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軍
喜愛的人看到這三個字可能會咽一口口水,厭惡的人一看這三個字可能忍不住要捂住口鼻。
臭豆腐的起源說法不一,其難以考證的出身并不影響其流傳之廣,很多文人大家都對其有過精彩的描述。動人的描述大致應是沈復《浮生六記》所載其妻喜食臭腐乳和蝦鹵瓜,他原本極厭惡之物竟成為日后情之所鐘。毛主席的喜愛提高了臭豆腐的知名度,而魯迅、梁實秋等文學大家都曾不吝筆墨以示喜愛,除了慈禧太后的欽點,你可能想不到的還有愛喝咖啡的才女張愛玲也是一位臭豆腐的“鐵粉”,不妨引用一段,“無論如何,聽見門口賣臭豆腐干的過來了,便抓起一只碗來,蹬蹬奔下六層樓梯,跟蹤前往,在遠遠的一條街上訪到了臭豆腐干擔子的下落,買到了之后,再乘電梯上來,似乎總有點可笑?!薄豆⑸钣浫ぁ贰:呛?,這就是臭豆腐的魅力,臭豆腐的臭并不妨礙才女的美。
我也算是臭豆腐的粉絲,去的城市不多,但每到一個地方,我總找機會尋得臭豆腐攤子,只要聞著有味,我會一碗一碗的嘗試,假如走近攤子還沒有聞到令人心動的臭氣那便作罷。臭豆腐風格比較明顯的有北京、南京、紹興、湖南、武漢等地以及周邊區(qū)域。湖南臭豆腐各地小吃街都可見,令我念念難忘的一是離魯迅家鄉(xiāng)不遠的湖州臭豆腐,小口咬破,腐臭清香,異常美妙,若整塊入嘴,千萬不要張口,讓臭氣直抵靈魂也以免臭氣泄露影響客人,像我這種可以一口氣吃五碗武漢臭豆腐的愛好者居然不能吃下一盤,可見還是功力太淺。二是西安陜師大側門那條小路,兩個年輕的小伙做的臭豆腐,我至今都清晰記得“黑牛臭豆腐”的招牌,黃昏時分,兩所學校帥哥美女排隊購買,可能大家也都覺得在北方能吃上這么美味的臭豆腐實屬難得,我?guī)缀趺刻於家砩弦煌?,似乎唯有這么一碗臭豆腐才能抑制住我那時矛盾的神經(jīng)。
我們這里的人,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大部分人都能吃一口臭豆腐。很小的時候,家里做夜市攤,那時最高興的就是待客人散去,老爸能炸上一盤臭豆腐,回想起來,還總是覺得那時的臭豆腐比現(xiàn)在味道美。臭豆腐制作不算難,莧菜梗為主要原料加鹽浸泡做出鹵水,豆腐稍稍發(fā)酵后放入鹵水中,但要做出一碗口齒留臭、回味無窮、眾人皆愛的臭豆腐絕非易事,鹵水中加入哪些藥材、豆腐發(fā)酵的控制、豆腐醬的熬制,每位師傅都有自己的心得。臭豆腐味道的優(yōu)劣沒有標準,每位食客都能挑選出自己最中意的那一家。我自己覺得好的臭豆腐就是早上醒來打個呵欠,齒間還能回味到昨夜的那股臭味,并且晚上還用黑人牙膏刷了牙,這便是令人難舍的好豆腐。
我們喜愛一種小食,或許并不是因為它多獨特多美味,而是不論你身居何位、不管你從事何種思考,在小食攤前,你便直面人間煙火,你的心便回歸了平凡,回到了熟悉的家鄉(xiāng)味道。我有時在想,愛吃一口的張愛玲肯定是右手夾著一塊臭豆腐左手端著一杯咖啡,愛喝一口的魯迅可能是左手一杯二鍋頭右手一碗臭豆腐。要不,不妨你也放下心情試著來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