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遣詞造句是組成一篇習作的基本要素,也是表情達意的基本載體,如果不能積累足夠的詞語,在習作中學生往往難以準確運用已學的詞語表情達意。究其原因,既有閱讀量的匱乏,也有運用詞語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讓學生在習作中運用已有的詞匯正確地表情達意,是語用范疇所要突破的難點之一。
一、閱讀積累,博學廣聞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yīng)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情感,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文的積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被诖?,閱讀是拓寬和豐富學生詞匯量的最佳途徑。
(一)書海拾貝,挖掘詞匯廣度
1.繪本引導,圖文并茂?!缎抡n程標準》的一年級推薦讀物目錄中,繪本占了近三分之二。低年級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通過“采蜜本”之類的收集方式,從繪本中積累詞語,日積月累,詞匯量多了,就能夠向讀本過渡,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2.各科推薦,博采眾長。作為中高段的教師,需要為學生建立持之以恒的閱讀制度和引導策略。無論做什么事總有倦怠期,教師可以根據(jù)各科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及時推薦相關(guān)的書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為習作教學積累豐富的素材。比如,科學教師可以推薦《神奇校車》等科普類書籍,讓學生了解地質(zhì)的變化、海洋的形成、動物的生活習性等,從而對“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詞匯的理解更為形象生動;數(shù)學教師可以推薦《數(shù)學魔術(shù)師》,讓學生在數(shù)字的王國里遨游,收集“勾股”“圓周率”等定義詞匯,并在生動的故事中得到詮釋。
3.書香班級,浸染墨香。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班級圖書角的閱讀功能,并呈現(xiàn)出閱讀效果呢?以此為思路,在低年級的教室中建立與之相呼應(yīng)的展示窗,進行閱讀成果展示,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詞語的收集與運用。如布置“百花齊放”展示窗,為學生展示所收集詞語提供一席之地。將墻壁裝扮成九朵花的形狀,九個小組各占一朵,一朵中有五個花瓣,每個花瓣是一位成員的領(lǐng)地。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將自己每天收集的詞語用便利貼粘貼在自己的花瓣上,一個星期后重新開出新的花瓣。這樣,既達到了詞語收集反饋的目的,也用學生的成果裝扮了教室。課間,學生站在“鮮花”下,既欣賞了美景,又汲取了知識的“甘露”,可謂一舉多得。
(二)視聽享受,拉伸詞匯寬度
為了避免生搬硬套的字詞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睡前聽故事的習慣。有一個學生剛讀小學一年級,他每天從學校學到的詞匯量不多,但是睡覺前的10分鐘故事時間,卻大大地豐富了他的詞匯量。諸如熟能生巧、百發(fā)百中、上氣不接下氣等詞語總是會不經(jīng)意間從他的口中冒出來,雖然有時會牛頭不對馬嘴,但是由此可見,他已經(jīng)在無意識間在大腦中積累了豐富的詞語。
積累的詞語越多,越不會出現(xiàn)“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窘?jīng)r,反而越來越能得心應(yīng)手,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即使是極其平凡的語言文字,也能在作者的筆下熠熠生輝。
二、入情入境,厚積薄發(fā)
語言文字的積累,最終要體現(xiàn)在表情達意的語用層面。
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近義詞、反義詞、同音字、褒義詞、貶義詞等不勝枚舉。如果想要文從字順地表情達意,則需要在理解詞語意思的基礎(chǔ)上,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區(qū)別運用。如學習《窮人》一文時,在理解窮人的“窮”時,學生一致認為“菜只有魚”一句體現(xiàn)了窮人的窮。而關(guān)鍵的詞就在于“只有”。學生對于這個詞語所透露的信息把握是十分準確的。因為“只有”在字典中的意思是:1.表示必要的條件,和“才”相連,起關(guān)聯(lián)詞作用;2.唯有,僅有,是唯一的意思。因此,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區(qū)分并感受到詞語所帶來的情感信息,得知漁夫一家魚是唯一的菜,除此之外別無其他,由此可見漁夫家的貧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苦吟詩人賈島的名句,詮釋了詞語表達語境的最佳效果?!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我們應(yīng)該在不斷積累詞語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這不僅是咬文嚼字,更是對祖國語言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