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對許淵沖《唐詩三百首》譯本的細讀,總結(jié)出譯者在無法使譯文自然押韻的情況下主要采用三種權(quán)宜之計使得譯文具有譯者所理想的押韻模式。這三種權(quán)宜之計分別是增減或者刻意曲解原詩內(nèi)容,頻繁使用倒裝,反復使用“經(jīng)典”押韻模式。本文以《青溪》譯文為例分析這些權(quán)宜之計對譯文的具體影響,進而認為整個譯本整齊劃一的押韻形式往往只是給譯文披上了華麗的押韻外衣,因為強行押韻,譯文語言反而變得生硬牽強,矯揉造作,譯詩本身也難以稱得上是自然、地道的詩歌,其結(jié)果自然無法詮釋唐詩內(nèi)在的真情實感之美,事實上,這也許是許淵沖《唐詩三百首》一直無法被西方讀者所接受的原因。
【關(guān)鍵詞】 許淵沖;唐詩三百首;押韻;韻體譯詩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3-0087-02
一、許淵沖的詩歌翻譯理論
詩歌是形式與內(nèi)容高度結(jié)合的語體,詩歌的韻律也是詩歌本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詩歌這種特殊的語體,自古以來中外詩歌翻譯領(lǐng)域也存在一個難題:譯詩是否應該保留原詩的韻律,或者說如果原詩是韻體詩,譯文是否也應該是韻體詩。
中國著名的翻譯家許淵沖先生在自己中詩外譯的實踐中提出了“音美”“意美”“形美”的“三美”理論”,他在《再談意美、音美、形美》中表示“唐詩的音美,首先是押韻,如果譯文不押韻,就不可能保存原詩歌的風格和情趣[1]。許先生推崇押韻的觀點存在明顯的片面之嫌。因為唐詩韻律之美是詩歌內(nèi)在的韻律和節(jié)奏的自然表現(xiàn),押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事實上許多不押韻的唐詩本身也具有自然的韻律美。再說即使譯詩中能夠保留原詩押韻的形式,也未必就能詮釋原詩的韻律之美,因為不同語言在音律上屬于不同的語音系統(tǒng),其韻律美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一種語言詩歌的韻律之美本質(zhì)上無法通過一種語言形式的韻律來表現(xiàn)。對此,許先生的解釋是:“即使一個詞只能傳達八分意美和八分音美,那也比另一個能傳達九分意美和五分音美的詞匯強,因為前者在意美和音美的兩個方面的總分加起來比后者高?!盵2]這個觀點可以簡單理解為詩歌“意美”的缺失可以通過“音美”來得到補償,這種以押韻為原則過分迷戀“音美”的觀點自然也遭到國內(nèi)許多學者的批判。雖然許先生在其文章《從詩定義看詩詞的譯法》中也解釋道:“我從沒有說過‘不押韻就不是詩’,只是認為不押韻不能在算‘詩詞’?!盵3]不過這種解釋也是措辭模糊,概念不明,讓人難以信服。事實上,許先生自己也很難自圓其說其“三美”理論的可行性。
二、許淵沖韻體譯詩的權(quán)宜之計
應該說許先生的翻譯理論從理論本身來講也存在明顯的缺陷,一個譯者的翻譯理論的可行性應該是以他的翻譯作品的質(zhì)量來說話。目前翻譯界鮮有學者對其譯本的質(zhì)量作整體系統(tǒng)的分析和評價,基本是選擇許先生的一兩篇譯詩就對其韻體譯的“三美”理論做出以偏概全的判斷?;谶@種偏失,本文選取了許先生的《唐詩三百首》整個譯本作為研究對象,從整體上分析譯本里的押韻形式和策略,并對其做出比較宏觀性的評價?;趯υS先生《唐詩三百首》譯本的細讀,認為譯文的押韻模式非常整齊劃一,千篇一律,絕句基本上采用aabb和abab 兩種押韻模式,律詩基本上采用aabbccdd和abab,cdcd兩種押韻模式。即使沒有押韻的唐詩比如宋之問的《渡雙江》譯文也還是采用aabb的押韻模式。采用韻體詩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一兩種固定押韻模式作為公式化的套路來處理整個譯本的所有詩歌的做法卻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因為這時候譯文的押韻似乎并不是翻譯過程中語言韻律美的自然呈現(xiàn),而是譯者在翻譯前就已經(jīng)設(shè)定好,為了押韻而押韻刻意對譯文進行“涂脂抹粉”的結(jié)果,其結(jié)果自然是譯文徒有押韻的模式,而沒有詩歌的靈魂。許先生在《唐詩三百首》譯本里會綜合使用三種常用的權(quán)宜之計強行讓譯文披上其理想的押韻外衣。第一種權(quán)宜之計是刻意增刪或者曲解原詩歌的內(nèi)容;第二種權(quán)宜之計是高頻率地使用倒裝;第三種權(quán)宜之計是反復使用“金典”押韻配對。雖然三種權(quán)宜之計在譯本中使用的次數(shù)很難做科學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但是這三種權(quán)宜之計基本上是整個譯本許老的通用之法。比如許老把王維《青溪》中的詩句翻譯成:
聲喧亂石中,It roars amid pebble white,(1)
色靜深松里。and calms down under pines green.(2)
漾漾泛菱荇,Weeds floats on ripple light,(3)
澄澄映葭葦。Reeds mirrored like? a screen.(4)[4]
從譯詩可以明顯地看出,為了讓詩行(1)和詩行(3)押韻,譯者添加了“white” 一詞來修飾 “pebbles”,雖然說譯者在翻譯過程有一定增刪的自由,但是這些增刪應該服務于原文的意思,而這里“white”一詞的增加不但沒有服務于意思的表達,還是譯者對原詩意思的刻意曲解,把原文中表示“雜亂的”之意曲解為“輕巧的”,其目的也只是為了押韻。為了押韻,譯者還刻意把英文中修飾語和修飾對象的順序進行調(diào)換,把修飾語“white”一詞放在了修飾對象 “pebbles”的后面,“white pebbles”變成了“pebbles white”。同時詩行(3)“ripple light” 也使用了同樣的倒裝,“l(fā)ight”一詞也存在意思的刻意曲解,顯然“l(fā)ight”一詞根本無法表達原詩波光的蕩漾之意,英文里更貼切的詞顯然有很多,比如“quivering” “glimmering”“glittering”等等,譯者這里顯然是為了押韻,在意思上做了妥協(xié),試圖用押韻的“音美”去彌補“意美”的缺失。同樣,為了詩行(2)和(4)押韻,譯者把“green pine” 調(diào)換為“ pine green”。雖說譯者有時為了修辭效果可以使用倒裝,然而許先生這里連續(xù)使用三個同樣的倒裝結(jié)果顯然會讓讀者覺得他這樣做并不是修辭的考慮,而只是為了押韻而采用的權(quán)宜之計。結(jié)果這篇譯詩徒有漂亮的押韻外衣,而其語言本身的表達是生硬的,矯揉造作的,甚至是文理不通的,是以犧牲語言表達和意思為代價的,試問這樣的“音美”又如何彌補詩歌的“意美”的缺失呢? 在整個譯本中,這種倒裝的使用頻率非常之高,比如eyes bright , moon bright,poet bright,mountain green, mountain proud, mountain high, mountain blue, feather light , ripple light, music light, brother dear, poet drear, master dear, fortress dear等表達比比皆是。許老的另外一種法寶就是頻繁使用其“經(jīng)典”押韻配對,比如:high—fly; way—today, apart—heart, tear—dear, high—sky,? tree—see, seen—green 等等?!敖?jīng)典”押韻的反復出現(xiàn)顯然是為了押韻,以犧牲譯文本身的語言和原詩人風格為代價的,還會讓不懂中文的外國讀者誤以為中國詩人的押韻形式的雷同,是典型的余光中所說的那樣“譯者風格盡顯,而詩人風格全無”??偟膩碚f,這三種權(quán)宜之計本質(zhì)上就是給譯文“涂脂抹粉”給讀者一種韻律形式美感的錯覺,而實際上譯文本身的語言生硬牽強,甚至文法不通,不堪忍讀,難免有索天章所評價的“小學生的譯文”之嫌。當然這里絕不是懷疑許先生的英語功底,因為這些問題基本都是出現(xiàn)在為了押韻而押韻的譯句里,押韻儼然成了譯者獨創(chuàng)性的陷阱,譯者愈想創(chuàng)新,采用權(quán)宜之法,離其所制定的翻譯原則愈遠。
三、許淵沖的韻體譯詩的啟示
林語堂在談到詩歌翻譯是否追求押韻時表示:“凡譯詩,可用韻,而普遍來說,還是不用韻妥當……在譯中文詩時,寧可無韻,而不可無字句中的自然節(jié)奏?!盵2]雖然在詩歌里并不排斥韻體詩,但是因韻失義實在是本末倒置不可取。雖然許先生的《唐詩三百首》在國內(nèi)備受推崇,而在國外卻一直遭遇冷落,他的韻體譯文從未真正意義上進入西方翻譯界的視野。他的唐詩譯作《不朽之歌》1994年在美國出版后就沒有再版。許多中國讀者因為英語語言水平有限,容易簡單地把押了韻的譯詩看成好詩。而英美國家的讀者的英水平比較高,詩歌的鑒賞力也高,就譯詩而言,他們更追求語言上的異國情調(diào),自然不會喜歡徒有押韻形式而本身卻沒有詩意的譯文。在西方, Kenneth Rexroth的中詩譯作很受歡迎,其原因在于他擺脫了原詩韻律節(jié)奏甚至行數(shù)的束縛,用地道的自由詩體來表現(xiàn)。中國詩歌需要走向世界,其譯文不管是韻體詩還是自由體其語言本身應該是詩意的語言,不能被押韻的形式束縛了飛翔的翅膀,變成一只沒有生命力的死鷹。
參考文獻:
[1]許淵沖.再談意美、音美、形美—— 《唐詩英譯》序言[J].翻譯通訊,1983,(3).
[2]馬紅軍.從文學翻譯到翻譯文學:許淵沖譯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3]許淵沖.詩書人生[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4]許淵沖.唐詩三百首[M].北京:中國對外出版公司,2008.
作者簡介:
劉愛蘭,湖南人,副教授,碩士,廣州商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文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