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村上春樹
杰克·倫敦和我的生日是同一天。當然,我常讀他的小說并非這個緣故。要了解倫敦的小說世界,最便利的途徑大概是閱讀歐文·斯通寫的傳記《馬背上的水手》。這本書恰到好處又扣人心弦地描寫了倫敦波瀾壯闊的生涯,讀來不會生膩。把它和杰克·倫敦的自傳小說《馬丁·伊登》拿來一起閱讀,他那巨大而復雜的人物形象就會鮮明地浮現(xiàn)出來。
《馬丁·伊登》是部頗為獨出心裁的作品,其間有種獨特的凄厲,抓住讀者的雙足一直拖向地獄底層。要知道,杰克·倫敦在此書結(jié)尾讓自己的投影——主人公作家馬丁·伊登自殺,然后自己也像追隨小說而去,在名望的絕頂自殺身亡了。
讀了斯通的《馬背上的水手》,有處感慨頗深的地方。是他作為日俄戰(zhàn)爭的隨軍記者只身奔赴朝鮮半島時的事。杰克·倫敦仗著天生的冒險精神,跑去朝鮮北部一個外國人幾乎從未涉足的偏僻村莊投宿。村里的官吏趕來他的住處,鄭重其事地寒暄。想必您已疲倦,萬分抱歉,但全體村民都說想一睹您的尊容,方便的話可否去廣場,讓眾人見見您?
杰克·倫敦驚異不已,又暗自高興。當時在美國與歐洲,他的文名急速飆升,但沒想到在朝鮮這個寒村里,自己的名字居然也廣為人知。果然,村民們把廣場擠得密不透風。了不起的人氣嘛,杰克·倫敦心想。然而當他站到預(yù)備好的高壇上,官吏說道:實在抱歉,有勞您取下假牙給我們看看可以嗎?原來眾人想看的不是杰克·倫敦,而是他的假牙!于是他只得在村民的熱烈掌聲中,站在高壇上把假牙一會兒取下來,一會兒裝上去,足足展示了三十分鐘。
那時,杰克·倫敦打心底想:“不管人們?nèi)绾纹幢M力氣死命追求,能在某一領(lǐng)域得到眾人認可也極罕見?!彼幻嫒绱算懹?,一面站在寒風呼嘯的廣場上,向村民們笑容可掬地展示假牙。
讀到這里我想,杰克·倫敦這個人真?zhèn)ゴ?。我甚至感動了。當然,能夠不怒不嗔,一連半個小時把假牙忽而卸下,忽而裝上,這種善意也相當偉大。下巴的肌肉肯定也疲倦不堪。但我更為感佩他那吸取教訓的方法。哪怕有一千人站在完全相同的立場,能從中引出這種特殊教訓的人,除他之外大概也不會有旁人了。
但轉(zhuǎn)念一想,我又覺得的確如此。一個人哪怕是朝著目標百般努力,也未必能贏得別人的認可。這大約是不妨銘刻于心的事實。我讀了這段插曲,比從前更加喜愛作家杰克·倫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