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考上大學跪謝父母”的視頻迅速在全網傳播,網友起初十分感動,但很快有人注意到,在其他幾個視頻中,這個女孩“跪謝”的“父親”各不相同:有的是拾荒者,有的是建筑工,還有的是躺在床上的植物人。
“姑娘,你到底有幾個爸爸?”近日,一個“女孩考上大學跪謝父母”的視頻在網上引發(fā)熱議。
在視頻中,穿著校服的女孩哭著奔向一個戴著安全帽的男子,一邊說“爸爸,我考上了”,一邊跪地痛哭。再配上“百善孝為先”的文案和煽情的音樂,感動不少網友。
然而,網友們之后發(fā)現(xiàn),在其他幾個視頻中,這個女孩“跪謝”的“父親”各不相同:有的是拾荒者,有的是建筑工,還有的是躺在床上的植物人。網友們不禁問:“姑娘,你到底有幾個爸爸?”
隨后,視頻拍攝者承認這些視頻都不是真實的?!拔覐膩砭蜎]說過我的段子是真實的。我這個本來就是一個正能量的段子,想讓小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讓他們感恩父母,我有錯嗎?”
目前,這個拍攝者的有關視頻已經下架。平臺以違規(guī)為由,對其賬號限流10天。
公眾感情被消費
不得不說,這類視頻確實懂得受眾心理。在短視頻平臺上,感恩父母等正能量視頻是最受歡迎的類型。對于自媒體來說,這些視頻能引發(fā)討論,帶來更多流量。
近年來,各類假新聞層出不窮,前些年有“清潔工中暑,小女孩撐傘”“流浪漢離家9年回鄉(xiāng)獲700萬土地補償”,最近有“安徽大爺無健康碼徒步千里”“孝感私家車數月無人認領,車主抗疫去世”等。這些假新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利用編造或半真半假的信息來挑起公眾的情緒。
這些視頻不是出于呈現(xiàn)事實,而是迎合部分人的需求,傳遞的內容難免偏頗,或者只是加深某些刻板印象。
“女孩考上大學跪謝父母”的視頻是一樣的套路。視頻中沒有明顯標識,很多人看了都以為是真人真事,付出了真實的感情,然而最終被欺騙了。
正能量不應被編造成一門生意
事件發(fā)生后,曾在微博上揭露此事的江蘇網警評價道:“希望大家能傳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編造吸引毒流量?!边@番話簡明扼要地切中了此事的要害。
如果正能量都靠編造的話,那么以后假的正能量越來越多,誰還去相信真的正能量。長期消費公眾感情,最終將動搖社會信任。
其實,傳播正能量并沒什么錯,但也應該守住真實的界限。一些網絡主播拍攝的視頻之所以能感染很多人,是因為他們的真實經歷和樂觀的態(tài)度。正能量應該促人積極向上,而不是被編造成一門生意。
對此,平臺還應負起管理責任,對視頻的真實性進行明確標注,依照社區(qū)公約對涉事者加以處理。觀眾也應抵制這種做法,從而讓人無法再打著“正能量”的旗號,賺取“毒流量”。(中國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