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潛
位于浙江桐廬富春山麓的嚴子陵釣臺
風蒲獵獵弄輕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
(《宋詩鈔初集》)
這是一首清新的小詩。題為“臨平道中”,所寫即“道中”所見。前二句,是近見;后二句,是遠見?!矮C獵”,既擬風聲,又擬風中物態(tài)。此處應該側(cè)重指小風中的蒲草一列列忽而正忽而斜的樣子。試想,能將蒲草吹得發(fā)出聲響的風,該是大風,而大風中的蒲草,便不會有“輕柔”之態(tài),當然也就不會有“欲立蜻蜓”一說,因為蜻蜓都被大風吹走了。
有人理解,“弄輕柔”與“欲立蜻蜓”皆是指荷花,而非指蒲草。這樣理解倒也不能算錯,只是與末尾的“藕花無數(shù)”重復了,一共四句詩,三句皆寫荷花,似有贅述之嫌。何況荷花葉大朵大,縱有些許風擾,立個蜻蜓想必不至于“不自由”,唯有風中蒲草纖纖翩翩,起伏搖擺,蜻蜒才不能穩(wěn)穩(wěn)地立足于上,才會忽上忽下翻飛不定,是為“不自由”。
再者,無論詩人也好,讀者也罷,唯有經(jīng)過這“欲立蜻蜓不自由”的活潑的風蒲小景,一邊行一邊移動視線,方可見“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的大景,方有驚喜之感、震撼之感。“滿”,一作“亂”。我覺得用“甜字似乎更好?!皾M”,只有廣袤盛大之覺;“亂”,則既見荷花開得繁,開得熱鬧,又見風的淘劣,結(jié)構(gòu)上則與“風蒲”前后呼應。總之,此詩遣詞之樸,摹物之妙,非尋常詩人所能及,難怪很多人喜歡。
道潛,一說是吳人,一說是杭州人;一說俗姓王,一說俗姓何。據(jù)聞,他少壯時亦曾胸懷抱負,亦曾發(fā)奮讀書,亦曾希望建功立業(yè),后不知何故,出家做了僧人。身為僧人,在佛法上無大的建樹,但以詩文聞名。蘇軾曾贊其“詩句清絕,可與林逋相上下”。蘇轍曾贊其詩“無一點蔬筍氣,其體制絕似儲光羲,非近世詩僧所能比也”。余下如陳師道、吳可、韓駒,都曾稱贊過他。除了這首《臨平道中》,我還讀過道潛的其他詩,如《東園》:“曲渚回塘孰與期,杖藜終日自忘歸。隔林仿佛聞機杼,應有人家在翠微?!庇秩纭肚锝罚骸俺嗳~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數(shù)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倍际遣诲e的好詩。不過,道潛的聞名,還是緣于《臨平道中》,亦緣于蘇軾。
宋人朱弁在《續(xù)骫骳說》里講:道潛這首《臨平道中》,“東坡一見,為寫而刻諸石”。宋人魏慶之《詩人玉屑》中則說:“東坡赴官錢塘,過而見之(道潛此詩),大稱賞。已而相尋于西湖,一見如舊相識?!弊源?,蘇軾與道潛成了好友。蘇軾在徐州時,二人曾一起月游百步洪,一起登徐州黃樓,一起游覽名勝古跡。蘇軾罷徐州任赴湖州時,二人又一起游惠山,游松江。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黃州,道潛一度抵黃州,與蘇軾同起居達半年之久,又曾同訪定慧院,訪何氏竹園。后蘇軾量移汝州,道潛不忍別,一路送至江州,方才離開。元祐四年,蘇軾知杭州,恰道潛在杭州,二人又聚在一起,游湖訪寺,以詩唱和。再后來,蘇軾知潁州,就此與道潛相別,此后多年,雖音書不斷,卻再未有會晤的記載。直至蘇軾再度貶謫惠州,道潛欲往惠州相訪,在蘇軾的極力勸阻下,終未成行。不過,這期間,道潛書問頻繁,給予了蘇軾精神上極大的幫助與安慰。蘇軾被貶儋州時,道潛亦因度牒冒名一事被下獄兩年。
蘇軾辭世,道潛曾親往墓地瞻拜,此后離開中原,歸老杭州。一個文人,一個僧人,因為一首詩相識,并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