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推動了人文科學的進步,“數字人文”時代正在緩緩到來。有效地把人文研究和數字技術相結合,為圖書館在空間、服務、體驗等各方面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zhàn)。本文通過分析“數字人文”的具體含義、發(fā)展和應用,探討了新形勢下圖書館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問題,提出了數字人文背景下圖書館的多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數字人文? 圖書館挑戰(zhàn)? 知識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6(b)-0253-02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現代社會已逐步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多元化技術?!皵底只钡膹V泛應用,為技術與傳統(tǒng)的人文的融合構筑了非同尋常的新平臺,這將預示著可以超越技術維度來界定“數字化”的范圍,迎來的將是一個技術邏輯和人文邏輯相耦合的“數字人文”的出現。數字技術向傳統(tǒng)人文科學領域的滲透,使數字圖書館建設更加注重了數字人文研究成果,轉型期的圖書館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
1? “數字人文”的含義、發(fā)展及應用
1.1 “數字人文”的含義
“數字人文”,有時也被稱為人文計算,它是針對計算與人文學科之間的交叉領域進行學習、研究、發(fā)明以及創(chuàng)新的一門學科,是一個跨專業(yè)的學科領域。其研究范圍涉及到了對電子信息的調查研究、分析、綜合和表達。它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媒體來影響這些人文學科,以及這些人文學科對我們的計算方面的知識能有何貢獻。跨學科的研究人員大多同意羅伯托布薩的論點,認為計算學科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加速人文學科的進步,而是為人文學科領域研究中長期存在的問題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1.2 “數字人文”的發(fā)展
Digital Humanities是專業(yè)術語,從Humanities Computing發(fā)展而來。早在20世紀中期,西方國家的學者從人文計算及文本分析方面就有研究。20世紀90年代,人文計算作為一個獨立的交叉學科逐漸形成。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21世紀實現了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近10年來,世界各國陸續(xù)成立數字人文研究中心(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DHC),截至2019年3月,世界范圍內已建設201個數字人文中心[1]。
1.3 “數字人文”的應用
“數字人文”關注的是信息技術對于人文研究的具體實踐。目前,很多在數字人文研究領域的學者都在致力于將技術融入到學術研究中去,如在文本分析、互動游戲中的應用和多媒體技術在歷史、哲學、文學、宗教學或社會學等學科的應用。在圖書館方面,從最初簡單的圖書、期刊、報紙、照片、音樂視頻等人文資料的數字化,到近些年來通過計算機技術對這些人文資料進行數據統(tǒng)計、量化分析和智能處理,“數字人文”的迅速發(fā)展為現代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構建起了新的時代平臺。
2? “數字人文”背景下圖書館所面臨的挑戰(zhàn)
2.1 圖書館在技術要求上面臨的挑戰(zhàn)
數字人文研究融合了多種相關技術,如構造資源基礎的數字化技術、構造應用平臺的數據分析技術、構造服務平臺的數據管理技術,以及構造數字人文只管形象的可視化技術等[2]。這預示著圖書館需要不斷擴展不同的研究領域,把多種學科融合在一起進行合作研究,有時還需與各種高新技術產業(yè)合作,才能實現突破相關技術的難題。這對圖書館內部技術的分析與測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
2.2 圖書館在館員素質方面面臨的挑戰(zhàn)
數字人文學科的不斷發(fā)展,迫使圖書館不僅要與不同學科的技術團隊合作,而且自己也要配備不同專業(yè)的研究人員,組合形成技術水平均衡的研究隊伍。但很多圖書館由于人力資源和技術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難找到合適的人員擔任數字人文專業(yè)技術館員,因此,圖書館可以對本館內不同學科結構和能力的人員進行優(yōu)化組合,組件數字人文服務團隊[3],以實現相關深層次的服務研究。這對圖書館在館員技術能力培養(yǎng)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
3? 數字人文背景下圖書館的多元化服務體系建設
3.1 加強數據庫建設
“數字人文”背景下的圖書館,在以數字圖書館為前提的情況下,使數字技術運用到了人文學科中,為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增添了更多的主題性。目前,很多圖書館都已經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數據庫、并且開設了一些相關的知識服務平臺。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建數據庫,不僅有效的保存和傳播了當地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和人文資源等方面的重要內容。通過數字人文技術的形式,更加拓展了地方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廣大讀者對人物、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資源的迫切需求。在對讀者服務方面,在滿足了普通讀者人群的同時,也為較深層次研究人員提供了更多的挖掘文化信息,有效地利用了數字人文的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功能。
3.2 加強完善知識服務體系
知識服務是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知識服務“即以信息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問題和環(huán)境,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提供能夠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chuàng)新的服務”。數字人文背景下,圖書館結合大數據技術,將知識服務進一步發(fā)展成以滿足更多的用戶個性化需求為導向的服務。這種知識服務的文獻資源配置依據由原來的共性需求轉變?yōu)橛脩舻膫€性化需求。由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制定其咨詢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整個數字人文研究的過程中,圖書館員扮演了數據管理者、咨詢專家和數據傳播者等多個角色。所以,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更加推動了圖書館面向數字人文的知識服務。通過對海量的數據進行計算和理解的能力,提供準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深層次的知識服務??梢姡瑪底秩宋谋尘跋聢D書的知識服務是要實現從文獻服務到知識服務的徹底轉型。如網站在線咨詢、微信咨詢、面對面咨詢等多種咨詢方式,及時有效地幫助用戶解決各種問題。
現代圖書館已逐步發(fā)展為智能化的圖書館,而具有較高的技術支持能力決定著知識服務的質量高低。因此圖書館必須改進與完善圖書館知識服務技術,提高知識挖掘與整合能力,進一步拓展圖書館知識服務功能。
3.3 創(chuàng)建“數字人文”空間場所
目前,國內圖書館在數字人文方面的研究日趨增多,但在利用實體館舍為數字人文服務方面的內容卻很少。國際圖聯主席泰塞認為,圖書館提供給人們的不僅有豐富資源,還有一個社會空間,人們在這個空間里提升自身素養(yǎng), 并交流和分享知識。數字人文背景下的圖書館不僅可以為數字人文的研究人員提供海量的傳統(tǒng)文獻和數字資源,在場所上也可以創(chuàng)立專有的數字人文研究空間,從物質和精神上雙層面支持人文學科的創(chuàng)新研究。
國內的很多圖書館,已經把創(chuàng)客文化引入到了實踐活動中來,把信息共享空間升級成了創(chuàng)客空間。引進各種智能設備,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為讀者提供了全新的體驗。如手工制作工具、數碼產品、3D打印機等。
4? 結語
“數字人文”時代的到來,為人文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圖書館服務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作為圖書館工作者,我們應該把握契機,充分發(fā)揮自身技術與服務優(yōu)勢,促進人文學科研究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center Net.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s[EB/OL].[2019-03-01]. https://dhcenternet.org/centers.
[2] 劉煒,葉鷹.數字人文的技術體系與理論結構探討[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5):32-41.
[3] 金玲娟.我國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現狀、障礙與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9):15-20.
作者簡介:孫海晶(1982,4—),女,漢族,吉林遼源人,本科,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