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后疫情時期歐洲經濟的困境與出路

2020-08-16 16:14陸婷東艷
全球化 2020年4期
關鍵詞:歐元區(qū)歐洲新冠

陸婷 東艷

摘要:受新冠疫情影響,歐洲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陷入萎縮,多項經濟數據觸及歷史低點。為扶持民生,托底經濟,歐洲央行、歐盟及其成員國迅速行動,出臺了一系列救助紓困措施,避免了經濟和金融危機爆發(fā)。隨著疫情逐漸企穩(wěn),即將邁入后疫情時期的歐洲經濟仍將面臨重重挑戰(zhàn)和風險,年內陷入衰退的態(tài)勢難以得到根本性扭轉。未來歐洲經濟能否走出困境,將有賴于歐盟能否成功實現經濟和戰(zhàn)略轉型,有效維護多邊主義下的全球貿易體系,以及中歐經貿合作能否得到進一步深化。

關鍵詞:歐洲經濟新冠疫情中歐經貿合作

作者簡介:

陸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東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圍內的大流行,擾亂了歐洲多國的經濟活動。關閉公共場所、限制公眾出行等隔離抗疫舉措的實施,不僅使歐洲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陷入癱瘓,也使本已顯現出疲態(tài)的歐洲經濟再次遭遇重創(chuàng),經濟活躍度跌至冰點,多項經濟數據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為扶持疫情沖擊下的民生經濟,穩(wěn)定金融市場,歐盟及其成員國相繼采取行動,從貨幣、財政等多渠道施以救助。隨著新冠疫情的日趨緩和,各國開始逐步取消管控,歐盟萬億級的疫情后長期復蘇計劃亦呼之欲出,歐洲經濟即將邁入后疫情時期。通過梳理歐洲近期經濟情況與政策走勢,本文探討后疫情時期歐洲經濟所面臨的風險與挑戰(zhàn),就未來歐洲經濟如何擺脫困境展開分析。

一、疫情下歐洲的經濟形勢

(一)經濟活動萎縮

受不斷蔓延的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歐盟及歐元區(qū)各項經濟指標均表現疲軟,多國服務業(yè)和制造業(yè)活動因政府頒布的“禁足令”而陷入大面積停擺。反映歐元區(qū)整體經濟活躍狀況的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接連創(chuàng)下有紀錄以來的新低,服務業(yè)更是哀鴻遍野,2020年4月歐元區(qū)服務業(yè)PMI觸及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5月隨著疫情的緩和雖略有抬升,但離擴張收縮分界線仍很遠。航空、旅游等行業(yè)紛紛向政府求援,表示若無政府紓困,業(yè)內50%以上的企業(yè)將面臨倒閉。

顯然,力度空前的封鎖抗疫措施正沉重打擊著歐洲經濟。根據2020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20年歐元區(qū)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為-7.5%,觸及歐元區(qū)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疫情特別嚴重的國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GDP年增長率有可能分別收縮9.1%和8.0%,收縮程度直追二戰(zhàn)末期。

事實上,早在新冠疫情爆發(fā)前,歐洲經濟已顯現出增長乏力的態(tài)勢。自2018年下半年起,歐元區(qū)和歐盟GDP的季度同比增速就呈震蕩下行的趨勢,2019年四季度歐元區(qū)和歐盟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0%和1.2%,均為2014年年中以來的最低季度增速。歐盟第一大經濟體、一向被視為經濟復蘇引擎的德國,在全球貿易環(huán)境惡化、外部需求走弱的壓力下,2019年全年幾乎都處于“熄火”狀態(tài),經濟增速從2018年的1.5%驟降至2019年的0.6%,季度經濟增長也屢屢為負,掙扎在技術性衰退的邊緣。不僅如此,德國工業(yè)生產指數從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連續(xù)16個月同比增長為負,顯示德國制造業(yè)正經歷一場嚴重的萎縮。受其影響,制造業(yè)成為拖累歐洲經濟增長的重災區(qū),歐元區(qū)制造業(yè)PMI自2019年2月起始終位于榮枯線以下,產能利用率也從年初83.1%下滑至年末的81.2%。外需的疲弱也使得歐元區(qū)貨物和服務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年實際增長率由2018年的3.4%下降至2.5%,導致凈出口在2019年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度為負。

與此同時,對經濟狀況的負面預期以及英國脫歐不確定性不斷困擾著歐元區(qū)消費者信心,并對居民消費支出形成抑制。2019年,歐元區(qū)居民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26%,連續(xù)第四年下滑,較英國脫歐公投前的2015年整整下跌了1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歐洲經濟在跨入2020年時已頗具疲態(tài)。2019年內始終保持在擴張區(qū)間、韌性仍存的服務業(yè)是維系歐洲經濟弱增長的重要因素,而如今受疫情沖擊最大、損失最為嚴重的也恰恰是服務業(yè),故歐洲在2020年一、二季度陷入衰退已毋庸置疑。

(二)失業(yè)率上升風險擴大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歐洲國家勞動力市場狀況持續(xù)改善,歐盟與歐元區(qū)失業(yè)率穩(wěn)步下降,屢次創(chuàng)下2008年危機以來的新低。從月度失業(yè)率數據來看,歐盟和歐元區(qū)的失業(yè)率分別從2019年1月的6.9%和7.8%下降到2020年2月的6.4%和7.2%,歐盟和歐元區(qū)的青年(25歲以下)失業(yè)率也持續(xù)下降,從2019年1月的15.5%和16.2%下降到2020年2月的14.8%和15.2%。不過,盡管維持下行趨勢,但與上一年同期歐盟和歐元區(qū)失業(yè)率均下降0.8個百分點的幅度相比,失業(yè)率下降幅度明顯有所放緩,表明在整體經濟承壓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改善的空間已日漸收窄。

2020年3月開始,新冠疫情在歐洲的大面積爆發(fā)以及經濟活動的停擺使得歐盟和歐元區(qū)失業(yè)率出現再度回升的勢頭,青年失業(yè)率的攀升尤為迅速,4月歐盟和歐元區(qū)青年失業(yè)率分別上升至15.4%和15.8%。顯然,如果經濟停擺持續(xù),中小企業(yè)勢必難以為繼,區(qū)域內失業(yè)率上升的風險將加速擴大,這也是歐盟成員國疫情剛剛有所企穩(wěn)就積極籌劃重啟的原因之一。

(三)物價水平下行

歐元區(qū)的消費價格調和指數(HICP)在2018年10月觸頂后總體呈震蕩下行的走勢。2019年,歐元區(qū)HICP月度平均增長率約為1.2%,低于2018年同期的1.76%,亦遠低于歐央行2%的政策目標。從分項來看,能源價格是主導歐元區(qū)HICP走勢的關鍵,2019年的二、三季度,在美國庫存凈增長、全球需求放緩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原油供給上升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下,全球石油供需保持在松平衡的狀態(tài),能源類產品通脹的同比增速放緩,對整體通脹水平的支撐力度較弱。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和沙特與俄羅斯間的價格戰(zhàn)導致國際油價劇烈波動,能源價格在5月下滑12%,創(chuàng)逾十年來最大降幅,進而拖累歐元區(qū)5月HICP驟降至0.1%。

剔除波動性較高的能源和非加工食品后,歐元區(qū)核心HICP在2019年的平均水平為1.05%,幾乎與2018年相同,顯示出較為穩(wěn)定的態(tài)勢。不過,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3至5月核心HICP也有所下行,但幅度較為溫和,符合市場預期。

(四)經濟走勢差異化發(fā)展

2019年,歐洲出現了核心國經濟減速顯著,邊緣國經濟穩(wěn)步向前的現象。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的GDP年增長率都在1.4%以下,而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等國GDP年增長率均在3%以上。造成這種差異化發(fā)展的原因在于,受外部需求沖擊和內部政治風險影響最大的主要是核心國,原本對其經濟增長構成有力支撐的制造業(yè)和出口在沖擊下表現萎靡,導致經濟增長動能迅速減弱;而邊緣國家所受影響則相對較小,經濟表現平穩(wěn)。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后,西班牙、意大利、英國、德國及法國所受沖擊要較邊緣國強烈得多,不僅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位居全球前列,隔離管控措施也更加嚴格,經濟活動被迫暫停所帶來的傷害也更大。根據IMF在2020年4月的預測,2020年新興和發(fā)展中歐洲國家經濟增長將為-5.2%,收縮程度小于英國的-6.2%和歐元區(qū)的-7.5%,經濟走勢差異仍將持續(xù)。

二、政策助力歐洲經濟紓困

(一)歐洲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

在新冠疫情爆發(fā)早期,歐洲央行就已積極行動,宣布于2020年年底前額外增加1200億歐元資產購買計劃,以應對疫情蔓延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歐元區(qū)帶來的風險。隨后,伴隨著疫情沖擊的迅速擴大,歐洲央行又在2020年3月18日推出了針對新冠疫情的緊急購債計劃(PEPP),額度高達7500億歐元,約占歐元區(qū)19國GDP的7.3%。同時,歐洲央行還增強了購債計劃的靈活性,擴大符合購買資格的資產范圍并放寬抵押品標準,力求能夠為受新冠病毒影響最嚴重的中小企業(yè)和個體提供重點支持。

然而,由于整體經濟前景持續(xù)惡化,歐元區(qū)銀行出于對借款人信用風險的擔憂,在2020年一季度仍然收緊了對企業(yè)和家庭的信貸標準。為滿足中小企業(yè)激增的短期借貸需求,避免流動性危機,歐洲央行在4月議息會議上不得不再度出手,下調第三輪長期定向再融資操作(TLTRO Ⅲ))利率25個基點至-0.5%,向客戶發(fā)放足夠規(guī)模貸款的銀行甚至可以按-1%的利率進行再融資操作。此外,歐洲央行還推出了一項名為疫情應對緊急長期再融資操作(PELTROs)的新計劃,該計劃將在5至12月間通過7次招標,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固定利率為-0.25%、期限在一年左右的融資,從而為歐元區(qū)金融體系提供即時流動性支持。6月,歐央行又將PEPP規(guī)模從7500億歐元擴大至1.35萬億歐元,同時將PEPP的實施期限延長至2021年中。

面對新冠疫情對歐洲經濟史無前例的傷害,歐洲央行這一連串向市場全面釋放流動性的舉措從整體上來看是快速而有效的。以本身主權債務狀況較為脆弱,且受疫情沖擊程度最深的意大利為例,在3月18日歐央行推出PEPP后,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應聲下跌,其與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由253個基點迅速收窄至190個基點,此后意大利的國債收益率走勢總體表現平穩(wěn),未出現歐債危機時暴漲的情況,表明歐洲央行充分的流動性支持較為成功地穩(wěn)定了市場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歐元區(qū)內債務成本的大幅抬升。

(二)財政救助措施發(fā)力

為鼓勵各成員國政府動用財政政策對抗疫情危機,歐盟自2020年3月下旬起暫停了對成員國的預算約束,允許成員國自由地根據需要向經濟注入財政資源,實施經濟紓困計劃。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財政救助措施,其中,財力相對雄厚的德國出臺了規(guī)模高達7500億歐元(約為德國GDP的1/5)的一攬子救助方案,并暫停了憲法中的“債務剎車”條款,這項條款規(guī)定德國結構性赤字不能超過GDP的0.35%,暫停該條款意味著政府可無限制發(fā)債。法國也宣布了規(guī)模為1100億歐元的應急計劃,用于扶持企業(yè)、增加對醫(yī)療系統(tǒng)的支持,以及向貧困戶派發(fā)現金等。政府債務較高、財政空間受限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則各撥出250億和170億歐元作為直接援助支出,并分別為企業(yè)提供7500億和100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以幫助企業(yè)渡過抗疫期。

除各成員國外,歐盟也推出了規(guī)模為5400億歐元的救助包,包括歐盟委員會提供的1000億歐元應對失業(yè)保險貸款(SURE)、歐洲投資銀行為中小企業(yè)提供的2000億歐元貸款擔保,以及歐洲穩(wěn)定機制(ESM)向成員國提供的不超過該國2%GDP的貸款支持(總規(guī)模約2400億歐元)。5月底,歐盟委員會提出設立7500億歐元規(guī)模的重建基金,其中5000億歐元將以無償補貼金形式發(fā)放給各國,2500億歐元以貸款形式發(fā)放。資金分配將傾向于受災嚴重、財政困難的南歐(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及東歐(波蘭)國家。根據相關計劃,這一款項將以歐盟名義在資金市場借貸,今后數十年里由全體成員國共同償還。然而,該計劃仍遭奧地利、荷蘭、丹麥和瑞典四國反對,所以方案最終能否達成還未可知。這意味著歐盟目前仍無法就整體層面的財政風險分擔尋找到一個良方,經濟實力薄弱的成員國想要在市場獲得低息融資,依舊只能依靠歐洲央行不斷“放水”。

三、后疫情時期歐洲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

(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盡管有貨幣和財政政策兩方面的積極支持,逐步復工后的歐洲經濟仍會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這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疫情發(fā)展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就目前情況來看,西歐國家疫情增速穩(wěn)定,大部分已經進入平臺期,而東歐國家疫情的增長仍然較快,距離拐點尚有一段距離。為謹慎起見,歐洲各國此次對隔離管控措施的解除將分階段、分地域逐步進行,即便排除了遭遇疫情二次沖擊的風險,當地居民的社會生活也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歸正常。由此可見,歐洲經濟活動的恢復將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短期內難以迅速逆轉衰退局勢。

其次,政策對經濟刺激效果的顯現同樣需要時間?,F階段,歐洲各國的救助政策主要解決的是疫情下企業(yè)和家庭所面臨的現金流短缺問題,通過壓低債務成本、增加救濟金和收入補助、提供貸款及貸款擔保等方式,幫助企業(yè)和家庭應對收入的減少或喪失,以及固定支出壓力。這樣各國才能避免疫情沖擊導致的經濟衰退轉化為企業(yè)和家庭的信用違約,從而威脅到銀行及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寬松貨幣政策及擴張性財政政策對需求端的提振效果,則需等到疫情全面穩(wěn)定、經濟與社會活動恢復正常之后才能顯現。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原因,在于歐洲經濟自身的結構性問題沒有得到改善。從對歐洲經濟狀況的梳理中可以看到,疫情爆發(fā)前,在全球貿易局勢緊張的壓力下,歐洲就已暴露出經濟結構失衡所帶來增長脆弱性問題。以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德國為例,降低成本、發(fā)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制造業(yè)是德國經濟一直以來的立足之本。2005—2018年,德國貨物出口占GDP平均比重為38%,經常賬戶盈余占GDP比平均為6.7%,顯著高于其他主要發(fā)達國家。汽車、機械制造、電子電氣和化工制藥作為德國傳統(tǒng)四大支柱產業(yè),出口規(guī)模長期在全部出口商品中保持50%左右的占比。這種以出口工業(yè)耐用品和中間品為主的外向型經濟結構導致德國對全球貿易體系的依賴度極高,且在外需減弱時難以用內需予以替代,進而造成出口貿易與制造業(y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給經濟增長帶來雙重壓力。因此,隨著2019年美國和歐盟之間關稅戰(zhàn)的愈演愈烈,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思潮對全球價值鏈干擾程度的加深,德國和其他依賴出口制造業(yè)的歐洲核心國家,經濟表現齊齊下滑。

如今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歐洲主導和參與的多條價值鏈遭到沖擊,即便歐洲地區(qū)疫情有所緩和,全球的貿易和生產也難以在短期內實現正常運轉。不僅如此,此次疫情還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各國對國際合作體系的不信任,大國間以鄰為壑的心態(tài)有所上升,疫情平息后,各國可能通過采取保護主義政策以保障自身經濟運行供給側的安全,供應鏈區(qū)域化發(fā)展的趨勢可能得到加強。在這一背景下,歐洲想要依賴其原本的經濟結構和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樞紐地位來帶動經濟復蘇,恐怕并不容易。

(二)債務及金融風險上升

歐債危機之后,面對較高的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水平,歐盟及其成員國一直都致力于施行財政整合計劃,以降低政府的財政與債務風險。2019年歐盟和歐元區(qū)一般政府債務占GDP比分別為77.8%和84.1%,較2018年分別下降了1.8和1.7個百分點。就歐盟主要國家而言,法國和意大利公共債務占GDP比維持了2018年的水平,分別為98.1%和134.8%,英國政府債務占GDP比由85.7%小幅下降到85.4%,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亦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公共債務占GDP比分別由181.2%、122.0%和97.6%下降到176.6%、117.7%和95.5%。

盡管如此,從債務占比的絕對值來看,歐洲多國的政府債務仍處于較高水平,大幅超過歐盟60%的警戒線。這也是為何在面對2019年區(qū)內經濟下滑,法國和意大利等成員國想要推行財政刺激時,歐盟仍堅持不肯放松財政紀律的原因所在。此次為應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沖擊,歐盟及其成員國不得不暫時將財政方面的限制拋諸腦后,積極運用財政手段托底經濟,抗疫紓困。這意味著后疫情時期,歐洲經濟勢必在遠高于當前水平的公共債務規(guī)模下運行。以意大利為例,根據信用評級公司惠譽的估計,2020年底,意大利政府債務占GDP比將從2019年的134.8%上升至156%。

短期內歐洲各國政府可以依靠歐洲央行大規(guī)模的流動性釋放來穩(wěn)定資金成本,避免爆發(fā)主權債務危機。但在中長期,更高的公共債務占比必然伴隨著更大的債務違約風險,一旦歐洲經濟未能及時實現復蘇,主權債務危機的陰影將卷土重來,屆時各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化解這一風險,歐洲央行又是否有空間為金融體系注入更多流動性,實屬未知之數。

同樣暴露于風險之下的是歐洲的銀行體系。新冠疫情期間,歐洲銀行的資產質量受到較大負面影響。一方面,疫情讓歐洲企業(yè)生產經營和居民就業(yè)承受巨大壓力,部分現金流緊張的企業(yè)和居民可能出現信用違約的情況,致使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另一方面,歐洲銀行體系作為政府債券的主要持有者,因債券收益率走高而面臨資產價值縮水。這對于一些還在消化上一次危機遺留下來的不良貸款,資本緩沖較為匱乏的銀行來說是危險的。歐洲經濟重啟后若在一段時間內都表現不佳,那么在較大概率上私人部門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將持續(xù)疊加,并帶來銀行體系系統(tǒng)性風險的大幅上升。

(三)陣營分化加劇政策不確定性

在經歷了疫情早期各自為戰(zhàn)、歐盟統(tǒng)籌協(xié)調缺位的混亂局面后,歐盟成員國開始逐漸意識到團結互助的必要性。以德國為代表的核心國家克制了自保傾向,主動向鄰國開放醫(yī)療服務機構,以實際行動推動歐洲團結抗疫。歐盟民事保護機制亦開始發(fā)揮作用,各國間防疫物資運輸及醫(yī)護人員流動逐步有序運轉。

危急時刻歐盟及其成員國的態(tài)度表明,近些年歐洲一體化雖經歷了諸多風雨,其根基卻尚未遭到破壞,這無疑給后疫情時期歐洲一體化的推進帶來一絲希望。然而,這場疫情也讓人們看到,歐盟內部陣營分化的趨勢愈發(fā)明顯。西歐、北歐、南歐以及東歐國家由于自身經濟狀況和受疫情侵襲程度的不同,在抗疫斗爭中的訴求存在顯著差異,這點尤其體現在對歐盟經濟援助的態(tài)度方面。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且財政資源匱乏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急切希望歐盟能夠通過發(fā)行共同債券的方式刺激經濟,而一直奉行節(jié)儉政策的國家則不想輕易放棄對自身財政的掌控權,轉而希望歐盟將精力集中在疫情防控和行業(yè)紓困上。受疫情影響程度相對較低的北歐和東歐國家更不情愿看到歐盟“掏腰包”,后者甚至暗暗抱怨歐盟將原本用于減少成員國發(fā)展差距的凝聚力基金直接改做了抗疫基金。

歐盟內部這種陣營分化在后疫情時期只會有增無減。一方面,經疫情洗禮后,歐盟成員國普遍都將背負更沉重的債務負擔,各陣營對經濟利益爭奪和財政風險分擔將更為敏感;另一方面,歐盟在恢復經濟的路線圖中明確表示,未來投資重點為綠色經濟、數字化轉型和現代化領域,這意味下一個七年的歐盟長期預算很有可能需要削減支持農業(yè)發(fā)展的共同農業(yè)基金和凝聚力基金。該舉措將削弱歐盟預算轉移支付的職能,并導致欠發(fā)達地區(qū)人民收入水平、公共產品的減少,長期以來一直遭到東南歐成員國的反對。在疫情爆發(fā)前的預算談判桌上,各方已然就此僵持不下,如今疫情使德國等發(fā)達國家主導的歐盟強化了加快經濟綠色和數字化轉型的決心,以求領跑全球經濟復蘇競賽,這必然導致歐盟內部利益沖突的加劇。

因此,縱然沒有分崩離析之虞,歐盟在后疫情時期也不得不面對內部陣營間更加尖銳的利益沖突。這為歐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增添了不確定性,而這種政策不確定性又將反過來影響企業(yè)和居民的投資及消費信心,給經濟增長造成壓力。

四、歐洲經濟的出路

(一)修復疫情損傷,推動經濟轉型

新冠疫情的爆發(fā)使歐盟再一次清楚認識到自身經濟狀況的脆弱性。為修復疫情所帶來的損失,增強經濟韌性,歐盟委員會于2020年4月中旬公布了共同復蘇路線圖,隨后,歐盟及其成員國領導人就設立萬億歐元級別的“恢復基金”達成一致,以作為共同復蘇方案的資金支持。盡管“恢復基金”的具體規(guī)模、來源與資金性質等問題目前尚未有定論,但就共同復蘇路線圖來看,倘若歐盟的這項計劃能夠順利落實,歐洲經濟走出泥沼指日可待。

根據路線圖,歐盟修復和強化內部經濟發(fā)展的著力點主要在于單一市場建設和大規(guī)模投資計劃。前者主要強調深化單一市場,建設歐盟銀行業(yè)和資本市場聯(lián)盟,修復和重建歐盟內部的價值鏈和供應鏈,減少對外部的依賴;后者則提倡在綠色經濟、數字領域能力建設等重點項目上的資金投入,引導各國經濟向綠色和數字化方向轉型。顯然,這些戰(zhàn)略設想對現階段歐洲經濟的復蘇與轉型而言是十分恰當和有益的,它們也是近幾年歐盟一直醞釀并推行的戰(zhàn)略調整。真正的難點在于,歐盟及其成員國是否有能力使這些設想成為現實,它決定著歐洲經濟最終能否破繭而出,在后疫情時期重新走向繁榮。在此過程中,歐盟的行動力和協(xié)調力、成員國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都將面臨極大考驗。

(二)維護多邊主義下的全球貿易流動

世界貿易組織(WTO)在2020年4月8日發(fā)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中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將縮水13%~32%,即便因抗疫而實施的隔離管控措施被撤銷,貿易保護主義勢力也可能較疫情前進一步抬頭,為全球貿易環(huán)境帶來壓力。在此情形下,堅持多邊主義,在全球貿易方面維持有效領導,確保國際貿易規(guī)則得到尊重將有助于歐盟這個全球第一大貿易集團穩(wěn)定對外貿易局勢,從而降低貿易保護主義壓力對歐洲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此前由于美歐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歐盟就已致力于通過區(qū)域和雙邊談判來應對國際貿易體系風險。2018年下半年,歐盟通過加速與貿易伙伴進行新的自由貿易協(xié)定談判,以及現有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升級談判,來鞏固與貿易伙伴的關系,促進構建適應貿易發(fā)展新模式的貿易規(guī)則體系。2018年7月,歐盟與日本簽訂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xié)定,該協(xié)定經歐洲議會批準后,于2019年2月開始實施。隨后,新加坡、南美、越南先后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xié)定,墨西哥亦與歐盟于2020年4月完成貿易協(xié)定的升級,基本免除雙方之間所有商品貿易的關稅。與此同時,在WTO改革領域,歐盟也提出多項改革方案,力求發(fā)揮引領作用,并于2019年12月,與部分WTO成員合作,制定了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這些舉措顯示了歐盟遏制貿易保護主義,鼓勵開放、合作與協(xié)調的決心,是后疫情時期歐洲經濟復蘇的重要支撐。

(三)加強中歐經貿合作有助于歐洲經濟脫困

過去40年,中歐經貿合作取得了長足發(fā)展,歐洲企業(yè)于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也收益頗豐,雙方在進一步合作往來方面,不存在本質上的分歧和利益沖突。1999年到2019年歐盟對中國的進出口均處于穩(wěn)步上升階段,1999年歐盟對華進出口總額分別為525.97億歐元和196.59億歐元,而2019年增長到了3613億歐元和1983億歐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2019年,中國是歐盟第三大出口市場,出口占比9.3%,僅次于美國和英國,同時也是歐盟第一大進口國,進口占比18.7%。

不僅如此,隨著加入“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數量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看到了“一帶一路”的機遇。中歐經貿合作能為歐洲經濟恢復帶來很好的機遇,一方面,它能給歐洲國家?guī)硇碌馁Q易發(fā)展空間,以意大利為例,意大利諸多國際知名品牌和先進技術,可以與中國的大市場對接,這對意大利疲軟的經濟而言,無疑是一針強心劑。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周邊大部分國家受制于基礎設施供給不足,致使近年來經濟增長放緩,而中國具有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在多數基建相關行業(yè)也有一定產業(yè)實力,能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國際產能合作奠定基礎。未來中歐戰(zhàn)略伙伴關系和經貿合作的進一步發(fā)展,能促使歐洲和中國在貿易、投資、海運、旅游等各領域上不斷加強合作,進而帶動歐洲當地經濟發(fā)展。

五、結論與建議

新冠疫情的肆虐給歐洲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負面沖擊,歐洲經濟年內陷入衰退基本已成定局。歐洲央行大規(guī)模流動性釋放和政府財政救助措施成功避免了危機爆發(fā),卻難以在短期內改變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和金融風險,以及歐盟內部陣營分化趨勢。為走出經濟困境,歐盟有必要及時推進經濟轉型,完善自身建設,并通過維護多邊主義下的全球貿易流動,穩(wěn)定對外貿易形勢,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

目前,中國與歐洲在和平解決全球沖突、可持續(xù)發(fā)展、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共同利益,雙方均有意捍衛(wèi)以聯(lián)合國和WTO為核心的多邊主義。因此,在后疫情時期,中國可加強與歐洲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聯(lián)手維護現有國際貿易秩序,努力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繁榮。具體可考慮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中歐WTO工作組的交流,共同推進WTO改革。WTO是國際經貿領域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最重要的多邊規(guī)則體系,其權威必須得到尊重。WTO的缺陷應該通過新的談判加以彌補,這是中國和歐洲所擁有的共識。中國與歐盟在2018年著手合作進行WTO改革,并形成工作小組,這對于促進WTO體系改革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未來可加強工作組交流,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兩個群體的立場。

二是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中歐全方位的合作。目前,中東歐16國和希臘都與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意大利、盧森堡等其他歐洲國家也同中方簽署了有關合作備忘錄。不少歐洲企業(yè)也都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將帶來新的商機,有意愿參與到相關項目中去。然而,根據中國歐盟商會的調查,88%的歐洲受訪企業(yè)表示,合適的項目和信息的缺乏導致它們無從參與。因此,不僅僅將共建“一帶一路”停留在國家戰(zhàn)略層面,而更多地讓中歐兩地企業(yè)實際參與進去,真正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體系,也是中國未來應當在中歐合作中予以重視的。

三是加快中歐雙邊投資協(xié)定談判。始于2013年的中歐投資協(xié)定談判,原本有望在2017年完成,但由于雙方在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國有企業(yè)競爭中立等重要領域存在分歧,溝通一直在持續(xù)。加快談判進程,以便在2020年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xié)定,不僅標志著雙方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和投資自由化的決心,也有利于加快兩大經濟體本身的經濟改革與升級。

參考文獻:

1.東艷:《歐洲經濟:內生動力減弱,外部風險增加》,《2019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

2.馮仲平:《新冠疫情下的歐洲戰(zhàn)略困境與中歐關系》,《世界經濟與政治》2020年第4期。

3.陸婷:《七年一度的歐盟財政“大戲”》,《環(huán)球》2020年第7期。

4.張?。骸缎鹿诜窝滓咔榕c歐盟的“生死抉擇”》,《世界知識》2020年第8期。

5.張夢云、易峘:《詳解海外“抗疫”財政救助政策》,《財新》2020年第4期。

6.European Central Bank.Economic Bulletin Issue 2/2020.Frankfurt,2020.

7.European Commission.A Roadmap for Recovery:Towards a more resilient,sustainable and fair Europe.Brussels,2020.

8.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Coordinated Response on Coronavirus:Questions and Answers.Brussels,2020.

9.European Commission.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The European Council,The Council,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And The Eurogroup.Brussels,2020.

10.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The Great Lockdown,Washington,DC.April,2020.

11.Wolff,Guntram.Why Europe Needs a Change of Mindset to Fend off the Risks of Recession.Brugel Blog,September,2019.

責任編輯:谷岳

猜你喜歡
歐元區(qū)歐洲新冠
做好防護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My Heroes
歐洲央行將建立歐元區(qū)即時支付系統(tǒng)
歐元區(qū)2016年GDP增長1.7%
第29屆歐洲象棋錦標賽對局選評
歐洲面臨42年來罕見動蕩
犍为县| 阿瓦提县| 赣榆县| 宜宾市| 兖州市| 济阳县| 改则县| 无棣县| 平泉县| 辰溪县| 凤翔县| 余江县| 湘潭市| 冷水江市| 千阳县| 和田市| 巩留县| 孝义市| 龙井市| 海宁市| 上栗县| 三亚市| 张掖市| 华安县| 克山县| 塘沽区| 丰都县| 揭阳市| 无锡市| 双江| 天峨县| 大名县| 南部县| 张家川| 邻水| 高雄县| 贵溪市| 仁化县| 儋州市| 普宁市|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