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中職藥物學基礎課程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問題,以“青霉素類抗生素”教學為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按照“課前準備—情景導入—講授新課—分組討論—分析應用—反饋檢測—歸納總結”等步驟實施教學,分析教學效果,提出教學建議: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熟悉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教學平臺、嚴格管理課堂手機的使用、推進線上線下資源建設、搭建校園網(wǎng)絡平臺、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關鍵詞】中職學校 藥物學基礎課程 信息化教學設計 實施 青霉素類抗生素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4B-0064-03
隨著《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不斷推進,課程層面的診斷與改進工作也得到了全面開展。筆者對中職藥物學基礎課程進行教學診改,探索將信息化技術融入該課程教學,實施信息化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一、中職藥物學基礎課程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問題
藥物學基礎是中職護理、助產(chǎn)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藥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應和用藥注意事項等。課程涵蓋的知識點多且分散,內容十分抽象,更新快,學習難度大。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整個教學活動,多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習資源匱乏,學習目標不明確,課堂教學枯燥、低效。學生理解能力弱,上課注意力容易轉移,經(jīng)常玩手機,缺乏臨床用藥知識,缺乏學習主動性,課堂參與度不高,易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欠佳。
二、中職藥物學基礎信息化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以藥物學基礎課程中“青霉素類抗生素”一節(jié)為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設定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有步驟實施教學。
(一)設定教學目標
結合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教學標準、百色市民族衛(wèi)生學校護理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分析醫(yī)院護理崗位領域所需知識、能力、素質,確定知識、能力、素質等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熟悉青霉素的抗菌機制,能夠正確敘述青霉素的抗菌譜、臨床用途、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2.能力目標:學會如何預防和處理青霉素引起的過敏性休克。
3.素質目標:愛崗敬業(yè),學會關心、愛護、尊重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素質和科學嚴謹?shù)墓ぷ髯黠L。
(二)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jù)藥物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好奇心強、記憶力好、性格活躍、有一定表現(xiàn)欲、樂于進行游戲式學習的特點,筆者采取以下教學策略:課前,發(fā)送學習指南,利用動畫演示、微課視頻及學習通平臺等資源,引導學生借助手機進行課前學習,適當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等;課中,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并通過案例教學,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分析結果,教師答疑解惑;課后,師生進行多元評價等。
(三)教學實施過程
1.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視頻(青霉素的抗菌機制、青霉素過敏引起的呼吸道痙攣電視片段等)、微課(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措施),編寫案例(青霉素的應用)、學習指南等,并上傳至超星學習通平臺。學生下載學習任務單,按任務單設置的規(guī)則進行小組游戲,在規(guī)定時間內順利完成的小組可適當加平時分,同時自由討論、反饋問題。教師在上課前發(fā)起點名簽到,檢測預習,后臺收集數(shù)據(jù),查明學生預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達到翻轉課堂的目的。
2.情景導入。教師講述一名護士私自在家為其愛人注射青霉素后導致愛人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的案例,導入主題。學生通過傾聽案例,引起對青霉素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習動機。
3.講授新課。教師以 PPT 演示介紹青霉素類抗生素的來源和性質,并用圖示法結合動畫演示法突破難點抗菌機制,重點講解抗菌譜,進而推導出臨床應用,展示青霉素的抗菌譜及應用口訣。通過采用圖示、動畫演示、講授和推導、展示口訣等多種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更具直觀性、啟發(fā)性、指導性,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建構知識體系。
4.分組討論。通過 PPT 展示案例,播放關于青霉素過敏引起的呼吸道痙攣電視片段,拋出問題:青霉素會有哪些不良反應?接著引導學生小組討論青霉素的應用案例,并派代表發(fā)言,組織學生用超星學習通對發(fā)言進行組間互評。通過討論案例及組間互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5.分析應用。教師以 PPT 展示并講解青霉素的不良反應,結合學生課前觀看的關于“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措施”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分析概括“如何搶救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患者”的步驟和方法,促使學生學會患者使用青霉素后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時如何用藥和搶救等相關專業(yè)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提高關愛患者、珍愛生命的意識。
6.反饋檢測。教師展示模擬護考題目并在超星學習通發(fā)起搶答。學生進入超星學習通進行搶答。護考模擬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強化鞏固知識,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同時,通過超星學習通網(wǎng)絡學習平臺搶答問題,以游戲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
7.歸納總結。教師總結本次課內容,梳理重點、難點。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歸納總結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教師再根據(jù)課前預習、在線測試及討論的結果,分析成績,查缺補漏,及時獲取教學的反饋情況。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歸納提煉知識,內化知識。
三、中職藥物學基礎信息化教學效果分析
(一)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把信息化技術融入教學過程,在課前適當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使教學形式和手段多樣化,學習資源豐富多樣,營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濃厚氛圍,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探索,先學后教,聚焦教學重難點。課中導學、以學定教,增加了師生互動,學生的參與度也大大提高,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后鞏固學習、能力拓展,以教導學,師生共同發(fā)展。
(二)教學評價及時高效
本次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運用超星學習通的搶答、討論、小組任務等功能對教學效果進行檢測,及時高效。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以期中和期末的紙質考試為主,過程性考核難以有效地開展,通過引入超星學習通,對學生平臺登錄次數(shù)、視頻觀看次數(shù)、視頻觀看時長、發(fā)回帖次數(shù)、提交作業(yè)情況、發(fā)表觀點是否積極、討論區(qū)發(fā)言次數(shù)、同伴互評情況、參與討論情況、課外延伸閱讀等學習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每次測試或作業(yè)結束后都可以查看正確答案和自己的成績,加強了學生學習行為的記錄考核,教師也可查看答題的正確率,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評講,形成了有效的過程性評價。
(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本次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法、情景教學法、游戲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學習目標界定清晰,更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任務驅動,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總結歸納知識,并且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也因此學會了學習。與此同時,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xié)作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即淺層的知識學習發(fā)生在課前,知識的內化則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的課堂中實現(xiàn),促進了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教學反思及建議
(一)教學反思
1.在信息化教學中,整個教學過程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扮演的是“導演”的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注重開發(fā)和挖掘學生的稟賦和潛能,重視學生自身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愛、自強、自立意識,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本次教學設計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等現(xiàn)代教學理念。
2.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對教育理論關注度不夠,多數(shù)時候尚停留在信息化工具使用的層面。且混合式教學要求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該項工作耗時長,需花費大量的精力準備教學資源,如微課制作、游戲設計、平臺交互使用等,使得信息化教學未能形成常態(tài)。因此,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加強對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信息化教學意識,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研究,從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二)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建議
1.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凇督逃畔⒒?2.0 行動計劃》的政策支撐及教學診改的背景,實施信息化混合式教學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養(yǎng),加強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和重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課堂教學進行自我診斷分析,改進教學模式。
2.熟悉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教學平臺。在實施信息化教學前要熟悉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開展混合式教學必須依托于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搭建起課程教學平臺。除了超星學習通平臺外,還有很多平臺可以使用,如雨課堂、藍墨云班課堂、MOOC、Blackboard 平臺、課堂派、SPOC 網(wǎng)絡學習平臺、微信公眾平臺、批改網(wǎng)、QQ 群等。
3.嚴格管理課堂手機的使用。學生喜歡玩網(wǎng)絡游戲,自控力又較差,因此要嚴格控制課堂手機的使用,強調課堂使用手機的紀律,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設計與推送。
4.推進線上線下資源建設。線上資源建設要突出“四化”,即資源類型多樣化、資源形態(tài)形象化、項目或任務導入趣味化、資源內容精練化。線上教學要突出“四性”,即任務性、互動性、探究性、激勵性。線下課堂教學應突出“五度”,即教學內容銜接度、教學方法恰當度、問題探究深刻度、學生參與廣泛度、教學過程完整度??己嗽u價應突出“四化”,即評價工具智能化、評價內容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
5.搭建校園網(wǎng)絡平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通過手機登錄超星學習通查看課件、視頻,完成簽到、搶答、小組討論、組間互評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課后還要上傳視頻作業(yè)。若要將混合式學習做到常態(tài)化,其間將會消耗學生較多的網(wǎng)絡移動數(shù)據(jù)流量,因此應盡量搭建校園網(wǎng)絡平臺,爭取做到校園網(wǎng)絡 WiFi 全覆蓋,方便學生使用手機進行學習。
6.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要順利開展混合式教學,教師應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如在制作 PPT 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到“四個不如”,即文不如表、表不如圖、圖不如動、動不如說,以及“三化”,即圖示化、圖表化、圖標化。微課的設計制作,內容是核心,是碎片化、體系化、縱深化的整合。在做微課多媒體課件時,有動畫的 PPT 會使內容更加活潑、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有利于引導學生思考。
【參考文獻】
[1]姚 宏,黃 剛.藥物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242.
[2]呂春平.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教學單元設計——以《藥事法規(guī)》中《藥品經(jīng)營管理》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8(6).
[3]毛 訊.藥事管理與法規(guī)信息化教學設計探討——以“藥品廣告管理”為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14).
【基金項目】2017年百色市民族衛(wèi)生學校教改課題項目“游戲教學法在中職衛(wèi)校天然藥物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BSWXJG201704)。
【作者簡介】農(nóng)玉海(1988— ),女,壯族,籍貫百色靖西,學士,講師,現(xiàn)就職于百色市民族衛(wèi)生學校,研究方向為藥學課程教學改革。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