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宏 楊海蛟
摘要:隨著體育運動科學化訓練水平的提高,運動訓練在對場地、器械、訓練手段和方法的科學化上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對從事運動訓練工作的教練員所具備的各種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主要包括思想教育能力、業(yè)務能力、文化教育能力、心理能力、綜合處理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等基本能力。
關鍵詞:教練員;運動訓練;能力
一、教練員要具備對運動員進行思想教育的管理能力
一個運動員水平的高低與教練員有著密切的關系,教練員既是運動員訓練的組織者,運動競賽的指揮者,同時也是運動員的教育者。新時期對運動員進行教育管理的重點是對運動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熱愛自己所從事的田徑運動方面的教育與管理。通過核心價值觀教育,來培養(yǎng)運動員熱愛專業(yè)、刻苦訓練、勇于實踐的精神,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訓練目的,提高自覺訓練意識。同時在教育的同時要注重關心運動員。只有關心,才有真正的理解和溝通,只有幫助運動員解決思想問題,家庭困難、傷病痛苦,才能使運動員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比賽,才能發(fā)揮最佳運動水平。
二、教練員應具備掌握綜合學科知識,加強運動訓練工作管理的能力
俗話講“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作為一名教練員,必須以勤為本,應該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做到學理論武裝頭腦,學知識拓寬視野,學科技站在前沿,學做人樹立形象。教練員不僅要具有本領域內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如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理論;運動解剖學、運動醫(yī)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和體育社會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等,而且還要具有多種新興學科知識,如體育社會學等交叉性學科的基本知識,做到專而精,博而廣。掌握的知識面越廣,教練員在對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有更多的解決方法。運動訓練管理工作實際上就是教練員組織實施訓練計劃的過程,它貫穿著教學訓練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全過程。首先教練員應具備與醫(yī)務人員、科研人員協(xié)調工作的能力,對運動員實施有效的醫(yī)務監(jiān)督是非常重要的,整個醫(yī)務監(jiān)督工作是由教練員負責計劃安排和組織實施的。其次,教練員應具備結合運動員的個人特點對其參加運動訓練效果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運動員機體和心理素質,運動訓練量和強度負荷應與運動員的個人特點、機能水平及對訓練負荷的承受能力相適應,并采用運動訓練學的、物理學的、營養(yǎng)學的,使運動員機體在下次課前恢復到適宜水平。教練員要善于綜合淺析來自運動員、醫(yī)務人員、科研人員提供的信息,對運動員個性和技術特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隨時對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負荷能力做出判斷。教練員要具有對運動員的訓練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記錄的能力。主要是對運動訓練與比賽的生理負荷量、負荷強度、運動員的身心情況和運動技術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記錄,通過教練員的訓練工作日志和運動員的訓練日記來完成的。教練員要具有適時調整訓練方案的能力。主要是對個人擬定的訓練方案、訓練周期安排以及運動員實際情況之間進行適時調整,在不斷的調整過程中,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避免訓練出現(xiàn)偏差或訓練水平的片面發(fā)展,以致影響成績提高。
三、教練員要具備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的管理能力
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培養(yǎng)運動員養(yǎng)成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運動員的文化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水平;生活管理主要是培養(yǎng)和提高運動員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運動員應遵紀守法,培養(yǎng)運動員應熱愛集體、熱愛勞動、團結互助、文明禮貌的生活作風和習慣。在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管理方面,作為教練員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既要做運動員的知心朋友,又要大膽地嚴格管理,做到嚴得合理,管得靈活。
四、教練員應具備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加強與有關方面的聯(lián)系和信息交流,對提高教練員指導教學訓練能力是有益的。教練員要注意建立廣泛的社會聯(lián)系,使自己的訓練工作得到社會支持、理解和信任,特別是與運動員原就讀學校和運動員家長經常保持聯(lián)系,取得密切合作。這對提高運動員的訓練自覺性和訓練能力、訓練水平提高是有益的。教練員要具有較強的應變、控制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偶然突發(fā)的場合中。例如,比賽中教練員根據(jù)對手情況及時調整戰(zhàn)術的決策;對待比賽時運動員產生的不良情緒時,要及時調解控制局面。教練員要具有決策的能力。運動訓練和比賽的管理就是決策,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訓練指導思想的特殊指導能力;二是訓練中研究問題的特殊指導能力。決策應具有準確性、時機性和針對性。教練員在對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抓準時機,做出準確有針對性的決策,以利于訓練計劃的正常實施。在對運動員區(qū)別對待的同時,更要加強在某些特殊運動員身上的指導。針對其自身特點,在素質的發(fā)展與具體安排計劃上加以區(qū)別對待體現(xiàn);教練員在訓練中對研究的問題要有特殊指導能力。
五、教練員應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
教練員必須在思想上對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要有深刻和明確的認識,才能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練員的培養(yǎng),才能使創(chuàng)新活動得以順利、有效、持久地進行。目前教練員的基本情況是學歷層次有了較大提高,大多數(shù)教練員具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學歷;教練員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這是保證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專業(yè)理論好于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但知識的掌握還不夠全面和扎實。教練員的科研能力、外語水平等處于較低水平;在訓練中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采用的辦法不多;教練員對自己的敬業(yè)精神高度認可,并且多數(shù)人抱有遠大的訓練目標。如果依照創(chuàng)新人才的要求看,教練員距其標準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必須加強教練員終身教育和培訓,終身不間斷地學習,培養(yǎng)教練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
六、教練員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教練員訓練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能力,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體現(xiàn):
(1)與運動員協(xié)調一致的溝通能力。運動員對于教練員的運動技術有積極學習模仿的趨向,但不一定對其訓練起到積極作用,會有錯誤出現(xiàn)。此時,教練員要站在運動員的角度,與其語言交談,找到運動員出錯心理的出發(fā)點,與運動員之間輕松一致地完成訓練任務,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
(2)運動過程中的交往能力。教練員這種能力體現(xiàn)在:①語言表達能力:教練員具備某項能力,但卻不能用語言準確、完整地表達給隊員,也就是不能從根本上指出問題所在。②相互交往中的冷靜控制力。教練員與運動員交往過程中,有些話是該講的,但有些話不宜多講,對運動員表現(xiàn)不盡人意時要有較強的控制能力。③對運動員訓練過程中興奮程度的交往能力。怎樣了解運動員的訓練狀態(tài),需要運動員在交流過程中用針對性的詢問來了解運動員情況。④對運動員行為不滿的交往能力。教練員在面對訓練員的不良表現(xiàn)時,容易發(fā)怒或呵斥運動員,這時教練員要考慮一下,這種發(fā)怒對運動員有什么影響。教練員消極性的發(fā)怒對心理素質好的運動員可能無大礙,但要注意少用,用多了可能會導致運動員信心不足,但在關鍵時刻,教練員積極性發(fā)怒往往還能激發(fā)運動員,起到積極作用。⑤對有思想問題的運動員的交往能力。這里的思想問題主要是指某些運動員對教練員不能正確對待,用報復的方式向教練員挑釁,遇到這種問題,教練員盡量采用回避態(tài)度,避免不愉快事情的發(fā)生。
結束語
教練員在完成運動訓練任務時,不是單靠一種能力來完成的,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來完成的??傊茖W化訓練需要的是不斷實踐與總結、不斷提高自身要求、綜合素質高的教練員?,F(xiàn)代體育運動不斷向更高層次發(fā)展,新時期的挑戰(zhàn)將更加激烈,實踐中對教練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51-454.
[2]劉 波.淺談優(yōu)秀教練員應具備的素質.《才智》. 2011(31):1572001.
[3]鄭俊秋.我國田徑教練員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研究.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09).
[4]石飛.淺談優(yōu)秀教練員應具備的綜合素質.西部體育研究.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