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靖華
所謂本色閱讀,是指對文本進行直接的、樸素的、客觀的閱讀行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倡導本色閱讀,目的是讓師生擺脫人為的、無病呻吟式的所謂感性解讀,本色閱讀需要凸顯學生學習主體,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形成個性閱讀感知體驗。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本色閱讀契機,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引導和啟迪,讓學生在文本結構梳理、內容解讀、表達鑒賞、讀寫實踐中自然形成學科認知基礎。
一、結構梳理,營造本色閱讀環(huán)境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學習行為,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文本閱讀時,需要根據(jù)學習閱讀基礎實際作出必要的教學應對。教師要注意運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為學生營造本色閱讀情境,讓學生自然進入閱讀學習環(huán)節(jié),在文本結構梳理過程中逐漸完成認知構建。
四年級學生有一定閱讀基礎,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梳理性閱讀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提示,或者給學生帶來一些信息展示,以成功調動學生閱讀思維。如教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走月亮》,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展示一組圖片信息,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然后結合圖片閱讀文本內容,并給學生設計了閱讀任務:作者童年與母親一起月下散步,這個回憶是極為美好的。反復閱讀文本,對主要情節(jié)進行梳理思考,看作者是如何展開思維的,說說文本的結構有哪些特點?學生開始觀察圖片信息,展開獨立閱讀和思考。教師深入到課堂,與學生展開多重互動交流,對學生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給出必要的解讀和提示。經過一番閱讀操作,學生大多能夠圓滿完成閱讀任務,對文本結構特點有更為清晰的認知。
教師為學生設計閱讀任務,并給出圖片展示,成功調動學生閱讀主動性,因為有圖片的支持,也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激勵和啟迪,幫助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情節(jié)之中。作者反復吟誦“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形成了寫作線索,貫穿其整個情節(jié)。學生在自行閱讀思考中,對文本結構特點展開學習探究,自然構建文本閱讀認知體系。
二、內容解讀,突出本色閱讀主題
小學生閱讀文本時,最關注的是人物命運和情節(jié)發(fā)展,這是比較表象化的閱讀。質疑性閱讀、辯論性閱讀、對話性閱讀、鑒賞性閱讀,都能夠形成嶄新閱讀契機,為學生帶來全新閱讀感知體驗,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群體閱讀特點做出教學布設和引導,為閱讀教學提供豐沛動力支持。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普性說明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文本閱讀時,先為學生做示范誦讀,要求學生展開質疑性閱讀,將閱讀中不明白的地方標記出來,以問題形式呈現(xiàn)出來。教師對學生質疑問題進行歸結整合,形成問題集錦,并引導學生展開集體討論,逐漸達成閱讀共識。在課堂展示階段,教師要求學生主動發(fā)言,學生踴躍參與,課堂展示氣氛熱烈?!膀鹄贸暡ū孀R飛行方向,為人們提供更多啟示,根據(jù)這個原理制造了雷達,為飛機做導航,這是典型的仿生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薄霸谖覀兩钪?,還可以見到許多仿生學發(fā)明的東西。如輪船和潛艇,就是根據(jù)魚類在水中活動獲得了靈感所發(fā)明的?!苯處煂W生問題討論進行積極點評,要求學生展開互評活動,逐漸達成學習共識。
教師為學生布設質疑性閱讀任務,成功搜集到一些質疑問題,教師再次組織學生展開集體學習,為更多學生提供思維機會。教師調動更多學生參與到積極研討活動之中,形成學習合力,為閱讀教學帶來更多成長動力。
三、表達鑒賞,提升本色閱讀品質
語言鑒賞是閱讀教學核心內容,教師需要為學生傳授更多鑒賞方法,讓學生在不斷閱讀鑒賞實踐中積累學法、提升閱讀質量。小學生對一些精美的語言有一定敏感性,教師要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設計和調度,讓學生開闊閱讀視野,從典型詞語、獨特句式、寫法特點、結構設計、主旨情感等角度展開思考,為學生個性鑒賞作出科學梳理和歸結,以提升閱讀學習品質。
教師對學生鑒賞基礎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利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為學生做出更多規(guī)劃和引導,讓學生自然進入鑒賞環(huán)節(jié),確保閱讀學習呈現(xiàn)本色特征。在教學《麻雀》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要求學生展開梳理性閱讀,找出一些精彩的描寫內容,并自行展開語言鑒賞操作。為給學生帶來更多鑒賞提示,教師為學生提供了鑒賞角度,讓學生自行挑選:典型詞語的運用、句式特點分析、修辭方法運用、情緒渲染操作形式、主題情感發(fā)掘等。學生根據(jù)教師引導,很快就找到了鑒賞路線,確保鑒賞操作順利執(zhí)行。在課堂展示階段,教師要求學生主動講述操作過程,很多學生都能夠做出細致解析,形成鮮明個性閱讀認知。
教師為學生設計鑒賞角度,讓學生自行選擇應用,給學生帶來更多學法支持,這對全面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有一定幫助。語言鑒賞是教學難點,學生大多存在鑒賞難題,教師針對性給出引導,成功啟動學生鑒賞思維,自然能夠贏得最豐富學習認知。
四、讀寫實踐,形塑本色閱讀能力
讀寫結合是本色閱讀訓練的主要操作形式,教師要為學生做出對應引導和設計,讓學生順利進入到閱讀訓練環(huán)節(jié),在讀寫訓練中完成閱讀認知內化。造句、仿寫、改寫、課本劇創(chuàng)編、反思、讀書筆記、對比閱讀等,都能夠調動學生閱讀學習思維,形成嶄新讀寫訓練契機,教師要做好篩選和創(chuàng)新探索,為學生準備適宜訓練機會,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成長。
讀寫訓練設計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閱讀基礎實際,提升讀寫結合緊密度,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激勵和啟迪。在教學《西門豹治鄴》時,教師先與學生一起閱讀文本內容,對主要故事情節(jié)進行梳理,然后為學生設計讀寫任務:這是一篇故事,講述古代無神論者用更為機智的手段,整治迷信者,特別是愚弄百姓的鄉(xiāng)紳官僚和巫神們,給讀者帶來更多思考。閱讀這個故事后,你有哪些感想呢?不妨以讀后感形式呈現(xiàn)出來。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讀后感訓練任務,成功調動學生參與讀寫訓練的熱情。學生對這個故事有濃厚的閱讀興趣,自然也會對故事閱讀形成個性認知,教師針對學生閱讀實際作出調度,為學生投放讀寫任務,自然贏得學生的積極回應。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讀后感,課堂學習氣氛被激活。教師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個性觀點給予更多激勵和認同評價。
教師為學生設計讀后感讀寫任務,符合學生閱讀學習實際訴求,具有更高適合度。學生在積極參與過程中形成的學習認知是豐富的、立體的。學生讀后感未必要有太深入的發(fā)掘,只要能夠寫出個性認知就值得肯定。教師在此需要有寬容態(tài)度,給學生更多正面鼓勵,確保學生讀寫訓練獲得豐富成效。
本色閱讀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尊重學生個性解讀、強化學生獨立實踐,教師傳授閱讀鑒賞方法,推開多種讀寫活動,讓學生在主體學習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小學生閱讀基礎比較薄弱,閱讀習慣也沒有形成,教師需要從閱讀方法傳授角度打開教學,讓學生在不斷閱讀探索中形成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南校區(qū)(2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