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娟
預測對于學生實際閱讀的價值非常巨大,是學生語文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從課文學習的起始到教學完畢的整個過程中,精準解讀統(tǒng)編版教材“預測”單元的編排用意,從具體的學情實際出發(fā),甚至精準目標、創(chuàng)設預測平臺,高效推動學生預測能力地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學不應以獲取知識和信息為歸旨,而需要在反復的閱讀實踐中形成閱讀能力。
一、呵護原始體驗,確保閱讀策略連貫暢通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語文教學不能陷入“教課文”的泥潭,而需要積極落實“用課文教”的維度。針對預測策略的特點,教師需要從教的層面珍視學生在閱讀之初的原始體驗,確保學生閱讀與感知的連貫性。
比如,單元教學之前,筆者刻意一反常態(tài),不鼓勵、不安排課前預習,讓學生盡量以文本教材零起點的方式走進課堂,與教材來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但教學了第一篇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其實已經迫不及待地閱讀了課文,統(tǒng)計之后發(fā)現(xiàn),三分之一的學生不僅閱讀了課文,同時在課后還與同學進行了交流,也有少部分學生已經閱讀了教材中的旁批。這些同學由于有了文本內容的基礎,進入課堂之后就容易造成先入為主的尷尬,對文本的猜測其實也就成為一種形式,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對單元教學順序進行適度調整,比如教學完了第二單元之后,打學生一個措手不及,直接進入第四單元的學習,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轉學生早就看過文本的情況。
作為一篇教材中的文本,不僅承載著閱讀策略專題的訓練,同時也承載著一些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比如識記生字詞。對兩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可以保障學生閱讀的連貫性,教師應該采用“隨文識字”為輔,“集中識字”為主的方式,與常規(guī)單元下的課文教學聯(lián)系起來,將學生的閱讀思維和預測形成一個相對有機的整體,保障了學生閱讀狀態(tài)的暢通和連貫。
二、緊扣預測載體,確保閱讀預測最佳契機
訓練預測能力,最為關鍵的并不是“怎么預測”,而是“在哪里預測”“要預測什么”,充分運用教材文本的范例和載體效能,把握好預測的切入點,捕捉最佳的預測時機。
很多教師都會從文章的題目入手引導學生展開猜測,題目是文章的窗口,也是學生介入到文本的第一個關鍵點,緊扣題目引導學生預測,才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比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個題目本身就極具特點,為什么會倒不了?有魔法、建筑質量高、列為了重點保護單位?……教師不要一下子將題目完全出示,可以先出示“老屋”,再出示“倒不了”,最后再出示“總也”,學生在語言的張力下,逐步收縮和聚焦預測的范疇,提升預測的效果。
很多學生閱讀故事性文本,首先都會關注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教師就需要緊扣這些資源,緊扣學生興趣所關注的地方,利用情節(jié)發(fā)展的轉折點、延續(xù)點展開預測?!犊傄驳共涣说睦衔荨分校瑥男∝埖侥鸽u,母雞要離開了,就需要順應學生的好奇意識:“會不會還有人來請求老屋呢?會是誰呢?”展開預測。這樣的預測就是依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內在認知思路,與學生閱讀文本時的狀態(tài)形成了有機統(tǒng)整。
一般情況下,讀者都會隨著作者思路,順藤摸瓜,閱讀文本故事的結尾,并心甘情愿地接受故事結束地合理性。其實,優(yōu)質的文本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意蘊,針對結尾進行的猜測應該是對文本主題的觸摸與感知,教師要高度重視。還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為例,課后最后“老屋到現(xiàn)在還站在那兒,邊曬太陽,邊聽小蜘蛛講故事”,便戛然而止了。學生只要稍加關注和預測,就能從這樣的畫面中,初步感受到文本表達的主旨,這對于檢視學生前期預測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也可以出示這篇課文的原文,讓學生嘗試將自己的預測與原文進行對比、辨析。
三、建構預測體系,確保閱讀內容富有依據(jù)
經歷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預測其實就已經形成了基本的認知。他們已經認識到所謂“預測”,其實就是依托已知內容、固有能力對文本沒有呈現(xiàn)出來的內容展開推測的思維過程。學習預測要做到既有依據(jù),同時也要不受束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文本已知內容、積累的閱讀經驗以及自身原始的生活儲備,從而激發(fā)學生思維,進行多維和富有依據(jù)的猜測。
比如《不會叫的狗》,很多學生在第一次看到題目后,自然都會猜測這是一只啞巴狗。教師可以相機修改課題,假如課題變成了“不能叫的狗”有什么不同,讓學生對比兩個題目不同的用詞,學生對預測方向的選擇以及預測內容的形成,可能會更加趨向合理。之所以會形成“啞巴狗”的猜測內容,主要因為學生沒有能夠揣摩題目中“不會叫”所裹挾的外在含義,錯誤地將生活中的經驗,成為了猜測成啞巴狗的導火索。教師引導學生辨析:小狗能不能學習小鳥叫喚,學生就極容易引發(fā)完全不同的預測方向。有的學生認為學不會,這不是同一種動物,沒有科學根據(jù);有的學生認為學得會,童話故事中就有這樣的經歷。如果學生在預測的過程中有了這樣的沖突和矛盾,就能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傾聽,吸收對方的觀點和理由,經過巧妙地點撥與引領,將這種沖突和矛盾,一下子轉化成為激發(fā)學生閱讀預測的動力。
四、反思預測成果,確保預測活動后續(xù)輻射
從閱讀的本質來看,讀者從自己原始的認知經驗出發(fā),依托背景知識,緊扣教材文本的內在線索,對故事的發(fā)展方向、人物的命運安排,展開假設性的關注。這種預測能夠不斷地深入與持久,就需要將其與預設進行聯(lián)通以及交融,因此教師要在學生預測的同時相機滲透檢測預設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邊預測邊審視的意識。
首先,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預測能力的培養(yǎng)旨在幫助學生獲取更豐富的閱讀體驗,更好地享受閱讀的樂趣,這就要與生活中的猜謎區(qū)別開來,絕不能因為預測的結果與文本不同。如果預測不同,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告訴學生預測不一定要與文本的內容完全一致,鼓勵學生進行多元化的預測。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新回到預測的原點,審視和反思自己的依據(jù),并鼓勵學生及時作出調整,這既是對自己預測進行反思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發(fā)現(xiàn)文本的過程。比如上述案例中,學生將“不能叫的狗”與“不會叫的狗”混合在一起,教師就需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對預測的依據(jù)理解上存在錯誤,并相機鼓勵他們進行詞語的辨析,在及時性反思的過程中,歷練自身的語文能力。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將預測作為一種契機,鼓勵學生用嚴謹而科學的態(tài)度來驗證、反思、調整自己的預測依據(jù)和成果,幫助學生成為了真正的閱讀者、探尋者和創(chuàng)生者。
預測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素養(yǎng)。教師要精準解讀統(tǒng)編版教材“預測”單元的編排用意,從具體的學情實際出發(fā),精準制定目標、創(chuàng)設預測平臺,高效推動學生預測能力地不斷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民路小學(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