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新
一、旱田
(一)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農(nóng)作物播種后田間積水嚴重,種子會進行長時間的無氧呼吸,產(chǎn)生甲醛、硫化氫等有毒物質(zhì),種子腐爛變臭,不能出苗。土壤水分過多,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礦化度過高,會加重土壤的鹽堿化和沼澤化,嚴重制約著農(nóng)作物的生長。作物生長期田間長期積水,使作物在無氧狀態(tài)下呼吸,造成嚴重減產(chǎn),甚至死亡。玉米雨后積水倒伏,在高溫狀態(tài)下會出現(xiàn)燙傷,對植株較低的玉米田應及時排水并將倒伏的苗木及時扶立,培土壓實,恢復根系生長。對于植株過高且已授粉,或莖稈折斷較多的玉米田塊,不要進行扶立,以免使根系受到傷害,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
(二)加強中耕
雨后天氣放晴后,要進行中耕,有條件的要用機械進行中耕。中耕有除草、提高地溫、散墑、放寒的作用,可以促進農(nóng)作物生長發(fā)育。
(三)及時防治病蟲害
排水后,應及時關注當?shù)剞r(nóng)業(yè)部門的預測預報與田間病情、蟲情。有些病害雨后加重,往往幾天便可傳播流行整個田塊。針對玉米病蟲害,可采用玉米螟生物防治措施,在田間放赤眼蜂進行防治或噴施蘇云金桿菌防治,成本小、效果佳;玉米黏蟲可采用菊酯類農(nóng)藥防治;玉米大斑病、大豆灰斑病及霜霉病可采用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防治;大豆蚜蟲可用吡蟲啉、啶蟲脒類藥劑防治。在玉米生長中后期使用拜耳公司的安泰生+拿敵穩(wěn)+穩(wěn)騰進行預防和治療病害,使莖稈粗壯,增強抗倒伏能力,為農(nóng)作物高產(chǎn)打下基礎。
(四)加強后期田間管理
受災的地塊,要將雜草、病葉、底部老葉一并去除,增強通風透光性,也可將玉米棒外皮剝掉,促進玉米脫水,提高成熟度。
(五)災后改種
農(nóng)作物遭受冰雹災害性天氣后,要適當改種,對于受災后的大豆,仍有生長點、腋芽或莖稈有節(jié)的地塊不進行改種,要加強水肥管理,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對于生長點死亡或莖稈只剩下真葉和第一復葉節(jié)的要毀掉改種秋菜,改種時要考慮上茬除草劑對下茬作物是否會產(chǎn)生影響。
(六)加強田間管理
災害性天氣后,對危害較輕的作物如玉米、棉花要加強田間管理,進行中耕松土,提高地溫,促進根部正常生理活動,及時追施硝基肥和尿素等速效氮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以恢復植株生長。
(七)及時搶收,提高品質(zhì)
對于已進入成熟期的農(nóng)作物,災害性天氣后要及時搶收晾曬,有條件的可進行烘干。受倒伏影響的田塊,小麥籽粒的質(zhì)量與未倒伏的小麥籽粒質(zhì)量存在差異,要采取分類收割和分類晾曬,分批出售,避免好次摻兌出售,影響小麥籽粒品質(zhì),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
二、水田
(一)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雨后及時排除積水并對葉片進行沖洗,受災地塊進行1~2 d的晾曬,以降低土壤過多水分,改善土壤通透性,盡快恢復根系生理活動。清水沖洗葉片上的泥漿可以有效促進光合作用。
(二)增強通風透光能力
苗期雨后要及時疏苗和間苗,生長期應去除病葉老葉和雜草,增強通風透光性,降低感病概率。
(三)追肥補養(yǎng),恢復根系活力
待受災田塊的農(nóng)作物葉尖恢復吐水能力后,根據(jù)測土配方施肥原則,合理追施有機肥和化肥,也可噴灑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和蕓苔素等,促進光合作用,調(diào)節(jié)農(nóng)作物生長。孕穗期可追施速效肥,在植株恢復生長后,以施農(nóng)家肥為主,并配施適量化肥。干旱時,結合施肥進行灌溉。
(四)及時噴藥預防病害
災后應及時噴施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每隔15 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水稻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可用20%葉枯寧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0%噻菌銅懸浮劑600~800倍液防治白葉枯病。對于稻瘟病,則可選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40%稻瘟靈乳油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
(五)及時排澇
蔬菜種植要在播種期留出排水溝,溫室蔬菜可在大棚前面挖一條寬約50 cm、深約30 cm的大溝,雨后好讓大棚棚面上流下的水隨時流走。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水淹降低蔬菜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陸地蔬菜宜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田塊,定植采用高壟種植和高畦種植,定植后以壯根壯秧為主。
(六)清洗葉片
災后菜田能進人時應使用低濃度的殺菌劑兌多量水,對葉片進行噴洗,達到增強光合作用和防治病蟲害的效果。
(七)災后改種
受災嚴重絕收的田塊,可在災后進行搶墑改種,以葉菜類為主,葉菜類一般生育期短,短時間內(nèi)即可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
(八)災后搭架加固
對于倒伏的植株要采取搭架進行加固,并進行根外施肥,以保證后期產(chǎn)量。
(九)人工授粉
陸地種植的西瓜、南瓜往往雨水會將花粉沖刷掉,可采取人工授粉的措施提高坐果率。
(十)去除病殘枝、枯葉、病果和雜草
災后要及時除去有病的植株,防止侵染其他植株,可在健康的植株上留芽2~3個,作為結果新蔓,并適當去除老葉殘葉、病果和雜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
(十一)加強肥水管理
災后適當追施速效氮肥,補施磷肥、鉀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適當進行根外追肥和葉片噴肥,葉面噴肥可使植株健壯并效提高作物抗病能力,葉片追肥可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噴灑。
(十二)加強病害防控
病蟲害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災后蔬菜傷口較多,長勢減弱,抗病能力降低,是侵染病害的高發(fā)期,可用中生菌素噴霧防治蔬菜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用多菌靈防治菌核病等真菌性病害。高溫高濕易導致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發(fā)生,要及時選用藥劑防治。如霜霉病可用72.5%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疫病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則可用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