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芹 逄冬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由于炎性反應、心肌梗死或肺動脈高壓等多種原因?qū)е滦募¢L期超負荷狀態(tài),導致心肌細胞舒縮異常,心臟泵血及充盈障礙的臨床綜合征,是多種慢性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液體潴留、呼吸困難等[1]。CHF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患者常需反復住院治療,不僅給家庭增加醫(yī)療費用,同時占用巨大醫(yī)療資源。近年來,CHF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調(diào)查顯示,我國CHF患者已超過800萬,成年人CHF患病率約1%,而70歲以上老人則超過10%[3,4]。近年來盡管CHF的治療取得一定進展,但CHF患者預后仍不理想,數(shù)據(jù)顯示,CHF導致的死亡占全人群所有死亡的10%,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5,6]。因此,研究CHF患者死亡風險的影響因素對降低其致死率、延長生存期有重要意義。膽紅素是血紅蛋白經(jīng)過一系列代謝生成,與黃疸的發(fā)生關(guān)系密切。最新研究表明,膽紅素可調(diào)節(jié)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參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7]。文獻報道,膽紅素水平可預測CHF患者CRT治療的反應性,其水平升高與CHF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病死率有關(guān)[8,9]。本研究探討血清膽紅素水平對CHF患者全因死亡風險的預測作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診治的老年CHF患者216例為觀察組,其中男117例,女99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5.8±6.5)歲;擴張性心肌病95例,缺血性心肌病121例;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35例,Ⅲ級115例,Ⅳ級66例。同期健康體檢者216例為對照組,其中男125例,女91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6.2±7.3)歲。2組年齡、性別構(gòu)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CHF的診斷符合指南標準[10];②病程超過3個月;③年齡≥60歲;④經(jīng)藥物控制后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Ⅳ級患者;⑤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50%;⑥預計生存期超過1個月患者;⑦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①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或膽道疾病;②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包疾??;③顱腦損傷患者;④合并腫瘤患者;⑤認知功能障礙患者;⑥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1.3 方法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包括病史資料、超聲心動圖檢查[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實驗室檢測[膽紅素系統(tǒng):直接膽紅素(direct bilirubin,DBiL)、間接膽紅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氨基末端B型腦利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NP,NT-proBNP);炎性指標:高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腎功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血脂指標: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CHF患者均進行標準抗心力衰竭治療,具體方法參照指南[10]。本研究起點為患者此次出院,通過門診復診、再住院治療或電話等方式進行隨訪,終點事件為患者全因死亡,隨訪終點為出院2年。
2.1 2組血清膽紅素水平及心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血清DBiL、IBiL、TBiL、NT-proBNP均較對照組增高(P<0.05),LVEDd較對照組增大(P<0.05),LVEF較對照組降低(P<0.05)。見表1。
表1 2組血清膽紅素水平及心功能指標比較
2.2 不同膽紅素水平患者生存分析比較 通過ROC曲線可知,血清DBiL、IBiL、TBiL診斷CHF的最佳節(jié)點值分別為4.50 μmol/L、17.80 μmol/L、23.70 μmol/L。216例患者,DBiL≥4.50 μmol/L 54例,DBiL<4.50 μmol/L 162例;IBiL≥17.80 μmol/L 51例,IBiL<17.80 μmol/L 165例;TBiL≥23.70 μmol/L 48例,TBiL<23.70 μmol/L 168例。216例CHF患者隨訪2年可知,死亡52例,生存164例。血清DBiL<4.50 μmol/L、IBiL<17.80 μmol/L、TBiL<23.70 μmol/L患者生存率(81.48%、80.61%、80.36%)高于DBiL≥4.50 μmol/L、IBiL≥17.80 μmol/L、TBiL≥23.70 μmol/L患者(59.26%、60.78%、60.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1。
表2 不同膽紅素水平患者生存分析比較 例(%)
圖1 同膽紅素水平CHF患者Kaplan-Meier生存圖
2.3 膽紅素與各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 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DBiL與LVEF、TC、TG、HDL-C、LDL-C呈負相關(guān),與NT-proBNP、hs-CRP、UA、GPT、GOT呈正相關(guān)(P<0.05)。IBiL與LVEF、TC、TG、HDL-C、LDL-C呈負相關(guān),與LVEDd、NT-proBNP、UA呈正相關(guān)(P<0.05)。TBiL與LVEF、TC、TG、HDL-C、LDL-C呈負相關(guān),與LVEDd、NT-proBNP、UA、GPT呈正相關(guān)(P<0.05)。見表3。
表3 DBiL、IBiL、TBiL與各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
2.4 CHF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患者LVEF、LVEDd、NT-proBNP、DBiL(<4.50 μmol/L=0,≥4.50 μmol/L=1)、IBiL(<17.80 μmol/L=0,≥17.80 μmol/L=1)、TBiL(<23.70 μmol/L=0,≥23.70 μmol/L=1)、UA、Scr、TC、TG、HDL-C、LDL-C、GPT為自變量(連續(xù)變量以均數(shù)為節(jié)點轉(zhuǎn)化為二分類變量),末次隨訪時患者生存狀態(tài)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在調(diào)整年齡、性別等因素后,TBiL≥23.70 μmol/L是CHF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見表4。
CHF是各種心臟疾病的終末期階段,多見于老年人群,病情進展緩慢,但難以治愈,常需反復住院治療,但通過藥物治療一般為對癥治療,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難以從根本上扭轉(zhuǎn)病情,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均較高[4,11]。因此,通過生化指標預測老年CHF患者的預后狀況,對高危患者及時干預,有助于降低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延長生存期。
表4 CHF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jié)果
CHF由于遷延不愈,患者常合并多器官功能損傷,且以肝損傷最為常見。文獻報道,約72%CHF患者合并肝損傷。膽紅素是膽汁中的主要色素,包括DBiL、IBiL、TBiL,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是評估肝功能的主要指標之一,肝功能損傷時其血清水平升高[12]。CHF患者DBiL、IBiL、TBiL升高的原因[13]:(1)CHF患者由于心功能低下、LVEF較低,大量血液淤積在靜脈血管,引起中心靜脈血升高、被動性肝淤血,膽汁排出障礙,繼而使血清DBiL、IBiL、TBiL升高;(2)心輸出量下降導致肝臟灌注不足,導致肝臟組織氧化應激損傷、甚至細胞凋亡、壞死,血清DBiL、IBiL、TBiL增高。文獻顯示,DBiL、IBiL、TBiL與心功能分級有關(guān),可預測住院CHF患者短期預后[14,15]。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血清DBiL、IBiL、TBiL、NT-proBNP均較對照組增高,LVEDd較對照組增大,LVEF較對照組降低;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DBiL、IBiL、TBiL均與LEVF呈負相關(guān),與NT-proBNP呈正相關(guān),提示血清DBiL、IBiL、TBiL水平可反映老年C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其水平越高,心功能越差,病情越嚴重,與既往報道[16]相符。本研究對患者隨訪發(fā)現(xiàn),血清DBiL<4.50 μmol/L、IBiL<17.80 μmol/L、TBiL<23.70 μmol/L患者生存率高于DBiL≥4.50 μmol/L、IBiL≥17.80 μmol/L、TBiL≥23.70 μmol/L患者,提示血清DBiL、IBiL、TBiL水平與老年CHF患者預后有關(guān),本研究多因素Cox回歸顯示血清DBiL、IBiL并不是老年CHF患者遠期全因死亡風險的影響因素,可能是二者通過影響TBiL,進而影響患者心功能及遠期預后。
CHF患者中,TBiL升高最為常見。文獻報道,約30%~70%的失代償期CHF患者血清TBiL明顯升高。阿地力江·托呼提等[14]對新疆住院CHF患者血清TBiL檢測發(fā)現(xiàn),48.67%患者血清TBiL明顯上調(diào),提示血清TBiL升高在CHF患者中較常見。文獻認為,血清TBiL與CHF患者心功能有關(guān),其水平越高,心功能越差,且經(jīng)過標準抗心衰治療后,升高的血清TBiL可恢復至正常水平,提示TBiL可敏感反映CHF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17]。有報道表明,血清TBiL升高的CHF患者2年預后較血清TBiL較低者差[18]。孫麗杰等[17]對140例老年CHF患者隨訪28.5個月,發(fā)現(xiàn)入院時TBiI≤12.8 mmol/L患者遠期病死率12.2%,TBiI>12.8~18.2 mmol/L者病死率為17.9%,TBiI>18.2 mmol/L患者遠期病死率為38.9%。Sun等[19]大樣本前瞻性研究顯示,血清TBiI水平可預測CHF患者遠期生存情況,其水平越高,生存率越低。本研究多因素Cox回歸發(fā)現(xiàn),血清TBiL可預測老年CHF患者遠期預后,TBiL≥23.70 μmol/L患者的遠期全因死亡風險是TBiL<23.70 μmol/L患者的1.71倍,與上述結(jié)果一致。可能的原因:(1)血清TBiL與脈壓水平具有負相關(guān)性,可反映心功能儲備功能,其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心功能儲備能力的低下,遠期預后較差[17];(2)血清TBiL升高明顯時可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反應性,導致心肌收縮力降低,加重病情嚴重程度[20];(3)血清TBiL與LVEF呈負相關(guān),LVEF降低可直接增加患者死亡風險[21];(4)血清TBiL上調(diào)與溶血有關(guān),進一步導致患者失血、貧血,導致預后較差[22];(5)血清TBiL與UA呈正相關(guān),其水平上調(diào)提示患者腎功能較差,增加遠期病死率[23]。
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DBiL、IBiL、TBiL均與TC、TG、HDL-C、LDL-C呈負相關(guān),可能是由于CHF為消耗性疾病,長期胃腸道淤血引起消化功能障礙,導致營養(yǎng)攝入不足,蛋白缺乏,脂肪分解增多,同時肝功能障礙使膽固醇合成減少、血脂降低,提示血清膽紅素有助于反映老年CHF患者全身營養(yǎng)狀況。
綜上所述,老年CHF患者血清DBiL、IBiL、TBiL均升高,TBiL水平升高增加患者遠期全因死亡風險。通過定期檢測血清膽紅素水平有助于了解老年CHF患者病情變化,并采取干預措施,以降低遠期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