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電影《八佰》由管虎導(dǎo)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yè)電影,于2020年8月21日全國影院上映,目前各大城市已有密集點映(部分影院有資格提前上映)。
點評:這部片子編輯也第一時間參加了點映觀看,客觀來說,不論那個160分鐘的版本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公映的147分鐘版不怎么全面,劇情上個人覺得對白太多,影響了整個格局,很出戲。還是有很多沒有交代清楚的地方,張譯飾演的角色怎么逃跑的過程沒交代;姜武飾演的炮兵一炮也沒打,最后也沒弄明白怎么就義的;身綁炸彈的自殺小分隊爆破日軍盾牌陣,血肉之間雖然有些催淚,但不符合邏輯,日軍不可能蹲在樓下等你七八個活人跳下去炸他,肉體豎旗擋戰(zhàn)斗機有些神劇痕跡,處理得有些不嚴謹,最后自愿留下斷后的勇士完全沒有一個作戰(zhàn)鏡頭,陣形基本就是送死??偟膩碚f,管虎的布景還是不錯,但戰(zhàn)爭描述的細節(jié)功力不如馮小剛,到目前為止國產(chǎn)片《集結(jié)號》依然是最佳的。
鮮黃衣袂點綴馬其頓偏鄉(xiāng)的荒蕪,與懸崖上野生蜂蜜瓊漿的金黃相輝映??Φ辖z是歐洲大地最后一位女采蜂人,與抱病半盲母親相依為命,依附野蜂為生,堅守“取一半、留一半”黃金定律。游牧民族一家突然而至,打破寧靜生活的不只是七個孩子與一眾牲畜的喧鬧,還有瘋狂掏盡蜂蜜的貪婪,以及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肆無忌憚。歷時三年靜觀人與蜂和諧共處的隱世生活,以自然曦光與幽微燭照輝映大地,美得教人肅然起敬,獲辛丹斯電影節(jié)世界紀錄片評審團大獎。
點評:用三年時間安靜地陪伴與記錄,廣袤天地間的蕓蕓眾生何其渺小,毀壞力卻又如此驚人,若不顧自然法則、不敬自然力量之威,短視無知的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最終只會將災(zāi)難引向人類自身。女主真是一個太可愛的人,善意調(diào)侃母親,善待珍愛動物,富有童心,熱愛生活,與蠻力掏空資源的鄰居顯然早晚交惡,拖家?guī)Э诘泥従右淮蠹易右约鞍峥盏拇迩f可以深入想及馬其頓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狀況;貌似田園風光的背后,是各種人為破壞生態(tài)的荒涼。攝影和構(gòu)圖太贊了,室內(nèi)打光宛如油畫,室外逆光如剪影。
本書首次全面探究了蘋果公司那種威力無窮的垂直整合商業(yè)模式,闡釋其不同尋常的深遠意義,并啟發(fā)讀者對它所昭示的社會變革作深刻的思考。
配備了為數(shù)眾多的應(yīng)用,iPhone的功能開始急遽擴充,它已經(jīng)遠遠不是一臺普通的手機或手持設(shè)備了。實際上,正如本書作者所言,它將引領(lǐng)我們步入“永遠在線”的未來,我們將可通過超乎想象的卓越設(shè)備靈活而持續(xù)地連接網(wǎng)絡(luò),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任何事情!這一點,將會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深遠影響。它像一把雙刃劍,既會令人難以置信地推動個體和社會的進步,也會犧牲一定的個人隱私和創(chuàng)作自由。
點評:作者描述了一個自己的生活片段,從約朋友吃飯、訂餐、打車到最后支付小費,所有的事情全部通過在線搞定。但就這樣的生活方式來說,幾年前還是夢想,這確實是屬于在線時代的生活?!癮nything,anywhere,anytime”,這是書中提到次數(shù)最多的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線完成,這就是永遠在線時代的標志或者說是口號。“垂直商業(yè)模式”也是作者在分析很多在線公司的經(jīng)營模式的時候提出來的概念,主要思想就是控制權(quán),控制所有核心技術(shù)或者資源。
不同于傳統(tǒng)的犯罪小說,作者科馬克·麥卡錫關(guān)心的不是人類定義下的正義如何運作,而是冷酷無情的時間。而所謂命運,就是時間以歷史之名,加諸每個人的審判與正義——“你走過的每一步都是永恒的,根本沒法讓它消失掉,一步都不行?!笨岂R克·麥卡錫化用了葉芝的詩句作為標題,在那片老無所依的荒原中,每個人都被迫面對同一個問題:一個人要如何決定按照什么順序來逐步背棄自己的生活?
點評:看科馬克·麥卡錫的《老無所依》,好比聽涅槃樂隊的主唱柯本唱《少年心氣》(Smells Like Teen Spirit),是一件痛快并痛苦的事。 麥卡錫和柯本雖是兩個世界的男人,《老無所依》和《少年心氣》承載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力量,但他們對現(xiàn)代文明都表現(xiàn)出頭也不回的堅決告別之心。讓讀者和聽眾在為文學(xué)和音樂手舞足蹈、狂熱崇拜之際,深深地窺視到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單薄和愚蠢。
她不是埃米莉,她是香奈兒·米勒,一個華裔女孩,中文名字是張小夏。她不是符號般的受害者,而將在書寫中為自己、為所有曾遭受傷痛的女孩重新獲得療愈、尊嚴和力量。
點評:天生的寫作者,她的觸覺極為敏感,邏輯又極為清晰;書寫令人錐心的痛苦和憤怒,也書寫始終游弋在殘缺世界中的美好。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她沒有被個人的痛苦擊垮,而是站起來,將自己融入廣闊的受害者群體之中,與他們一起分享價值和力量。對寫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同理心,看見那些被社會抹除的人,聽見那些被沉默吞噬的聲音,唯有如此,寫作者才能克服自身的傷痛向更遼闊的世界敞開,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