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群 段利勤 黃紅
大數(shù)據(jù)時代帶來的碎片化現(xiàn)象和手機App全面入侵現(xiàn)代人的生活,改變了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是重塑了人們的學習模式。碎片化學習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使用手機詞匯軟件App輔助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和模式日益受到教育者們的關注,本研究采用Basic4Android編程語言,開發(fā)了一個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命名為“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該應用程序包括《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共四冊教材的單詞表英文單詞,安裝至具有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中,作為幫助大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工具。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大數(shù)據(jù)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帶來了呈幾何冪次方增長的海量信息,信息量的爆發(fā)式增長,使得人們需要用全新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新的行為和習慣來面對巨量信息資源。無線網(wǎng)絡席卷人類的日常生活,移動終端的普及與平民化的應用,人們的學習習慣和行為方式正悄然發(fā)生變化。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出現(xiàn),人類進入了碎片化的時代,繼而孕育出碎片化學習。碎片化是對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一種轉變,學習者利用碎片化閱讀或在碎片化時間里,從互聯(lián)網(wǎng)挖掘有意義的知識碎片,并對知識碎片存儲、汲取、加工等建構的過程。因此,傳統(tǒng)教育教學方式迎來了碎片化學習的革命,學習者需運用全新的思維方式—碎片化學習。
碎片化學習包括時間的碎片化、知識的碎片化和空間的碎片化。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對碎片化學習趨于從三個方面進行理解:一方面指大數(shù)據(jù)時代便捷性海量信息內容的離散性以及學習者閱讀方式的隨意性,使學習者獲取知識碎片化;另一方面指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短、頻、快的學習方式,這些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時間的不連續(xù)性和短暫性;還有一方面是學習空間的碎片化,碎片化學習具有學習時空泛在化的特點,零散地分布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地點,碎片化學習的學習場所廣泛,不受時空的約束,不局限于傳統(tǒng)教室,學生的學習不再僅僅發(fā)生在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學生記筆記式的課堂教學里或正規(guī)的講座。碎片化學習進而催生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移動學習。
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碎片化學習具有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的特征,是依托移動通信技術、無線網(wǎng)絡技術及移動終端設備,在移動環(huán)境中進行的學習,是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和拓展。智能手機App滿足了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生英語學習時間的碎片化、知識的碎片化和學習空間的碎片化的需求。
國內外著名的英語(L2)教育專家文秋芳,Hulstijn,Laufer,Yano和Nation都強調英語詞匯量對提高EFL學習者英語水平的重要性。Schmitt認為,一個人必須記住了8000~9000個英語單詞的詞源,才能夠熟練地閱讀英語。然而,根據(jù)調查,中國大學生的平均英語詞匯量還不足4000個單詞。為了提高我國大學生英語詞匯量,英語學習者和教育者一直在尋求新的、有效的和便利的教學英語單詞方法。
Read認為可以將外語單詞(L2)和母語意思(L1)簡單配隊進行記憶,也就是采用單詞本的方法。采用單詞本的方法可以實現(xiàn)在一定的時間之內,與所需記憶的單詞發(fā)生更多的相遇(encounter),單詞本的方法與從上下文聯(lián)想記憶單詞的方式相比,明顯的益處是更多的相遇意味著更高的記憶效率。這是因為要想記住一個英語單詞,學習者必須在一定的時間之內,與所需記憶的目標單詞相遇一定次數(shù)。據(jù)此,作者設計了一種詳細的詞匯表學習方法:循環(huán)重復方法(Cyclical Repetition Technique,CRT)。
舉例說明循環(huán)重復方法:找一本按字母順序列出單詞的英漢詞匯書或詞表。本實驗教學中選擇了一本詞匯手冊《大學英語CET-6詞匯手冊》,共6700個單詞。要求學生提交學習時間表,建議學員要專心學習英語單詞。承諾、專注和堅持是關鍵。開始學習,在《大學英語CET-6詞匯手冊》一書中,從第一個單詞a/an開始,看單詞、音標、詞義的字母組合(如果一個單詞有多種解釋,只需要記住前一個或兩個詞義),試著去讀,在心里拼出來,不一定要發(fā)音,同時,為了幫助集中注意力,寫下單詞比如a/an幾次,直到它填滿一整行A4大小的草稿紙;然后第二個詞……在相信已經(jīng)記住了 abandon之后,學習第三個詞abbreviation……,做完全相同的事情,直到A部分的最后一個單詞axis,當然可以跳過那些以前掌握的單詞,比如第一個單詞a/an,這個單詞估計幾乎每個學生都已掌握。
一旦你完成A部分的最后一個單詞axis的記憶,立即倒過來的順序記憶單詞,從單詞axis...到abbreviation,abandon,a/an,應用上述相同的方法背誦。完成最后一個單詞后,再倒過來,從a/an,abandon,abbreviation...到axis,重復這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過程,直到記住字母A部分的90%的單詞后,進入B部分的單詞記憶。對字母B,C,D部分的單詞也這樣進行,直到字母X,Y,Z部分的單詞。到最后一個字母Z部分單詞記憶完之后,肯定會發(fā)現(xiàn)前面大多數(shù)記憶的單詞不認識了。記憶其實應該是一個重復的過程。這一次,可以從字母Z部分的最后一個單詞zoom到第一個單詞zeal,然后,從zeal到zoom,繼續(xù)上下、下上的過程,直到能再次背誦字母Z部分90%的單詞;之后,移到字母Y部分;然后是X,W…C,B,A部分。繼續(xù),從A到Z,從Z到A,重復這個循環(huán)。不要停下來,直到可以記住從詞匯書中隨機挑選的100個單詞中的95個(95%)。
本課題研究組采用編程語言,設計了一個教學英語詞匯的智能手機應用軟件——《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App,共收錄了《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教材第一至第四冊所有英語單詞,并進行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并作對照試驗(App截屏:圖1、圖2)。編程設計功能齊全的智能手機App,該軟件突破現(xiàn)有商業(yè)App無法實現(xiàn)教材與教師及學生之間互動的缺陷,使其成為大學課堂移動教學的載體,在國內外開展的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英語教學活動,都是采用他人開發(fā)出來的現(xiàn)有App(包括教學內容),教師無法更改、添加或刪除內容;本研究結合課本和每次上課的內容,開展英語課后的隨時、隨地的英語單詞移動教學實踐。
圖1 App首頁截屏
圖2 App主要功能截屏
本研究組設計一個功能明確、操作簡便、鍵面清晰智能手機教學英語單詞App,并且命名為《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用于大學英語教學(App截屏:圖1、圖2)。具有實用推廣價值的該App已經(jīng)掛網(wǎng),免費下載安裝(http:∥perry20008.blog.sohu.com有下載鏈接、文字說明)。
1.根據(jù)本校(九江學院)現(xiàn)在用的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的大學英語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
(1)使用SQLite編輯單詞庫,囊括課本《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四冊單詞表的所有單詞,分冊排列(App截屏:圖3);
圖3 App單詞表截屏
(2)采用JAVA語言,編程智能手機軟件App,主要設計單詞表、生詞表、單詞測試等功能。
2.嚴格按照統(tǒng)計學原理,設計并進行2組(2個班級)的樣本對比(使用App和不使用App)教學試驗;后,測試單詞學習情況,統(tǒng)計分析成績。分析結果實驗班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的成績。
3.實驗組參與者獲得的較高分數(shù)可能歸因于以下原因。
(1)《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App,設計了簡單的單詞列表,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關于單詞的直接和明確的信息,這使他們能夠通過減輕記憶負擔來改善他們的詞匯習得。
(2)《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App功能的優(yōu)越性。本程序的生詞表功能和單詞測試功能使學習單詞簡單和容易,生詞表可以幫助學習者集中精力學習最難學的詞匯,節(jié)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單詞測試幫助學習者評估他們的學習進度。
(3)利用循環(huán)重復記憶的方法,測試組可能潛意識地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英語單詞?!缎乱曇按髮W英語(第三版)》App直接安裝在智能手機中,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因此他們利用了“閑暇的時間”,這樣積累了學習時間,更長的學習時間會導致更多的重復,更多的重復導致更好的記憶。
教學研究表明,合適的學習資料,整合到智能手機,可以讓使用者非常便利地學習,達到了多記單詞的效果。市面上的智能手機教學英語軟件,基本上都是由計算機專業(yè)人員設計而成的。由英語老師來編程,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和改進英語教學軟件的不足、能夠更具有針對性、能夠促進大學英語教學。
本研究成果應用廣泛,具有實際運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App,為智能手機軟件,所以全校的英語本科教學的教師都可以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該軟件包含了《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四冊中所有的單詞,便于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期間的使用?!缎乱曇按髮W英語(第三版)》教材(讀寫教程),是由外研社出版的反映很好用的教材,國內很多高校在使用,因此《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App,校外的教師也可以應用到他們的教學中,具有很好的校外推廣前景。
本研究為大規(guī)模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英語移動教學(Mall)的創(chuàng)新示范研究,本研究著重于促進學生識別和記憶詞匯,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考慮促進學生的其他17個認知過程,例如了解詞匯在學習語境中的含義,以及其如何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本研究為了拋磚引玉,希望其他的英語教師能夠接受智能手機這一技術,設計更好的教學內容,讓英語教學變得容易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