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長,麥游波,屈國標
江門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特檢科,廣東江門529300
血管性癡呆(VD)屬于癡呆綜合征,主要是由于腦血管因素導致的腦組織損害,患者臨床特征在于不同情況下的記憶、認知、思維異常,日常生活難以正常進行,對社會與家庭造成一定負擔[1]?;颊邥霈F認知功能損傷,并合并出現神經損傷,使得正常生活受阻,造成行動難以正常進行,臨床治療目的在于緩解腦代謝,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式[2]。而精神障礙屬于腦卒中后常見并發(fā)癥,患者主要表現為記憶、言語障礙,基本精神出現障礙,對人類健康造成一定威脅。其中血管性癡呆屬于腦卒中常見并發(fā)癥,患者會出現血管異常出血,腦部血管灌注缺失,近年來有研究認為合并精神障礙者,與卒中位置存在一定的聯系[3]。該文選取該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將該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65患者納入研究,通過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進行分組,其中單純血管性癡呆患者40例(對照組),合并出現精神癥狀的患者25例(研究組)。納入標準:①均經過臨床上常規(guī)病理學與常規(guī)檢查診斷;②均病情穩(wěn)定無惡性事件發(fā)生;③無嚴重家族遺傳病史;④均知曉該文研究且愿意參加,且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全者;②由于藥物引起的癡呆;③溝通障礙依從性較差者。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為63~78歲,平均年齡為(68.14±4.14)歲;病程為0.3~2年,平均病程為(0.84±0.25)年。研究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為63~79歲,平均年齡為(68.04±4.04)歲;病程為0.3~2年,平均病程為(0.89±0.21)年。上述患者一般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納入研究。
經過腦部CT觀察腦損傷程度、部位。并觀察病變性質,包括腦卒中史、多發(fā)性腦梗死、腦白質病變,并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情況;同時觀察病灶部位,包括額葉、顳葉、基底節(jié)、枕葉、丘腦、頂葉。
通過腦部CT進行,影像學需要由2位資深醫(yī)師進行判斷結果,選取綜合結果作為綜合判定結果[4]。
均采取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該文數據分析計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在腦卒中史28.00%、多發(fā)性腦梗死52.00%高于對照組0.00%、20.00%,但腦白質病變12.00%低于對照組6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腦病變性質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brain lesion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研究組在各個部位病灶情況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腦病灶部位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brain lesion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患者在出現神經癥狀后,會增加卒中多個位置的發(fā)生率(r=1.25,P<0.05),呈正相關。
血管性癡呆主要是由于多種腦血管病變引起的腦組織損害,進而出現了高級中樞認知功能障礙。嚴重時會出現偏癱,患者在腦損傷后語言功能會出現受損,直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需要及時進行治療[5-6]。臨床特征在于認識功能出現損傷,使得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影響,行動遲緩,對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嚴重情況下會出現偏癱,甚至會出現失語狀態(tài),導致患者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出現精神癥狀[7-8]。
該文通過觀察血管性癡呆精神癥狀與卒中位置的變化,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腦卒中史7例(28.00%)、多發(fā)性腦梗死13例 (52.00%)高于對照組腦卒中史0例(0.00%)、多發(fā)性腦梗死8例(20.00%),但腦白質病變3例(12.00%)低于對照組26例(65.00%)(P<0.05)。研究組在各個部位病灶情況中額葉9例(36.00%)、顳葉8例(32.00%)、基底節(jié)9例(36.00%)、枕葉8例(32.00%)、丘腦7例(28.00%)、頂葉7例(28.00%)均高于對照組(P<0.05)?;颊咴诔霈F神經癥狀后,會增加卒中多個位置的發(fā)生率,呈正相關(P<0.05)。這與徐國良等學者[9]在相關研究中提出,血管性癡呆合并精神癥狀的患者,其病灶情況中額葉40.00%、顳葉30.14%、基底節(jié)33.54%、枕葉30.00%、丘腦25.33%、頂葉21.55%,高于單純血管癡呆性患者,與該文所得結論相近,由此能夠看出精神癥狀患者與合并血管癡呆之間是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臨床可通過卒中位置,檢測患者是否出現精神癥狀。由于腦梗死并發(fā)部位不同,患者在出現血管性癡呆的幾率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尤其是額葉、頂葉等重要部位。其中大腦前冬眠主要公用語言與思維能力,患者在出現精神障礙后,會直接影響大腦皮質下結構,增加了相關精神癥狀[10-11]。而后循環(huán)系統主要供應海馬區(qū),參與了患者記憶情況,在病變后會出現明顯的記憶障礙,發(fā)生后循環(huán)動脈閉塞[12]。因此對于血管性癡呆合并精神癥狀的患者,其腦部與單純血管性癡呆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因此患者記憶、認知發(fā)生一定變化[13-14]。
綜上所述,對于腦卒中患者,在出現血管性癡呆的精神癥狀后,其卒中位置也出現一定增多,影響患者治療效果,降低患者預后效果;因此可通過該次研究,加大對這類患者的檢測,有利于患者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