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義
太陽快落了,阿富汗古老的沙漠里,一個父親拉著車,車上坐著小女兒帕麗,旁邊走著大兒子阿卜杜拉。一片鷹隼的羽毛落下來,阿卜杜拉追過去,撿起來,獻寶一樣獻給妹妹。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為討妹妹喜歡,他脫下鞋子換來一根孔雀羽毛,自己光腳回來,到家時腳已經磨破了。
從喀布爾回來時帕麗已經不在,她被賣給一個富有但不能生育的家庭。父親需要錢。有錢才能取暖。這年冬天他們熱騰騰地燒起柴火,而阿卜杜拉看著那根孔雀羽毛,第一次感到一種永久的、不明確的失去。
這是阿富汗小說家卡勒德·胡賽尼新作《群山回唱》中的一幕,靈感來自2007年,胡賽尼作為聯(lián)合國親善大使回到故鄉(xiāng)阿富汗時看到的貧困農民的生活狀態(tài)。
和前兩本書《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一樣,《群山回唱》同樣是充滿了阿富汗民族風情,同時又與家庭、倫理、愛與背叛等普世價值密切相關的作品。作為一個跨文化作家,胡賽尼如何看待“民族”與“世界”,這或許是最耐人尋味的一點。
寫《群山回唱》時,胡賽尼正在美國舊金山家中。和每天一樣,他早起,送孩子上學,然后騎會兒車,沖上咖啡,打開電腦,拉好百葉窗,從早晨8點寫到下午2點。
12歲離開阿富汗,15歲移民美國,如今他是全世界最出名的阿富汗人,也是個相當富有的流亡者。百萬資產、一套舊金山海灣帶草坪的房子,這個世界級暢銷書作家靠寫作過上了美好生活,新書以每周41個城市的速度巡回宣傳,像搖滾歌手推出專輯。
只是對胡賽尼來說,這成功中卻多少混合著尷尬和茫然。他以美國公民的身份生活,卻保留著阿富汗的生活方式,不刮臉,一臉絡腮胡子,連鼠標墊都是一小塊阿富汗地毯做成的。但他又無法用母語寫作,他坦言自己已經很久不讀波斯文,卻練就了一口流利英語,無論語感、措辭還是節(jié)奏,都像一個地道的美國人。
但他對美國仍然陌生,尤其在涉及故鄉(xiāng)的時候。美國人眼里,阿富汗是一個除了胡子和槍之外一無所有的民族,而在胡賽尼眼里一切不是這樣。12歲之前,阿富汗還處在一片祥和之中,家中的門可以兩周不鎖,他沒有聽過一起槍擊案,更不用說謀殺一類的事情。在這個古老的國度里,詩歌幾乎是全國性的,哪怕是一個普通農民,都可以大段背誦詩歌。他記憶中的阿寓汗是一個詩意的民族,愛、原則、倫理、仇恨,一切都非常清晰。
生活是無奈的,這點胡賽尼從15歲起就體會到了。1979年,為躲避蘇聯(lián)入侵后對知識分子的迫害,身為外交官的父親帶著胡賽尼飛往美國。事情來得很突然,除了衣物什么都沒帶走,一切和喀布爾有關的東西從此從胡賽尼生命里消失。父親不再是外交官,迫于生計,他成了裝配生產線上的一名工人,而母親也由女校長變?yōu)榈つ崴共蛷d女服務員。比起其他美國孩子,15歲的胡賽尼顯得格格不入,他和他們長得不一樣,膚色不一樣,語言不一樣,背井離鄉(xiāng),倉皇出逃,羞恥戒備的心理下,他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講英語。
從優(yōu)越的生活落入困頓,胡賽尼也放棄了對寫作的愛好,轉而學醫(yī)。如果“9·11”沒有發(fā)生,胡賽尼可能現(xiàn)在還是一名全職醫(yī)生,夜里寫作,白天出診,在主流社會之外過著普通小市民的生活。
1999年,胡賽尼讀到一條關于塔利班組織禁止民眾放風箏的新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當時,“追風箏”是胡賽尼在喀布爾最喜歡的游戲。在妻子的鼓勵下,胡賽尼開始寫《追風箏的人》,這是一個關于友情、背叛、救贖與成長的動人故事。他每天從凌晨4點半寫到早晨8點,接著去醫(yī)院工作一整天。在他完成這個以阿富汗為背景的“小眾”故事后,“9·11”突然發(fā)生,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轟然倒下,阿富汗這片對美國人而言原本遙不可及的陌生的土地,瞬間變成了全民矚目的焦點。
這種關注引起了胡賽尼復雜的情緒。一方面,他不想把“9·11”當做噱頭,趁此來炒作自己的小說;另一方面,他深知此刻全世界對阿富汗的印象都陷入了極端,而他已完成的書稿恰能幫助人們理解故鄉(xiāng)的另一面。他突然對寫下的字有種莫名其妙的厭惡,多虧了妻子的極力勸說,他才猶猶豫豫寄出書稿。而這本書既改變了他的人生,也的確成為“后9·11時代”人們重新看待阿富汗的一個標本。
胡賽尼的書,給人們提供了在“塔利班”之外關于阿富汗更豐富的想象。盡管他的書中充滿了欲罷不能的殘酷——《追風箏的人》里,他寫到哈扎拉族群受到的歧視,男童遭遇的性侵;《燦爛千陽》里,他寫到父權社會婦女承受的苦難和家暴;《群山回唱》關涉兄弟、姐妹之間彼此的背叛——但,其中的勤勉、隱忍、深沉的救贖感,令人動容。
尷尬的是,生活在阿富汗的人們對胡賽尼的成功很有情緒:“我們當然很驕傲,但他消費了我們的恥辱?!边@是最典型的反應,也有人說:“他在這個國家生活的時間連三十年都不到,他究竟能了解到什么?”
“寫作這些有時會讓我覺得自己的行為令人生厭?!焙惸崽孤实爻姓J,“通過寫長時間在阿富汗忍受疾苦的人們來換得自己的成功,這使我常常有虧欠之感。寫作成了一種偷竊行為,你將別人的經歷和故事為己所用?!?/p>
2010年9月,胡賽尼再一次重回阿富汗,那里的情況比之前更糟了,人們回到故土,無處可去,沒有水、沒有屋頂、沒有冬衣。他們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們讓胡賽尼成了知名作家,而他們正活在苦難里。從阿富汗飛回美國的途中,胡賽尼害怕自己這趟旅程一事無成,一到家他就開始和妻子討論:怎么才能把寫作賺來的錢用來幫助阿富汗的婦女和兒童。
在負罪感驅動下,胡賽尼成立了“卡勒德·胡賽尼基金會”。迄今為止,基金會已經為超過2000人提供了359處庇護所,為年輕女士提供了獎學金項目,為成年女性提供了掃盲教育,幫助引導混跡街頭的孩子回到學校,并設立了啟蒙教育中心,幫助底層手工業(yè)童工。“這個基金會,本質上是我將自己難以置信的好運氣,延伸到曾經為我的寫作提供幫助的故事親歷者們身上的方式?!?/p>
胡賽尼欣慰于這兩年阿富汗婦女死亡率、嬰幼兒死亡率都呈現(xiàn)了大幅的下降,1200萬阿富汗民眾成為了手機用戶,大多數(shù)女孩已經能進學校了。但他仍然不會帶自己的孩子回阿富汗,因為“不安全”。
連他自己都越來越少重返故鄉(xiāng)?;蛟S,只有童年的記憶,才是他真正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