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涵
我爸爸喜歡養(yǎng)花,家里的陽臺上擺滿了花草,每次澆花都要花半天時間。如果連著幾天家里沒人,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花草缺水。我常想,如果有什么方法能自動給花草及時澆水同時又不會滲漏出來該多好啊,怎么才能做到昵?
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參觀蔬菜大棚。大棚里,蔬菜都放在苗床上,澆灌是依靠從花盆底部吸水的方式。媽媽告訴我,這叫“潮汐式灌溉”。我靈機一動,心想:如果把這種方式用在家里,是不是就解決了澆花的問題呢?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開始了創(chuàng)意設計和實踐。
我發(fā)現(xiàn),家中的碗筷瀝水盒正是制作潮汐式灌溉裝置的好材料,因為它由上蓋、瀝水架和儲水槽3部分組成,其中瀝水架可以擺放花盆,儲水槽里存水,這樣當儲水槽里的水高于瀝水架時,花盆底部就可以“喝”到水了。
如何往儲水槽里加水呢?
我找來潛水泵和水箱。水泵插電、連接水管后,水桶里的水就可以注入到儲水槽中。
上水問題解決了,下面該解決下水問題了。我在水槽底部打孔穿管用于下水,又安裝上電磁閥,通過它的開啟和關閉來控制水泵的上水和水槽的排水。至此,潮汐灌溉部分已完成。
下面要考慮的是植物生長的空間和光照問題。
植物每天都需要光照,但是室內環(huán)境中光照不足,于是我在上蓋的內部頂端設計了植物生長燈帶,用升降裝置連接上蓋,這樣當植物長高時就可以將上蓋升起一些。
家中無人時該怎么了解家中花草的情況呢?媽媽建議加一個網(wǎng)絡攝像頭!這樣一來,通過手機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花草狀態(tài)了!
最后,燈、水泵、電磁閥的控制成了問題。每一個設備都單獨插電啟動就太麻煩了,怎么辦呢?
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借鑒校園農場的智能控制器,連接上水泵、植物生長燈,及電磁閥,這樣利用微信里的控制軟件就可以查看、開啟,及關閉這些設備了。
至此,整個發(fā)明和實踐工作全部完成,我把作品命名為“家庭智能潮汐灌溉種植養(yǎng)護裝置”。
(作者獲得第15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稱號。作者:天津市和平區(qū)萬全小學學生;指導教師:顧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