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vin
久未動筆, 未料竟有重提之日, 昔細價股之蓬勃, 對照今日之冷清, 俱往矣, 但畢竟態(tài)無常態(tài), 勢無常勢, 現(xiàn)在究竟是靜默潛伏以待鐘擺至另一極, 還是市場真的已經(jīng)轉(zhuǎn)型, 目前似乎仍言之尚早, 但市場前輩名言, 有智慧不如趁勢, 所以社長今期推介國泰航空(293) 以期借勢。
今年初, 國泰在雙重打擊下因陷入財困而向港府尋求援助, 而港府及國航(763)(持有國泰29.9%)亦未有如市場猜想般要求國泰放棄控股權(quán), 似乎仍然想香港的航空業(yè)自由競爭,先說當時國泰面對的困境, 在2020年初, 首4個月已虧損45億,業(yè)務(wù)難以在短期內(nèi)復蘇,單靠員工減薪、放無薪假等去節(jié)流亦只是杯水車薪, 而國泰的資金缺口更是達到300億以上,而國泰的市值在公布重組前已跌至不足350億了, 情況可說已是相當危急, 最后拋出了一個國泰重組方案,由政府入股、借貸及供股三部分組成, 事實上, 這三部份中以政府購入優(yōu)先股及認購權(quán)證所占的部分最大。
銀團貸款為中, 供股只是敬陪末席, 不過政府及銀團的立場有太多其他因素考慮, 在我看來, 供股反而比較有趣, 雖有一定的攤薄效應, 但同時也提供讓大家買平貨的機會。
當時國泰是以11供7 的方式及每股作價4.68 向公眾集資, 較停牌前﹙8.81元﹚折讓高達46.9%,供股數(shù)量亦相當于已發(fā)行股份約63% 。整個供股方案極為耐人尋味, 老實說, 11供7這比例讓人難以啟齒, 這手法如果是細價股使用出來倒還罷了。卻偏偏是以名門正派自居的英資使用, 交易所的風向也真讓人難以觸摸,但在太古和國航以及一眾持份者支持之下, 供股最后也完成了。
社長發(fā)現(xiàn)不論在財技分析或基本因素的角度, 如果要認真起來, 隨便一個角度都可以再寫三日三夜。所以只集中以博奕角度去看, 從來都有說在別人貪婪時要恐懼, 在別人恐懼時要貪婪, 但真?zhèn)€操作時, 情況卻又未必理想。
國泰符合這操作, 國泰的52周低位在5.07 , 壞的角度看, 今年三月美股由29000跌至21000這類似股災關(guān)頭, 國泰也沒有跌到這位置, 而這低位是在供股股票出爐日創(chuàng)出的, 在某個角度看, 都可以說是壞消息盡出了, 未來就算再差, 往好的方面看, 因為整個重組方案已完成, 就是現(xiàn)在的情況繼續(xù), 國泰手上也多了400億現(xiàn)金, 還可有多一年的時間。
至于社長的買入位置在6.11 , 老實說并不完美, 但太早出手又怕跌破供股價, 待得筑底成功, 在5.07-5.92之間震蕩過,再三確認上升訊號才敢入場, 可見是次入場是多么的謹慎, 也正正是因為這樣, 社長相信只需要一點點的好消息, 國泰都可以出現(xiàn)報復式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