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燕 張歌
[摘 要] 苗族作為我國56個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蘆笙是苗族常見的傳統(tǒng)樂器,廣為苗族人民所喜愛。歷經多年的發(fā)展,蘆笙文化不斷傳承與發(fā)揚,成為了苗族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內容,是我國歷史、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站在民俗學角度介紹了苗族的蘆笙文化,并對其基本特點以及內在的文化內涵進行了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 苗族;蘆笙文化;音樂文化研究
[科研項目] 2018年度昭通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昭通苗族基督教音樂研究”(2018xj26)
[作者簡介] 葉飛燕(1970—),女,云南昭通人,本科,昭通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音樂;張 歌(1980—)女,河南安陽人,藝術學碩士,昭通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音樂。
[中圖分類號] J639?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0-0243-02? ? [收稿日期] 2019-12-20
苗族的蘆笙文化具有明顯的文化特征,在傳統(tǒng)文化備受重視的背景下,社會對于蘆笙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更加關注。蘆笙不僅是苗族樂器的一種,在其他民族中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因此,研究蘆笙文化,有利于加強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是提升民族團結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有利于蘆笙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與繁榮。
一、苗族蘆笙文化介紹
縱觀苗族的發(fā)展歷史,苗族由北方逐步向南部遷移。在貴州地區(qū)有著關于苗族的記載,許多民族傳說中也有關于苗族的描述。相關資料記載,苗族誕生于東方,與多個民族文化接觸頻繁,后與漢族文化產生了一定的關聯(lián),隨后遷徒至西南山區(qū),進入封閉式的發(fā)展狀態(tài),在遷徒過程中苗族的蘆笙文化逐步失落并與多民族進行融合。因此,蘆笙的文化形式發(fā)生了改變。
二、苗族蘆笙文化的基本特點
(一)大眾性
苗族人民喜愛吹奏蘆笙,蘆笙樂器的制作及應有較為廣泛。蘆笙由大蘆族材料制成,并因此而得名。苗族的所有民歌都以蘆笙作為音樂背景,無論高音與低音,節(jié)奏快還是慢,蘆笙都可以自如吹奏,蘆笙樂曲十分優(yōu)美動聽。根據《苗俗記》記載,苗族在重要的節(jié)慶活動時都會吹奏蘆笙,在男女擇偶時也會使用蘆笙助興[1]。這說明,在苗族的發(fā)展歷程中,蘆笙已成為重要的民族樂器,群眾的喜愛與認可度極高,是苗族的民族象征之一,是苗族人民增進情感交流的重要橋梁。
(二)娛樂性
眾多史料記載,蘆笙具有娛樂性特點。蘆笙音樂從社會角度分析,民族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發(fā)展必須均衡,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才會更加平衡與穩(wěn)定,因此,蘆笙文化的娛樂性也是苗族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重要推動力。
(三)世界性
苗族的蘆笙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與歷史研究價值極為豐富,得到了世界人們的認可與傳播。1950年代,國內著名蘆笙舞蹈家張文友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會上的蘆笙舞蹈表演得了到各國人民的認可,而在周恩來總理出訪東南亞時,苗族著名蘆笙演奏家與舞蹈家金歐隨行,他的蘆笙表演贏得了東南亞人民的稱贊與喜愛。而后的多次出訪中,都有蘆笙演奏與蘆笙舞蹈的民間或專業(yè)團體隨行出國訪問。
(四)藝術性
由于蘆笙的特性,蘆笙文化的藝術性較為濃厚。蘆笙是單簧氣鳴樂器,共有五個音區(qū),這些音區(qū)的組合可以合奏、獨奏、對奏,也可為蘆笙舞伴奏,演奏時,笙管直立,雙手捧著,手指按五聲音孔,嘴含吹孔,吹吸均可發(fā)音,站、坐、走、跳均可吹奏,其音色明亮、渾厚,形式活潑多樣,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蘆笙舞的舞步變化豐富,形式多樣,不僅適合集體舞表演,還可以單人獨舞或多人共舞。蘆笙舞步的技巧性較強,觀賞時觀眾的視覺感受極其豐富,極易使人沉醉其中。
三、蘆笙緣起的文化內涵
《詩經》記載,蘆笙文化最早出現(xiàn)于殷商時期,歷史傳承極為悠久。自然背景是文化與傳統(tǒng)誕生的重要影響因素,正是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同,不同音樂文化的結構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是不同地區(qū)民族風貌及文化特色的重要體現(xiàn),文化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地域特征,因此,任何自然樂器的誕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地理以及社會形態(tài)等多種因素的綜合。
(一)從苗族所生活的環(huán)境因素分析
苗族居于長江以南,地形多為山地或丘陵,氣候炎熱、雨水充足。苗族長年居于山中,在純樸、原始的自然及獨特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下,形成了特殊的山地文化。南方地區(qū)竹林繁茂,苗族與世隔絕,經濟落后,因此所制作的樂器取材于自然,且呈現(xiàn)出輕便、制作簡易等特點,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是苗族獨特文化形態(tài)的重要影響因素。
(二)從苗族社會發(fā)展歷史分析
苗族屬于遷徒民族,在歷史上被稱為蠻夷,民族歧視現(xiàn)象嚴重,苗族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壓力,因此,苗族的文化行為呈現(xiàn)出功利性特點,這一特性也融入了苗族音樂文化當中。過去,苗族的生產力低下,人們生活朝不保夕,物質生活條件制約了音樂文化的發(fā)展[2]。
四、蘆笙應用的傳統(tǒng)方式及文化內涵
(一)蘆笙在婚戀習俗中的應用
苗族禁止同姓通婚,通常采用集體擇偶的方式進行伴侶選擇,苗族在每年春耕期間舉行擇偶活動,在苗族寨子里建有蘆笙場作為人們擇偶的重要場所。在蘆笙場中,來自各個寨子的年輕男女采用吹蘆笙及跳蘆笙舞蹈的方式相互認識與了解,男子選中女方后,會吹起“討花帶”這類歌曲,向女子索要信物。
民族形態(tài)的穩(wěn)固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也是處于不同時期及時代背景下人們內心追求及社會文化因素的體現(xiàn)。苗族人采用吹奏蘆笙音樂的形式進行愛情的追求,故而我們要在群體性社會動機中進行蘆笙文化的審視與思考。苗族通過蘆笙音樂進行溝通與交流,蘆笙音樂是苗族文化的體現(xiàn),是音樂傳承中歷史文化與生活文化的集合[3]。因此,在音樂行為模式的構成中,民俗婚戀制度以及婚戀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必然要對其進行探究,才可以了解蘆笙應用傳統(tǒng)對苗族文化的影響。
(二)信仰習俗中的蘆笙
苗族人相信萬物有靈,認為世界是由陰陽兩界組成的,苗族的信仰指導著其生活行為以及習俗的發(fā)展。
1.蘆笙應用的禁忌。苗族人認為,蘆笙樂器十分具有靈性,對神靈有一定的作用。在開春至秋收期間,苗族人并不會進行蘆笙的演奏,甚至不會提及與蘆笙相關的話題。苗族人會將蘆笙擦拭干凈,綁上紅布,用棉花堵塞蘆笙孔,放置于蘆笙堂中,否則,必然會受到族內長老的指責。農忙時禁用蘆笙體現(xiàn)了苗族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十分有限,為了提高生產力而禁用蘆笙是苗族功利性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苗族生產力及生產關系的真實展現(xiàn)。
2.喪祭儀式中的蘆笙。苗族人在喪祭及祖祭時會吹奏蘆笙,這是苗族血緣關系的象征,木鼓與蘆笙兩種樂器缺一不可。
(三)紀念性節(jié)日中的蘆笙
苗族文化內容豐富,每年舉辦的活動種類與數(shù)量繁多。在英雄紀念日時也會吹奏蘆笙,苗族的“四月八”活動就屬此類活動之一。苗族人以歌舞進行民族歷史上英雄人物的紀念,通過吹奏蘆笙、跳蘆笙舞寄托對英雄的崇拜以及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是苗族生生不息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方式,也是民族情感與內心需要的重要表達,是維系苗族傳統(tǒng)慶典的重要因素。
四、結語
蘆笙是苗族音樂藝術造詣的重要體現(xiàn),蘊含著苗族人對音樂文化的獨特追求。站在民俗學角度,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蘆笙文化的闡釋,了解苗族的民族文化特征,理解蘆笙是苗族生活與民族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蘆笙文化是苗族民族歷史、意識形態(tài)以及社會制度等各種因素相融合而形成的獨特文化,是苗族人精神追求的重要體現(xiàn),它反映了苗族社會發(fā)展的變遷過程。通過分析蘆笙文化,可以了解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有利于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
參考文獻
[1]張應華.苗族蘆笙音樂文化交流用語的主體表述——以《苗漢詞典·黔東方言》為例[J].民族藝術,2015(1):149-155.
[2]王瓊,朱承敏,張福生.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蘆笙舞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6(3):105-108.
[3]吳志松,蘇曉紅.淺談苗族蘆笙文化[J].長江叢刊,2016(26):57.
Study on Lusheng Music Culture of Miao Nation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YE Fei-yan,ZHANG Ge
(Art College of Zhaotong University,Zhaotong,Yunnan 657000,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56 nationalities in China,the Miao nationality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Lusheng is a common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Miao nationality,which is widely loved by the Miao people.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Lusheng culture continues to b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iao spiritual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development,as well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a's history and music culture develop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usheng culture of Miao nationality and explores and analyze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 words:Miao nationality;Lusheng culture;music cultur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