩人米哈依爾·斯維特洛夫是以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的高手。有一次,詩人回到家,見一家人慌作一團(tuán),詩人的母親正在打電話給醫(yī)院請求急救。原來詩人的小兒子舒拉為出風(fēng)頭,別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詩人明白,墨水不至于使人中毒,用不著驚慌,這正是教育舒拉的好時機(jī)。于是,他輕松地問:“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帶墨水的舌頭,做了一個怪相。詩人一點(diǎn)兒也不惱,從屋里拿出一疊吸墨水的紙來,對舒拉說:“現(xiàn)在沒辦法了,你只有把這些吸墨紙使勁嚼碎吞下去了。”一場虛驚就這樣被詩人一句幽默沖淡了,并在家人的嘻笑中結(jié)束。舒拉原想以驚動家人搞一場鬧劇取樂,但未能如愿。此后他再沒有犯過類似出風(fēng)頭的錯誤了。
幽默的表現(xiàn)形式既可以是語言,也可以是表情和動作。譬如,孩子要做的事情,你認(rèn)為是好的、可行的,不妨伸出大拇指,道一聲“OK”;認(rèn)為是不好的、不能做的,就雙手一搖,說一聲“NO”。孩子也就愉快地接受了,或者積極行動,或者“緊急剎車”。當(dāng)然,行與不行的道理還是要給孩子講明白。? (江蘇 王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