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永紅
摘要:論述類文本注重考察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高效閱讀法強調面對爆炸式信息時快速判斷、挑選、分析和轉換信息,二者在信息的處理。上和時效性的要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將高效閱讀法運用到論述類文本閱讀中去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考試大綱及論述類文本題干表述變化,可以看出論證和信息比對已經成論述類文本考查的兩大重點。據(jù)此,我設計出了“兩步走閱讀模式”,調整閱讀側重和做題順序,以期論述類文本閱讀在量(單位時間閱讀字數(shù))和質(做題準確率)兩個層面上都達到高效。
關鍵詞:高效閱讀法;論述類文本;兩步走閱讀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66-01
一、概念界定:何謂高效閱讀
何謂高效閱讀?高效閱讀是我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程漢杰等人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語言學、思維學、腦科學等學科的有關原理,借鑒國內傳統(tǒng)的優(yōu)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結合我國學生的閱讀實際設計而成的一套閱讀教學訓練體系?!度嗣窠逃?011年第15-16期專門刊登了關于“高效閱讀”的若干文章,合稱“高效閱讀專輯”。所謂“高效閱讀”,可以在兩個層面,上理解:(1)量的層面,即單位時間內閱讀的文字量,專輯指出大部分學生經過訓練后都能達到1800字/分鐘。(2)質的層面,“高效閱讀”不能只是讀,讀完之后,還要測試,以保證閱讀的質量,專輯顯示測試的合格率相當可觀。在考試之時,時間有限,高效閱讀便有了用武之地。尤其在論述類文本閱讀中,高效閱讀法更是利器。
二、原理分析:高效閱讀法為何能應用到論述類文本閱讀中
高效閱讀法為何能應用到論述類文本閱讀中去?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2014年至2019年高考全國卷論述類文本考查變化中尋找答案。
(一)2014年至2019年考試大綱變化
2014年至2019年考試大綱對論述類文本的要求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14年至2016年,第二階段2017年至2018年。主要的變化:“般論述類文章”閱讀改為“論述類文本閱讀”,并劃定了論述類文本(時政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的范疇和考查重點(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增加了“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考點。
(二)2014年至2019年全國卷論述類文本題干變化
2014年至2019年全國卷論述類文本一直為三道選擇題,每題分值3分,共9分。2014年至2019年論述類文本題干的變化趨勢:越來越注重對論證的考查,論證把握和信息比對已經成為論述類文本考查的兩大要點。信息是文本構成的材料,信息比對就要注重內容的閱讀。而論證是材料的粘合劑,把零散的材料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考查論證就是就是考查對信息之間關系的分析。2017年之后,全國卷的第二道題固定考查論證,題干表述為“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據(jù)此,可以調整論述文本的閱讀和做題順序,采取更加高效的“兩步走閱讀模式”。
三、高效閱讀論述類文本的關鍵:兩步走閱讀模式
程漢杰在《高效閱讀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中指出:規(guī)律化是高效閱讀的基本途徑?!叭说拇竽X里有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靈感神經區(qū),在閱讀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大腦還有一種特性,在處理信息時能夠遵守嚴格的程序,并且具有選擇信息和壓縮信息的功能。”論述類文本的規(guī)律化閱讀可以總結為“兩步走閱讀模式”。
第一步:整體閱讀——抓出結構——解答題二。論述類文本一般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內容艱深專業(yè),但邏輯嚴密,結構清晰。在閱讀論述類文本時,不必糾結于一字一句的理解,不用讀得過細,也不需要把每一句話都讀懂,而是應該從宏觀上對其結構進行把握?!罢w閱讀——抓出結構——解答題二”這種操作模式的完全打破了讀完文章按照題號入手逐項檢索的傳統(tǒng)模式,其巧妙之處在于抓住了全國卷加大對論證的考查力度這一變化,結合題二注重考查論證的題千變化,將整體閱讀與做題無縫對接,既可迅速抓住整篇文章的結構脈絡,又能成果破解題二,思維和分數(shù)成為閱讀的一體兩面。
第二步:區(qū)間閱讀——信息比對——解答題一和題三。。題一和題三側重于信息比對的考查,可以歸成一類。在定位信息區(qū)間時,可以借助關鍵詞和特殊符號進行定位,要盡量做到又快又準。“兩步走閱讀模式”的第一步主要解決論證問題,走的是作者的思路,抓的是宏觀結構,看的是大廈的功能分區(qū)。第二步主要解決信息比對問題,走的具體的信息區(qū)間,抓的是微觀構成,看的是大廈中具體的房間布置。
參考文獻:
[1]程漢杰.高效閱讀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J].人民教育,2011.
[2]教育部.2015全國新課標高考語文考試大綱.招生考試教材發(fā)行部.2015: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