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 王俊 張二豪 祿亞洲
摘要:采用不同濃度聚乙二醇(PEG-6000)對藏藥甘青青蘭進行浸種處理,研究不同濃度PEG-6000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待幼苗長至2葉期,轉至30% PEG-6000溶液中模擬干旱脅迫,探索幼苗的抗旱情況。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PEG-6000浸種對種子的發(fā)芽率、發(fā)芽勢、發(fā)芽指數(shù)和活力指數(shù)均呈下降趨勢,且發(fā)芽指數(shù)和活力指數(shù)與CK差異顯著,不同濃度的PEG-6000浸種對幼苗生長有促進作用。不同濃度的PEG-6000浸種后待幼苗長至2葉期時置于30% PEG-6000溶液持續(xù)水分脅迫2 d后(PT+30%)與2葉期幼苗蒸餾水持續(xù)處理2 d后(PT)相比,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趨勢,可溶性蛋白和游離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趨勢,葉綠素a含量有所增加而葉綠素b含量下降,葉綠素a/b的值增大,說明PEG-6000浸種可以提升甘青青蘭幼苗的抗旱能力。
關鍵詞:PEG-6000;甘青青蘭;種子萌發(fā)特性;生長指標;丙二醛;游離脯氨酸;葉綠素;水分脅迫;抗旱性
中圖分類號: S567.23+9.0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20)13-0168-04
收稿日期:2019-07-19
基金項目:西藏自治區(qū)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編號:XZ201901-GA-04);西藏自治區(qū)科學技術研究一般項目(編號:XZ2017ZRG-22);西藏特色農(nóng)牧資源研發(fā)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藏藥材方向)。
作者簡介:尹秀(1986—),女,河南駐馬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藥用植物分子生物學。E-mail:yinxiu111@163.com。
通信作者:祿亞洲,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藥用植物分子生物學。E-mail:luyazhou001@126.com。唇形科青蘭屬甘青青蘭(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為多年生草本[1],又稱唐古特青蘭,藏藥名“知羊格”[2],常在高山灌叢林地、松林邊緣、礫石草坡、干燥河谷兩岸生長[3-4],其味甘、苦,性寒,具有清肝熱、止血、愈瘡、干黃水等作用,用于治療肝胃熱、黃水類病、血癥、瘡口不愈等疾病[5-6],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和藏醫(yī)常用藥材。有關甘青青蘭報道較多的是對其化學成分如黃酮類[7-8]、多糖[9]、萜類[10]、揮發(fā)油[11-12]、甾類[13]等進行分析;此外,相繼出現(xiàn)甘青青蘭的形態(tài)組織[14]及顯微特征[15]方面的研究;關于甘青青蘭種子萌發(fā)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不同濃度的鹽、聚乙二醇(PEG)、赤霉素對其種子進行處理,結果發(fā)現(xiàn),不同物質對種子萌發(fā)有一定的影響作用[16-17]。
干旱是西藏西部干旱區(qū)面臨的最主要的氣象災害,也是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常見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18-19]。種子萌發(fā)是植物能夠成苗的前提,萌發(fā)期是植物整個生活史中最重要、最脆弱的階段,也是進行抗逆性研究的重要時期[20]。張艷福等認為,種子萌發(fā)和幼苗初期生長比其他生長階段更容易遭受水分和光照等環(huán)境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影響,所以常以種子萌發(fā)和幼苗初期生長階段的生長情況評價植物的抗逆性[21]。目前,PEG被較多地應用于植物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對干旱脅迫的響應、植物耐旱性評價及耐旱品種的篩選培育等相關研究[22-23],有研究表明,聚乙二醇處理對促進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提高種子活力和抗逆性有一定的作用[24]。
本試驗研究不同濃度PEG-6000浸種對甘青青蘭種子萌發(fā)和幼苗抗旱性的影響,探索干旱脅迫條件下幼苗的耐受性,為今后甘青青蘭人工種植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2018年10月于西藏農(nóng)牧學院藏藥材馴化基地(94°20′20″ E、29°40′4″ N)采集甘青青蘭種子,晾干后挑選飽滿一致的種子,2019年3月于西藏農(nóng)牧學院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室進行試驗。
1.2試驗方法
1.2.1PEG-6000預處理取出上述已挑選的種子,置于超凈工作臺中加入10% NaClO溶液中消毒 5 min,無菌水多次沖洗,無菌濾紙吸干多余的水分,將處理后的種子分成6份,每份50粒,分別用0、5%、10%、15%、20% PEG-6000溶液進行預處理,放入4 ℃冰箱中浸種24 h,其中隔3 h搖動試管,以利于通氣,每個處理3個重復。
1.2.2種子萌發(fā)試驗將預處理后的種子取出,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將每個處理的50粒種子播種于鋪有蒸餾水浸潤濾紙的培養(yǎng)皿內,放入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溫度為(20±1)℃,光照度為1 000 lx,14 h 光照、10 h黑暗。隔天加入數(shù)滴水以便浸透濾紙,盡量避免干旱。
1.2.32葉期幼苗水分脅迫試驗分別用不同濃度0、5%、10%、15%和20% PEG-6000溶液浸種24 h,待種子萌發(fā)周期結束,幼苗長至2葉期時用30% PEG-6000溶液持續(xù)處理2 d(PT+30%),對照為2葉期幼苗蒸餾水持續(xù)處理2 d(PT),2 d后取樣測定抗旱相關生理指標,每個處理3個重復。
1.3相關指標的測定
1.3.1種子萌發(fā)特性的指標從種子置床之日起觀察,初始發(fā)芽之日作為該處理發(fā)芽的開始期,連續(xù)3 d不再萌發(fā)時作為發(fā)芽結束期,記錄萌發(fā)情況及生長情況,統(tǒng)計種子的發(fā)芽率、發(fā)芽指數(shù)及活力指數(shù)等數(shù)據(jù)。
發(fā)芽率=發(fā)芽種子數(shù)量/處理種子數(shù)量×100%;
發(fā)芽勢=8 d正常發(fā)芽種子數(shù)/處理種子數(shù)×100%;
發(fā)芽指數(shù)(Gi)=∑(Gt/Dt)(Gt為t d的發(fā)芽數(shù)量,個;Dt為相應的發(fā)芽時間,d);
活力指數(shù)(Vi)=Gi×Ss(Ss為平均胚根長)。
觀察后16 d,取出幼苗,用直尺測量幼苗的苗高及根長,mm。
1.3.2生理生化指標分別用不同濃度0、5%、10%、15%、20% PEG-6000溶液浸種24 h,待種子萌發(fā)周期結束,幼苗長至2葉期時,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均放入30% PEG-6000浸透濾紙的培養(yǎng)皿中(PT+30%),對照組用等量的蒸餾水代替(PT),之后每天加約3 mL相應的處理液保持濾紙的濕潤,2 d后取樣,測定抗旱相關生理指標,3次重復。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顯色法測定丙二醛含量[23];采用磺基水楊酸法測定游離脯氨酸含量[24];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測定可溶性蛋白含量[25];采用乙醇提取比色法測定葉綠素含量[26]。
1.4數(shù)據(jù)分析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Origin 8.6繪圖,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平均數(shù)進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濃度PEG-6000預處理對甘青青蘭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將甘青青蘭種子分別用0(CK)、5%、10%、15%、20% PEG-6000溶液處理24 h后進行培養(yǎng),3 d 后開始萌發(fā)并對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表1)顯示,CK組的萌發(fā)情況較好,隨著PEG-6000濃度增大,種子發(fā)芽率、發(fā)芽勢、發(fā)芽指數(shù)等呈下降趨勢,其中10%和15%處理下差別不大,20%處理下對種子萌發(fā)影響較大,表明PEG-6000預處理對甘青青蘭種子萌發(fā)沒有促進作用,對種子萌發(fā)有輕微的抑制作用,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甘青青蘭種子對 PEG-6000 較為敏感,較高濃度的PEG處理會使植物膜脂過氧化,導致細胞膜滲漏,因而對植物的萌發(fā)、生長產(chǎn)生抑制作用。
2.2不同濃度PEG-6000預處理對甘青青蘭幼苗生長的影響
將甘青青蘭種子用不同濃度PEG-6000溶液處理后再進行培養(yǎng),由表2可見,經(jīng)PEG-6000處理后會促進幼苗生長,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長,而對
2.3PEG-6000處理對甘青青蘭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2.3.1PEG-6000處理對甘青青蘭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響由圖1可見,CK組(PT)和試驗組(PT+30%)丙二醛含量相比呈下降趨勢,其中10%、15%、20% 浸種后丙二醛含量分別降低20.71、24.04、30.75 nmol/g,分別較CK組降低2.25、2.5、3.21倍。可見,用15%、20% PEG-6000浸種后丙二醛含量降幅較大,表明15%、20% PEG-6000浸種減緩了水分脅迫條件下質膜的損傷和氧化,增強了幼苗的抗旱能力。
2.3.2PEG-6000處理對甘青青蘭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由圖2可見,與對照組(PT)相比,試驗組(PT+30%)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趨勢,15% PEG-6000浸種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0.33 μg/g,為所有浸種處理組中可溶性蛋白增幅最大的一組。由此說明,可以通過適量濃度的PEG預處理來增加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從而提高幼苗的抗?jié)B透脅迫能力。
2.3.3PEG-6000浸種對甘青青蘭幼苗游離脯氨
酸含量的影響圖3表明,與對照組(PT)相比,試驗組(PT+30%)幼苗葉片中游離脯氨酸的含量呈升高趨勢,其中15%、20%浸種處理組游離脯氨酸含量變化較大且呈極顯著差異,分別增加93.54、113.07 μg/g,表明適宜濃度的PEG-6000浸種可以提升甘青青蘭幼苗在水分脅迫下的游離脯氨酸含量,從而利于幼苗在干旱環(huán)境下吸收水分抵御逆境。
2.3.4PEG-6000浸種對甘青青蘭幼苗葉綠素含量的影響圖4顯示,與對照組(PT)相比,試驗組(PT+30%)葉綠素a含量明顯增加,而葉綠素b含量下降,且試驗組(PT+30%)葉綠素a/b的值明顯增大,且試驗組葉綠素a/b的值要明顯高于對照組。葉綠素a/b的值明顯增大是植物對逆境環(huán)境的一種防御性適應,捕光色素葉綠素b含量的降低使得植物的光捕獲減弱,活性氧產(chǎn)生量減少,酶的抑制和蛋白質的降解減少,使植物更加耐旱,說明 PEG-6000 浸種可以提升甘青青蘭幼苗的耐旱能力。
3結論與討論
PEG 脅迫能夠影響種子活力,使種子萌發(fā)受到抑制或發(fā)芽延遲[27-29]。本試驗結果表明,PEG-6000對甘青青蘭種子的萌發(fā)具有明顯的延緩和抑
制作用,表現(xiàn)為隨脅迫程度的增加,種子的萌發(fā)率、發(fā)芽勢、發(fā)芽指數(shù)均下降,但對幼苗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可能與物種本身的特性及其環(huán)境的異質性有關。
在一定脅迫條件下,植物體內生理生化特性會發(fā)生變化,如丙二醛、游離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會提高,這是植物對逆境脅迫的一種適應性的表現(xiàn),可以作為植物抗性的指標[30]。本試驗通過不同濃度 PEG-6000 處理種子,待長出幼苗后置于30% PEG-6000 溶液模擬的干旱脅迫環(huán)境下,檢測后發(fā)現(xiàn)甘青青蘭與未經(jīng)其干旱脅迫處理的相比,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30% PEG-6000溶液處理幼苗后,其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趨勢,可溶性蛋白和游離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趨勢,葉綠素a含量有所增加而葉綠素b含量下降,葉綠素a/b的值增大,說明PEG-6000浸種可以提升甘青青蘭幼苗的抗旱能力;但較高濃度PEG-6000脅迫會導致幼苗生長狀況變差甚至死亡,說明甘青青蘭的抗旱性不強。
參考文獻:
[1]李文娟,焦立響,白紅麗,等. 藏藥甘青青蘭中6種微量元素的初級形態(tài)分析[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1(1):288-290.
[2]中國科學院云南植物研究所. 中國植物志[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353.
[3]薛世萍,姜華,楊麗霞,等. 藏藥甘青青蘭的藥學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0,17(9):111-112.
[4]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青藏高原藥物圖鑒[M]. 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72:140.
[5]周雪杉,武尉杰,和靜萍,等. 藏藥甘青青蘭石油醚部位化學成分研究[J]. 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4,28(3):27-29.
[6]澤仁旺姆,于順利,尼珍. 藏藥材唐古特青蘭在西藏自治區(qū)的含布和資源量調查[J]. 西藏科技,2011(11):29-30.
[7]謝建鋒,朱林燕,孔子銘,等. 唐古特青蘭總黃酮的提取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華西藥學雜志,2015,30(4):422-424.
[8]王敏,葉菊,馬才,等. 響應面法優(yōu)化回流提取藏藥甘青青蘭總黃酮工藝[J]. 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8,24(11):36-40.
[9]慶易微,熱增才旦. 不同提取方法研究甘青青蘭中多糖含量[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26):12552-12562.
[10]李霽昕,賈忠建. 甘青青蘭化學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學報,2006,26(1):188-192.
[11]黃小平,陳仕江,張毅,等. 甘青青蘭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研究[J].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0(2):60-61.
[12]肖遠燦,謝順燕,董琦,等. 青海產(chǎn)唐古特青蘭鮮花和新鮮枝葉的精油成分分析[J]. 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5,24(3):112-114.
[13]沈杰,葉蘊華,周亞偉. 藏藥甘青青蘭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J]. 中國藥學雜志,2009,44(3):170-175.
[14]宗露,盧曉琳,馬逾英,等. 甘青青蘭的形態(tài)組織學研究[J]. 華西藥學雜志,2012,27(3):337-338.
[15]李莉,馬媛媛,馬志剛. 藏藥唐古特青蘭的顯微特征研究[J]. 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0(1):45-47.
[16]尹秀,鄧云天,羅新勇,等. 鹽脅迫和干旱脅迫對藏藥甘青青蘭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 種子,2017,36(4):17-20.
[17]郭尚磊,澤仁旺姆,尼珍.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甘青青蘭種子發(fā)芽的影響[J]. 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16(11):26-27.
[18]杜軍,楊志剛. 西藏自治區(qū)縣級氣候區(qū)劃[M]. 北京:氣象出版社,2011:2-5.
[19]楊春艷,沈渭壽,林乃峰. 西藏高原氣候變化及其差異性[J]. 干旱區(qū)地理,2014,37(2):290-298.
[20]李志萍,張文輝,崔豫川. NaCl和Na2CO3脅迫對栓皮櫟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 生態(tài)學報,2015,35(3):742-751.
[21]張艷福,姚衛(wèi)杰,郭其強,等. 干旱脅迫對砂生槐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10):45-56.
[22]馬彥軍,馬瑞,曹致中,等. PEG脅迫對胡枝子幼苗葉片生理特性的影響[J]. 中國沙漠,2012,32(6):1662-1668.
[23]齊淑艷,段繼鵬,郭婷婷,等. 入侵植物牛膝菊種子萌發(fā)對PEG模擬干旱脅迫的響應[J]. 生態(tài)學雜志,2014,33(5):1190-1194.
[24]于軍,焦培培. 聚乙二醇(PEG6000)模擬干旱脅迫抑制矮沙冬青種子的萌發(fā)[J].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0,29(2):355-360.
[25]李振基,宋愛琴. 聚乙二醇(PEG)模擬水分脅迫對木荷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 福建林業(yè)科技,2007,34(4):1-3.
[26]Atree S M,F(xiàn)owke L C. Embryogeny of gymnosperms:advances in synthetic seed technology of conifers[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3,35(1):1-35.
[27]魚小軍,師尚禮,龍瑞軍,等. 生態(tài)條件對種子萌發(fā)影響研究進展[J]. 草業(yè)科學,2006,23(10):44-49.
[28]邊才苗. 木荷種子萌發(fā)及對干旱脅迫的響應[J]. 福建林業(yè)科技,2005,32(3):112-115.
[29]張立軍,樊金娟,阮燕曄,等. 聚乙二醇在植物滲透脅迫生理研究中的應用[J]. 植物生理學通訊,2004,40(3):361-364.
[30]顏華,賈良輝,王根軒. 植物水分脅迫誘導蛋白的研究進展[J]. 生命的化學,2002,22(2):165-168.石欣隆,楊月琴,侯小改,等. 外源殼寡糖對唐古特白刺抗旱性的影響[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20,48(13):172-177.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