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聊起今天的話題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位我們身邊經(jīng)常可以見到的“郝仁”女士。周圍所有人對她的評價都一致為“她真是個老好人”。
盡管郝仁女士每天都是樂呵呵的,但她也總有許多困惑的瞬間,比如說——
學生時代的郝仁:早上來到教室,同學急匆匆跑過來要“借鑒一下”自己的作業(yè);午飯時間,自己用餐完畢準備午休,卻突然被社團安排了本不屬于自己的工作;傍晚,結束了一天課程打算去超市買點日用品,卻被室友邀請一起逛街……
工作中的郝仁:有同事完不成工作會說“郝仁,你幫幫我唄,你看你還沒結婚,我回家要奶孩子、給老公和婆婆做飯,真的忙不過來,求你啦”;偶爾下樓拿快遞,原本拿自己的東西就很吃力了,卻又收到了同事請求代拿的微信;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家,準備洗漱就寢時,小姐妹卻因為失戀打電話來找自己熬夜長談,小姐妹說累了要休息,自己卻失眠了……
人到中年的郝仁:“媽,你要不提早退休吧,別干了,幫我?guī)Ш⒆?,我給你‘發(fā)工資,保姆我真的信不過?!薄@是女兒的來電;“郝大姐,我們小區(qū)需要個聯(lián)絡員幫助居委會給居民傳達信息,你熱心,你來做吧?!薄@是居委會主任的請求……
像上述這樣的情況幾乎每一天都在郝仁的生活中上演,而每次郝仁雖然心里會嘀咕一下,可最終還是會選擇微笑著點頭:“好呀!”
那么,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像郝女士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好人”呢?因為珍惜朋友、愛護子女、尊敬同事,更因為害怕得罪別人或是其他原因而不懂得如何拒絕。其實,這一類性格的人大多都屬于“討好型人格”,也有人稱它為“取悅癥”,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心理狀態(tài)。建議這類人要學會適當?shù)木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以下是“討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征,看看你中了幾條?
1.別人拒絕你時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你拒絕別人時卻時常感覺自己對不起對方。
2.幫別人忙時小心謹慎,覺得認真是理所當然;自己卻很少開口提要求,擔心麻煩到別人。
3.和大家在一起時總是主動去找話題或是迎合著別人說話,以避免冷場;在微信上聊天,也習慣自己的消息墊底。
4.總是斟酌自己的表情言辭,害怕說錯話。
5.不敢表露出負面情緒,怕自己的負能量影響到別人。
6.極度敏感,害怕得罪其他人,每次評論和回復消息都要考慮好久,總怕錯會了朋友的意思而反復確認。
7.怕打擾別人,怕別人覺得自己很矯情、很煩,聊天經(jīng)常撤回,朋友圈經(jīng)常秒刪。
滿足以上7條中的4條,基本上就可以認定你具有“討好型人格”的性格潛質(zhì)。
取悅癥是很難界定的心理障礙,并不是精神病學上的正式診斷?;颊哂幸恍娖茸约喝傆趧e人的行為模式,但跟強迫癥不一樣,也不屬于人格障礙,反而有點類似成癮的表現(xiàn)。他們的內(nèi)心并不快樂,雖然知道一味取悅、遷就別人是不好的,但依然克服不了自己扭曲的認知以及行為模式——擔心發(fā)生沖突得罪別人,就用取悅、遷就的方式換取別人的好感,這往往是在幼年逐漸形成的。
那么,究竟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老好人”心理呢?心理學家認為,一般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你認為所有人都喜歡你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具體來說,很多“老好人”都存在一個不合理的信念,認為衡量自身價值的依據(jù)就在于是否能夠得到他人的喜愛,而得到他人喜愛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為別人做更多的事情。在這樣的信念下,他們需要贏得每一個人的喜歡,這也讓自己長期處在對否定的高度敏感中。
第二,你對他人的認可“上癮”了。有一些人會將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建立在他人的印象上,于是過度關注他人的行為需求,甚至被取悅他人的需求控制了,為了始終保持留給他人好印象,要求自己不能表現(xiàn)出不滿和憤怒。
第三,你非常地畏懼沖突和矛盾。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沖突避免”,通俗地說就是在人際關系中盡可能去避免發(fā)生拒絕、拋棄、對抗、不認可,因此常常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皼_突避免”也是“老好人”固有的行為模式之一。這類人常常內(nèi)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多半在早年的親密關系中受過創(chuàng)傷。
最后,你可能被“盲目的善良”沖昏了頭腦?!袄虾萌恕背3驗樽约旱纳屏嫉玫搅硕虝盒缘纳踔羷e有用心的贊美,而更加堅定地成為“老好人”。
“討好型人格”者看似很受他人歡迎,但卻會產(chǎn)生很多問題:一是自己身心受折磨;二是當你把對別人好當成了習慣,任人予取予求,對方會認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一旦你不能滿足他愈來愈多的要求,生出罅隙幾乎是很難避免的,你因此感受到的痛苦、委屈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取悅癥患者要積極尋求轉變性格的方法。
首先,你要明白,拒絕是自己的權利。當你努力迎合他人需求的時候,自己的需求是不被看到的,而這個需求就是“我不想做,我不喜歡做”,試著去覺察自己的需求,這是很重要的。
第二,設置自己的邊界。我們要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而不是一個無底線的“老好人”,當事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可以嘗試表達出自己的難處,進行拒絕,而不是勉強而為,如此才能為自己儲存更多助人的力量。
第三,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拒絕方式。很多不會拒絕的人并不是沒有拒絕的心,而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拒絕方式。當我們明白了自身的需求后,就需要采用一些方式去守護自己的界限。比如,有些人選擇直截了當?shù)木芙^,有的人需要用一段時間來拒絕他人,也有些人喜歡用開玩笑的方式拒絕。找到自己的方式有時候沒有那么快,你可以慢慢來,但是記住,你的每一次嘗試,都會讓你更加認識、了解自己。
最后,你還需要掌握一些拒絕的小技巧。比如,當別人提出請求時,有時候并不需要馬上回應,你可以趁勢跟對方說:我現(xiàn)在不太確定,晚點回復你。面對他人強烈的請求,你可以同情對方的心情,并表示理解:我知道你的處境很困難,心情一定很不好,我也很為你擔心。然后告訴對方:但我的能力有限,幫不到你,不如我們一起想想其他辦法。也可采用三明治拒絕法,這種方式是指委婉地表達出自己的拒絕。舉個例子,朋友邀請你去他的聚會,但是你有工作安排,你可以首先表達自己的感激:你能邀請我,我真的是很開心。接著你可以說出自己無法赴約的理由:但是不好意思,由于我有工作安排,這次我真的去不了。最后給予對方祝福:下次我們再好好聚,玩得開心哦!
日本作家太宰治說:“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钡聡軐W家康德說:“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泵つ康纳屏?,并不一定能帶給你快樂,反而,還有可能帶來壓力和煩惱。人想活出自己的價值,就要先學會拒絕。適當?shù)木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希望擁有相似情況的“郝仁”們都能走出怪圈,學會拒絕,擁有高效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