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通常用于現(xiàn)代通信設備和運輸行業(yè),手機、平板電腦、電動汽車等都使用鋰電池供電。此外,鋰元素還被大量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但你是否想過,鋰元素從何而來?
“絕大多數(shù)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同一個事件,那就是大約138億年前發(fā)生的宇宙大爆炸,也就是宇宙的起源?!敝袊茖W院國家天文臺庫馬爾博士如此說到。
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人們陸續(xù)發(fā)現(xiàn),部分類太陽恒星大氣中的鋰含量非常高,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理論模型預測高出10萬倍。借助GALAH、LAMOST和GAIA巡天數(shù)據,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類太陽恒星經過氦閃后鋰豐度異常升高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在恒星演化的晚期,其核心不斷積累氦元素,并導致溫度和壓力持續(xù)上升,這個巨大的氦核最終被點燃,發(fā)生劇烈的地核燃燒,就像在恒星內部引爆了一顆氦原子彈,在幾分鐘內釋放出相當于整個銀河系的能量。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yè)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xù)性》在線發(fā)表的一項環(huán)境建模研究論文稱,防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所采取的封鎖措施,改善了中國城市的空氣質量。該研究指出,采取封鎖措施遏制新冠肺炎的城市其空氣質量指數(shù)(AQI)和PM2.5(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在幾周內分別下降19.84點和17%。沒有正式封鎖的城市采取的其他防疫措施,如強制隔離、禁止私下和公開聚集、限制交通,也讓空氣質量有所改善,但不那么顯著。
最新發(fā)表論文的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何國俊,在他和潘聿航、田中孝直此次共同開展研究考察的324座中國城市中,95座城市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實施了封鎖,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這些防控舉措可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但也能在短期內大幅改善環(huán)境質量。
古人認為,暴雨時節(jié),洪水泛濫時,蚣蝮會將水吸入自己腹中,并及時排出,以消除水患。因此,營建紫禁城的古代工匠巧妙地把蚣蝮形象運用到了臺基排水系統(tǒng)中,使之發(fā)揮作用。
蚣蝮的排水設計具有科學性。首先,蚣蝮所處的高程(某點沿鉛垂線方向到絕對基面的距離)有利于排水。蚣蝮位于臺基望柱(望柱是指欄板之間的立柱)的底部,其嘴部的出水口是整個臺基地面的最低點。其次,蚣蝮的“肚子”有利于臨時存水。蚣蝮內部有較大的空間,有利于欄板底部的雨水迅速匯入進水口,避免了雨水在欄板位置的積存。再次,蚣蝮突出臺基外的造型可以保護臺基。古代工匠將蚣蝮造型凸出在臺基側壁以外若干尺寸,可以使得雨水向前排出,避免了上述隱患的發(fā)生,且達到良好的排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