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冉
什么是藝術?是繞梁三日的音樂,如泉叮咚響;是徐悲鴻的馬踢,鏗鏘馳騁沙場;還是“顏筋柳骨”的流線,如楊柳拂腰惹人向往……
藝術,從來沒有人說過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課堂。但她真的是一門藝術。一門從無到有,從無形到有形,從白丁到博學的過程。每一節(jié)課都是今人與先賢的一次思想上的碰撞,是現(xiàn)代科學與古人智慧的一次緊密接觸。
作為教師,是藝術的載體,我們見證了一個個幼苗開花結果的過程。就像一面鏡子:凸面鏡來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凹面鏡縮放自己的付出,平面鏡來映照自己的學生……
一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當我們眼中有愛,手中有尺,心中有燈時,我們就是一面凸透鏡的藝術。
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
每個班里都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學生,我也不例外。
班里有一個叫王浩的同學,幾乎占盡了問題生的特點:不交作業(yè),打架,上課說話、做小動作,辱罵老師和學生。
這一天,又是因為搗亂,他被罰打掃衛(wèi)生。可是等到下學鈴聲響的時候,他走到我身邊說:“老師,我中午有事,能不能不打掃衛(wèi)生?”
“不能!”我很堅定的回答。
他有些心神不寧,然后吞吞吐吐的說:“我媽媽中午上班不回來。我還要回去給妹妹做飯。”
我愣住了,我發(fā)現(xiàn)這個被大家認為一無是處的孩子,居然擔起了照顧妹妹的責任。這該是這個男孩身上多了不起的地方,甚至比優(yōu)異的成績更加吸引我。一個有擔當?shù)暮⒆?,比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對家庭和社會都更加重要。
之后幾天,我開始反思我的思維是不是有錯誤的地方。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點,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花期,我們要經(jīng)過耐心的等待。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我一直所追求和膜拜的。既然這是個責任感比較強的孩子,那就讓他擔起擔子,培養(yǎng)他的能力,激起他上進的斗志。從小組長一直做到了班長,他都做的非常好,短短兩年,成績也從最后幾名,上升到了全校前十。
每一朵花都會盛開,作為一個園丁,不要放棄,不要著急,慢慢培育著,終有一天,他會開出鮮艷的花朵。來回報你辛勤的汗水。
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有時我們是一面凹透鏡的藝術--縮小了自己的付出,期盼著耕耘出最好的苗。
前不久,我參加了一個學生的婚禮,他是我?guī)У牡谝粚?,今?0出頭,新娘子端莊大方,我很為他高興。臨走的時候,他說:李老師,我讓你失望了,你為我操了這么多心,我自己連高中都沒考上。我笑了笑說:我操了這么多心,不是一定讓你成為好學生,而是讓你一定成為個好孩子。
真的!他有我認為男孩子所有該有的樣子:勇敢、善良、敢作敢為、有責任心。優(yōu)異的成績只是一部分,能培養(yǎng)出來一個有血性、有擔當?shù)娜?,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猶記得,幾年前,他還是個問題學生,打架、偷東西,不愛說話,連頭都很少抬起來卻自尊心特別的強??墒茄凵裉貏e的清澈。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他的父親離家出走了,母親獨自一人撫養(yǎng),還患有小兒麻痹癥。母親每次接他的時候,都會把三輪車停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怕被同學看到。我覺得我應該幫幫他。
我告訴他,他的媽媽是讓我最佩服的媽媽,告訴他,做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比穿漂亮的衣服更招人喜歡;告訴他,你勇敢的樣子讓大家很佩服;告訴他很多很多的道理,我把他當自己的孩子來教育。甚至有一次,他與家人鬧矛盾而離家出走,我丟下生病只有10個月的奶娃,深夜11點,冒著大雨,穿梭在大街小巷。當凌晨4點,在一個網(wǎng)吧門口找到他時,我毫不顧忌形象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心疼這個家庭,心疼這個孩子。但是很可惜,他直到畢業(yè),成績也沒有變得出色,但他卻有了所有我想讓他有的男孩子樣子。一個優(yōu)秀的人比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更加的重要。
我們會為學生的不認真生氣,會為考試的失敗而失落,會為學生的不上進而著急,也會為學習中的錯誤而自責。那是因為我們有我們的職業(yè)良心,堅守著那40分鐘的陣地,寧可陣亡,絕不投降。
三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更多的時候,我們演繹了一面平面鏡的藝術。在我們與學生之間相互映射。我們總能從學生的身上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的影子。比如,我喜歡散文,學生也喜歡;我喜歡歷史,學生說起來也頭頭是道;我最近對地理感興趣,學生甚至會跑在我的前頭給我講“死海”講“亞馬遜”講“極光”。連說話做事都能找出一點我們的影子。有人說:你小學老師的人生張弛度,決定了你人生的張弛度。甚至多年之后,你信守承諾的個性得到了別人的褒獎,你會輕輕的說一句:“哦,我們老師告訴過我,信守諾言就像保護衛(wèi)自己的榮譽一樣”
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感覺到我身上所擔負的責任,也深深的體會到把師德作為檢查教師標準的重要性。給我一個杠桿,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也許,我們就是那個杠桿。
總之,“三尺講臺”演繹了自己的一生。用我們光滑的面撫摸著家庭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用我們清晰的光去照亮落在肩上的灰塵。放大我們的優(yōu)點,縮小我們的缺點。
我們用45度角看天空,30度角看世界,卻需要俯下身體做教育。我們認為用我們的三寸不爛之舌,三寸粉筆干出來的就是教育。卻不知,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成為了教育的一部分。像一面行走的鏡子,用一面鏡子的藝術挑起了對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擔。讓這人民族的藝術和精髓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魏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