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左傳》被動句研究

2020-09-10 07:22:44裴文霞
關(guān)鍵詞:被動式左傳被動

摘要:《左傳》作為我國第一部敘事詳明完整的歷史著作,在歷史學(xué)、文學(xué)和語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語言方面的成就和特色也體現(xiàn)在其中許多被動句的使用上。本文通過廣泛收集有關(guān)文獻資料,試圖通過對《左傳》中出現(xiàn)的被動句類型的縱向分析,著重分析它存在的狀態(tài)和呈現(xiàn)出的特點,探討了被后世所繼承下來的被動句。

關(guān)鍵詞:《左傳》;被動句

朱冠明先生在《先秦至中古漢語語法演變研究》中這樣定義被動句:“被動句是相對于主動句而言的一種句式主動或者被動,從語義上看,如果主語是謂語的施事,則句子是主動的;如果主語是謂語的受事,則句子是被動的”。[1]

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冊《被動式的發(fā)展》一節(jié)中說,“在唐代以前,在被動詞的后面都是沒有賓語的,因為受事者已轉(zhuǎn)為主語,自然就不要賓語了。但是到了唐代,被動式又有了新的發(fā)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語,動詞的后邊仍然有賓語,而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又是主語所代表的人物所領(lǐng)有的。因此,在這類被動式里,主語只不過是個間接的受事者,而動詞后的賓語才是直接的受事者”[2] 。

據(jù)唐鈺明先生的研究,“ 漢語被動式起源于商代,且早期只有“于”字式。春秋開始,在“于”字式之后相繼出現(xiàn)了“為”字式和“見”字式,戰(zhàn)國之后才出現(xiàn)了“被”字式。這幾種單一式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現(xiàn)了綜合式,如‘見……于’、‘為……所’、‘為……于’、‘為……見’”式等。[3]

一、被動句的類型

(一)主語+動詞+“于”(“乎”)+介詞賓語

“于”字作為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施事者,突出被動意義,不少學(xué)者認為它是先秦被動句的主要標志之一。王力先生也在《古代漢語》里指出,“不是介詞‘于’字本身表示被動,而是動詞用于被動的意義;但是,由于用‘于’字引進了行為的主動者,被動的意義就更加明顯了。在上古漢語里,引進行為主動者的‘于’字介賓詞組放在動詞后面?!?[4] 例如:

① 初,王姚嬖于莊王,生子頹。(莊公十九年)

②許靈公畏逼于鄭,請遷于楚。(成公十五年)

③子木之信稱于諸侯。(昭公元年)

以上例子,“于”字所引進的都是動作的施事者。但是“于”的作用除了可以引進施事者之外,還可以介引時間、處所、對象等,例如:

① 丁丑,楚子入饗于鄭。(僖公二十二年)

②困于石,往不濟也。(襄公二十五年)

③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 (文公六年)

④魯,衛(wèi)偪于齊而親于晉,唯是不來。(昭公四年)

例④楊伯峻注云:“為齊所逼,不得不與晉親。”[5]即:被齊國所逼迫。

以上例子都是“動詞+于+名詞”句式。何樂士《<左傳>的介詞“于”和“於”》一文對兩個介詞進行全面的調(diào)查分析,認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于’字已經(jīng)完全虛化為介詞,這也是‘于’字句作為先秦形式標志被動式的主要原因。當然,作為介詞它們大多都與地名處所一起構(gòu)成處所狀語,真正用于被動句的并不多,這也恰恰反映了‘于’字作為被動句標志的弱點,‘于’作為介詞身兼多職不易辨認其是否引進動作行為的施事者”。[6]王力先生認為,被動句的最基本的作用作用就是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例如:

①楚師薄于險。(成公十六年)

②小人老而無子,知擠于溝壑矣。(昭公十三年)

③魯擊柝聞于邾。(哀公七年)

④書于伐秦,攝也。(襄公十四年)

通過對這幾個被動句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表示一種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二)主語+“見”(“為”)+動詞

厚者為戮,薄者見疑。

前一分句是“為+動”式被動句,后一分句是“見+動”式被動句。

(三)主語+“見”+動詞+“于”+介詞賓語

楊伯峻、何樂士在《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中認為“見”是最古老的一種被動句式。[7]? ?例如:

①先者見獲必務(wù)進,進而遇覆必速奔。(隱公十一年)

②黯也進不見惡,退無謗言。(哀公二十年)

③隨之見伐,不量力也。(僖公二十年)

(四)主語+“為”+介詞賓語+動詞

“為”本為動詞,后逐步虛化為表被動的介詞,從而使被動句的形式標志有了新的擴展?!盀椤弊质桨▋蓚€系列:‘主語+為+動詞’和‘主語+為+名詞+動詞’?!髡Z+為+動詞’被動句中的被動標記‘為’是被動助詞,它是由動詞‘為’的‘成為’義演變而來的;‘主語+為+名詞+動詞’系列被動句中的被動標記‘為’是施事介詞,是由被動助詞‘為’演變而來的。

①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僖公三十年)

“為﹢動詞”常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章,以“為”字引出施事者(也可不出現(xiàn)施事者),形成“為﹢施事者﹢動詞”句式。

②寡君聞君有不令之臣為君憂,無寧以為宗羞,寡君請受而戮之。(昭公二十二年)

③夫大國之人,不可不慎也,幾為之笑而不陵我,我皆有禮。(昭公十六年)

④今伐其師,秦必救之,戰(zhàn)而不克,為諸侯笑。(襄公十年)

不過,并非所有的“為+賓+動”式都表示被動。例如:

①孤不佞,不能媚于父兄,以為君憂。(昭公二十二年)

②天降禍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亂心,以為伯父憂。(昭公二十二年)

③若果立之,必為季氏憂。(襄公三十一年)

這三個例句中雖然都是“為+賓+憂”的形式,但是,根據(jù)語境可以看出“為”字在句中起到的并不是標志被動的作用。其中“為”字后面的“君”“伯父”“季氏”都是“憂”的施事,而“為”字在句中起到的并不是標志被動的作用。

①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僖公三十三年)

②必以仲幾為戮。(定公元年)

③君其將以為戮。(僖公二十八年)

這三個例子中的“以為戮”都是“以……為殺戮對象”。因此不表示被動。介詞“為”都是被動句中引出主動者的語法標志。

(五)主語+“為”+介詞賓語+“所”+動詞

這種結(jié)構(gòu)形式在秦漢以后的古書中最為常見,并且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漢語的書面語里?!盀椤痹谶@里是介詞,用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所”是助詞,放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

先秦時被動句較少,但是我們并不能因此而否認先秦被動句處于萌芽階段,判斷被動句不能簡單的把施事、受事和“于”、“為”、“見”、“所”等字作為唯一標志,應(yīng)該結(jié)合語境,綜合考察這個句子是否表達了被動的意義。

二、總結(jié)

被動句的句式由沒有形式標志的意念被動句發(fā)展到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被動句的結(jié)構(gòu)逐漸變得繁復(fù),形式逐漸變得多樣,數(shù)量不斷增加。這些都說明了語言的發(fā)展總是朝著不斷地完善而前進的。一方面,淘汰一切在交際中多余或者累贅的東西,以避免某種程度上的表意不明或者混淆等諸多問題;另一方面,發(fā)展出更加完美的表達方式,因為語言的發(fā)展是永無止境的。

參考文獻:∶

[1]朱冠明.先秦至中古漢語語法演變研究[M]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5

[2]王力.漢語史稿[M] .中華書局,2004

[3]唐鈺明.論先秦漢語被動式的發(fā)展[J] .中國語文,1985 (4)

[4]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M] .北京:中華書局,1997

[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 .中華書局,1990

[6]何樂士.左傳虛詞研究[M].商務(wù)印書館,2004

[7]何樂士、楊伯峻.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M] .語文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裴文霞 (1993—),女,甘肅天水,西北師范大學(xué),漢語言文字學(xué),碩士。

猜你喜歡
被動式左傳被動
《左傳》“其無晉乎”補證
《左傳》“攝官承乏”新解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新聞?wù)Z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左傳》“譏失教也”句獻疑
主動句都能轉(zhuǎn)換成被動句嗎
第五課 拒絕被動
趣味(語文)(2019年5期)2019-09-02 01:52:44
被動式建筑節(jié)能技術(shù)
被動式建筑節(jié)能技術(shù)
簡化供暖在被動式公寓的應(yīng)用
湄潭县| 台前县| 桐梓县| 泸溪县| 灵川县| 调兵山市| 昌图县| 黎城县| 重庆市| 连江县| 新乡市| 孝义市| 睢宁县| 高密市| 夏邑县| 新宁县| 东明县| 稻城县| 剑阁县| 什邡市| 桃源县| 郎溪县| 光山县| 启东市| 拉萨市| 龙川县| 柘城县| 通榆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南丹县| 锡林浩特市| 泊头市| 公安县| 资中县| 玉门市| 长岛县| 金沙县| 武威市| 博客| 吴桥县|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