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芹 關穎
摘要: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鮮明特征的中華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提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精神內涵進行科學闡述。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批駁歷史虛無主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華民族精神;科學內涵;當代價值
偉大事業(yè)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托舉偉大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不斷強化中華民族精神標識,對中華民族精神內涵進行科學闡述,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xù)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一、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實踐進程中形成的民族習俗、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等共同特質。中華民族悠久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鮮明特征的中華民族精神,并隨實踐而不斷豐富發(fā)展。
愛國主義就是一個民族幾千年社會實踐凝結積淀的對祖國最純潔、最高尚、最深厚的感情,它集中表現為人們形成的對自己祖國和民族的熱愛以及對命運和前途的關心。中華民族素以愛國為榮,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抗擊倭寇,鄭成功勇逐荷蘭殖民者光復臺灣,鄧世昌勇撞日軍旗艦沉船殉國,狼牙山五壯士抗擊日軍摔槍跳崖,無不反映了中華民族踐行愛國主義的傳統(tǒng)。正如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所言,“我民之眷懷祖國,每遇國恥,義憤飆舉,猶且如是,乃至老婦幼女,販夫乞丐,一聞困難,義形于色,輸財效命,惟恐后時。以若彼之政象,猶能得若此之人心,蓋普世界之最愛國者,莫中國人若矣”。從古至今愛國主義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鼓舞著各族人民努力向前進。
團結統(tǒng)一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是指中華民族基于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基礎上,凝聚全民族意志和智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團結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在世界安身立命之本。自秦朝形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開始,兩千多年以來,盡管有過三國南北朝的分裂、唐末五代十國的割據和遼金宋的對峙,但團結統(tǒng)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fā)展演進的主流。漢景帝時,周亞夫率軍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唐玄宗時,顏杲卿、張巡、郭子儀抗擊平定安史之亂;清康熙帝率軍親征平息三藩之亂都譜寫了團結統(tǒng)一的歷史篇章。古人云,“親仁善鄰”“講信修睦”“各安其所,我爾不侵”“不貪其功,不貪其利”“一統(tǒng)天下”等,都暗含了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團結統(tǒng)一的思想。
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固有天性,是一個民族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平等相待、友好相處、求同存異、團結合作的精神?!岸Y之用,和為貴”“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協(xié)和萬邦”“親仁善鄰”“致中和”等,一直是我們祖先孜孜以求的理想狀態(tài)。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唐玄奘歷萬難印度取經,鑒真?zhèn)髡娼洊|渡扶桑,鄭和通亞非七下西洋,嚴復通中外翻譯西洋書,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積極與異域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勤勞勇敢是指中華民族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形成的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勇于攀登、艱苦奮斗的精神?!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業(yè)廣惟勤”等說的就是這種精神。鉆木取火、大禹治水、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無數神話故事,都展現著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身影,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精神。
自強不息取于《易經·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意是天體運行,周而復始,剛健有力,作為“君子”,應當效法天道,永不懈怠,自強不息。古有志者,皆有自強不息之品格?!拔耐蹙卸荨吨芤住?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蘇軾受貶,寫千古絕唱《赤壁賦》;蒲松齡屢次落第,完成絕筆佳句《聊齋志異》。自強不息成為中華民族貫徹古今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這種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向心力,孕育了民族自信心,成為中華民族奮斗不止、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二、習近平對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科學闡述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愛國主義的薪火在中華民族世代相傳,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早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就表示,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奮勇抵抗帝國主義侵略,嘗試各種途徑建設自己國家的歷史,深刻證明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整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凝聚在一起,是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扎根于中國大地,是聯(lián)結各中華民族在一起的紐帶,是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愛國基因,鼓舞著中華兒女前赴后繼、不懈奮斗。習近平尤其重視愛國主義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作用,多次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場合談起過,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關鍵就是廣大中國民眾發(fā)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面對民族危亡的關鍵時機,中華民族堅定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念,同敵仇愷、浴血奮戰(zhàn),超越了任何黨派和階級,鑄就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英雄史詩,出現了一批如楊靖宇、張自忠、左權等為代表的卓越的優(yōu)秀愛國抗日將領,還有一些愛國抗日團體,像狼牙山五壯士、東北抗聯(lián)八位女戰(zhàn)士等,他們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梁和英雄。在抗戰(zhàn)英雄身上,充分展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身許國、精忠報國是抗戰(zhàn)英雄最鮮明的品質。
習近平特別強調民族團結。早在2003年,習近平在《之江新語》欄目《打好“團結牌”》一文中,就將團結生動地喻為“指頭”與“拳頭”的關系。他指出:“一個手掌,攤開是多個指頭;握緊就是一個拳頭;只有靠‘眾人拾柴和‘三個臭皮匠之力,工作才能做好?!薄岸畧F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團結出凝聚力,出戰(zhàn)斗力,出新的生產力,也出干部?!睍r任福建寧德市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就指出黨和國家要特別關心少數民族事業(yè)問題,“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的問題”?!拔鞑毓ぷ鞯闹埸c和著力點,就是維護祖國統(tǒng)一、加強民族團結”。習近平還曾多次論述團結問題。“團結穩(wěn)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漢族和各少數民族都要珍惜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筑牢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統(tǒng)一的銅墻鐵壁。56個民族胼手胝足、負芒披葦,共同創(chuàng)造出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交匯融合成民族共同體。秦漢雄風、盛唐氣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輝煌。對于兩岸統(tǒng)一,習近平也多有論述。習近平曾在會見臺灣和平統(tǒng)一團體聯(lián)合參訪團時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盡管海峽兩岸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但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歷史事實。兩岸復歸統(tǒng)一,是結束政治對立,不是領土和主權再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就和平問題多次進行了論述。其中黨的十九大報告20多次提及“和平”。南京大屠殺首個國家公祭日,習近平參加并發(fā)表講話,強調中國人民要珍愛和平,不忘歷史。和平猶如陽光雨露,只有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下,國家才能更好的發(fā)展,人民才能實現夢想。習近平回憶近代以來的戰(zhàn)亂,并表示中國特別需要和平。近代鴉片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侵略紛至沓來,內憂外患使中國一度到了瀕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中國人民從自身經歷中深刻知道和平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失去了陽光和空氣,世界上萬物沒有辦法生存。習近平多次重申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的決心不動搖。紀念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七十七周年儀式上習近平講話,歷史的規(guī)律證明,武力擴張注定是一條走不通的老路,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fā)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中華民族愛好和平,今天處理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時我們仍然堅持和平的理念??v觀歷史,那些不可一世的帝國如今都成了過眼煙云。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當今世界的潮流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也希望地球上各國都走和平之路,人類共處于同一個命運共同體,理應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共同克服恐怖主義等威脅和平的障礙。維護和平是每個國家都應該肩負起來的責任。沒有和平,沖突不斷甚至戰(zhàn)火紛飛,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社會穩(wěn)定、人民往來等都會淪為空談。
對于勤勞勇敢,習近平多有論述。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特別需要勤勞勇敢,“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在中國目前生產力還不甚發(fā)達,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太富裕的情況下,更需要每一個中國人勤勞勇敢,開創(chuàng)幸福和諧的明天。習近平對各行各業(yè)人民的勤勞勇敢表達了由衷的敬意。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jié)時,習近平高度評價勞模的重要作用,并旗幟鮮明地批評了“勤勞過時論”。他指出:“‘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chuàng)造的民族。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弘揚勞模精神和勞動精神,為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匯聚強大正能量?!?019年習近平特別贊賞了北京快遞小哥的辛勤勞動,指出他們像辛勤小蜜蜂一樣給老百姓的生活送去了方便。 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堅韌不拔,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勇于創(chuàng)新,中國共產黨勇于斗爭、闊步前進。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途中,要努力拼搏奮進,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習近平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lián)合采訪時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自古以來歷經磨難,自強不息,他們對未來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薄拔覀兊南热嗽缇吞岢隽恕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強調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習近平在同全國道德模范、助殘先進集體、優(yōu)秀青年代表、航天戰(zhàn)線英雄等代表座談時,多次強調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在會見全國道德模范時習近平表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激勵社會向前發(fā)展的正能量;在全國自強模范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上指出,“中華民族歷來強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從大家身上,我看到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看到了不畏艱辛、頑強拼搏的志氣,看到了社會正能量的充分發(fā)揮,看到了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表示,“長江前浪推后浪,青年是祖國的希望,你們自強不息的意志品格決定你們一定能干出一番事業(yè)來”。在接見“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參研參試單位代表時表示,“正是由于航天戰(zhàn)線工作人員自強不息、拼搏進取,才取得今天航天領域驕人的成績”。
三、習近平對中華民族精神內涵闡述的當代意義
習近平對中華民族內涵的闡述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批駁歷史虛無主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啟示
2019年十九屆四中會議再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位置。目前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多年高速發(fā)展中積存下來的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國內發(fā)展如何實現利益均衡,如何改善民生?國外“唱衰中國”的聲音絡繹不絕,促使人們警醒:如何保持中國的持久健康發(fā)展態(tài)勢、繼續(xù)走向現代化目標?如何在一個大國崛起途中解決好社會的穩(wěn)定與人民的富足,避免種種發(fā)展“陷阱”?這自然需要高超治國理政的藝術,需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像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道家的“無為而治”等,形成于悠久歷史文化之中的中華民族精神,給我們治國理政提供天然寶藏和深厚滋養(yǎng)。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十分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精神的挖掘,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文化動力。習近平提倡愛國主義民族精神,這正是一個優(yōu)秀國家治理的核心要素。二戰(zhàn)后的日本、韓國、新加坡迅速崛起,當時利益分化嚴重,其重構民族精神凝聚社會,彌合分歧。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發(fā)展形成的中華民族精神中,蘊含豐富治國理政內容,“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yǎng)民的民本思想”等,習近平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都有過論述。此外他還提到了中華民族精神中的“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正義追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的外交之道,以和為貴、好戰(zhàn)必亡的和平理念等”。所以,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文化認同,挖掘中華民族精神民間道德資源,更好地為治國理政服務,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批駁歷史虛無主義的有力武器
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基因,流淌中華魂民族魄。其先天下后個人的宏偉抱負,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愛國情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氣節(ji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始終激勵中國蓬勃向上。英國歷史學家阿諾爾德·湯因比(Arnold Toynbee)認為西方文明不斷向外擴張,中國文明注重平衡,中華民族的美德是拯救世界統(tǒng)一于和平的根本,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國文明。儒家思想家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譯成英文鐫刻在聯(lián)合國大樓。在西方《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圣經》,位居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之首。但是目前我國社會也充斥著另一種聲音,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丑化革命先烈英雄,抹黑中華民族精神。并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國崛起威脅論等話題方面,企圖弱化青年的愛國主義認同感,嚴重威脅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安全。這正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征。這種否定革命、頌揚改良;或是臆測、假設某些歷史事件;抹黑黨的領袖的歷史虛無主義的說法,是完全違背歷史事實的,其最終目的就是攻擊馬克思主義、動搖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歷史根基。正如習近平十九屆四中全會所言,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對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改革開放歷史的教育,不斷弘揚愛國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教育,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并徹底鏟除歷史虛無主義存在的土壤。
參考文獻:
[1]梁啟超.梁啟超全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2]張文江.史記·太史公自序講記(外一篇)[M].上海:上海文藝出社,2015.
[3]習近平.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求是,2020,(1).
[4][英]湯因比,[日]池田大作,荀春生等.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9.
[5]孫宇博.“微時代”習近平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培育路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6).
編輯∕李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