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雅
金色的陽光灑滿院子,那棵不知年輪的大桑樹下躺著一身黑毛的多多——太外公養(yǎng)的田園犬,也是太外公的忠實陪伴者。太外公總是手里夾根紙煙,斜斜地靠在大門邊的藤椅上,時而哼哼小調(diào),時而閉目養(yǎng)神。細碎的陽光透過密密的桑葉調(diào)皮地跳躍在太外公寫滿故事的臉上。
每次,我還遠在門外的巷子里就亮起嗓門兒大聲地喊著: “太外公……”只聽見院子里傳來了熟悉而又開心的應答聲:“來了……”接著就是一陣雜亂的狗吠聲、蹣跚的腳步聲、吱呀的開門聲……而我早已甩開外婆的手,沖向院門,嘻嘻哈哈地撲向太外公那充滿煙草味的懷里。太外公盡管腿腳不靈便,步履遲緩,卻總是比我先到門邊,站在臺階上,臉上的皺紋擠成一朵燦爛的花兒,長長的白胡子在微風中飄動。太外公微微蹲下,張開雙臂迎著我。等接到了我,總是愛憐地打量我,用一只手摸著我的頭,另一只手擋開熱情調(diào)皮的多多……
院子里,我和太外公開啟了一段開心時光:桑樹下,太外公搖著扇子給我講那好像永遠都講不完的《三國演義》,劉備的仁義、曹操的偉略、諸葛的智慧、張飛的俠義……聽得我心馳神往;石桌前,黑白子在棋盤上無聲地廝殺,我想悔棋,太外公告訴我落子無悔的道理;花圃前,太外公牽著我徘徊花前,黃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紅色的山茶花,我的太外公就是一部百科全書……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
“丫丫,該走了……”聽到外婆的喊聲,我突然從床上坐了起來。原來我又夢見我親愛的太外公了!
外婆曾說過:我出生時得了可怕的“溶血癥”。當時縣里并沒有相關病例,只好在贛州住院,一住就是半個多月。太外公每天都要打幾次電話給外婆詢問我的病情。外婆總是說,沒事的,就要出院了。問的次數(shù)多了,太外公便發(fā)火了:“不要總是騙我,我會自己去看她。”當時,太外公已年逾古稀,再加上患有腿疾,行動很是不便。但為了看我,有一次竟偷偷坐出租車跑到車站買票,幸好被家人攔下了。
“丫頭”是太外公對我的專屬稱謂。逢年過節(jié),我們都是在太外公那里吃飯。太外公總是讓我坐他身邊,不停地往我的碗里夾菜,還時不時地摸著我的頭叫我“丫頭”……
我上一年級那一年,太外公又生病住院了。有一天下午放學,外婆來接我。外婆的眼睛有點腫,手臂上還纏著黑紗,我心頭猛地一震,心里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外婆不說話,牽著我的手只顧著往醫(yī)院的方向走。我什么也沒問,悶頭跟著走,但心里空落落的,隱隱作痛。
我還沒進病房,就聽到了哭聲。病房門只打開一半,里面擠著黑壓壓的人。終于,我惶恐地挪到病床前,本能地“撲通”一聲跪在床前,拉著太外公的手撕心裂肺地喊:“太外公,太外公,丫頭來看您了,您睜開眼睛看看丫頭……您怎么可以躺在床上不動呀?”我喊了很久,太外公仍只是安詳?shù)靥稍诓〈采?,沒再睜眼看我一下,也沒再喊我一聲“丫頭”。
離別的一幕是我永遠的心結。
太外公,我總在夢中見到您。夢見您站在大鐵門前,身邊跟著搖著尾巴的多多……現(xiàn)在,我只有一個小小的心愿:我最親愛的太外公,當我再夢見您時,請您再摸著我的頭叫我一聲“丫頭”吧!
[評 ?改]
開頭運用環(huán)境描寫,營造了一種祥和的氛圍。
運用動作、語言描寫,寫出了祖孫見面時的高興情景;同時還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太外公一反常態(tài)的敏捷,側面寫出了祖孫情深。
運用概括性的語言,寫出了“我”和太外公的日常。
承上啟下。
運用夢境的形式,虛實結合,使文章層次富有變化。
運用插敘的手法,豐富了作文的內(nèi)容。
細節(jié)描寫真切感人,“夾”“摸”“叫”等動詞的準確運用,將所寫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人間最悲離別情?!拔摇钡恼Z言、動作描寫將“我”的悲情寫得生動而有感染力。
結尾呼應題目,結構嚴謹。
【總 評】本文感情真摯,字里行間浸透了“我”對太外公的思念之情。小作者還運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手法,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本文還有一個亮點就是細節(jié)描寫,生動細膩。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夢境和現(xiàn)實交替出現(xiàn)。
(講評教師 ?陳曉英 ?鐘 ?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