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茂全
一
人鄰的散文多為隨筆。隨筆是一種記述見聞隨感的散文樣式,日?,嵤?、讀書心得、行旅感悟皆感發(fā)于心而形之于筆墨。人鄰將其散文歸為“感悟的斷章”“經(jīng)歷的人事”“各地的游歷”“隨意的文字”等類,這種歸類無疑表征著作家感物生思、因事傳情的抒情方式。
人鄰以旅人的眼光觀照著街衢人物、飲食習(xí)俗、動物植物,將其對生活的詩性感悟化作鮮活精練的話語組織,傳達(dá)出一種悲天憫人的生命情懷。作家且行且記且思,在山川河流、鄉(xiāng)村圖景、邊疆小鎮(zhèn)中體悟著生命的真意??梢哉f,人鄰以生命哲思為經(jīng),以行旅足跡為緯,編織了一個個韻味悠長的審美空間。
旅人形象是人鄰散文的抒情者形象,也是作家把握自然與社會的審美視角。旅人隨物以宛轉(zhuǎn),與心而徘徊,將心物感應(yīng)與情志互生的生命體驗投諸筆端。在旅人的視線中,一只粗陶水缽、一把油布傘、一對手印都有他對生命意蘊的探尋,一塊羔羊皮、一架羊裸骨、幾塊土豆都有他對生命價值的質(zhì)詢;一個盲人、一對拉車的夫婦、一群游戲的孩子都有他對生命意義的發(fā)現(xiàn);一片草原、一條溪流、一座寺廟、一處院落都有他對生命存在的理解?!敖?jīng)歷的人事,各樣瑣碎,為人事而立言,為塵世寫照,存其聲色形影,悲歡哀樂。”(《也說散文》)無論對自我生命歷程的展現(xiàn),還是對他者生命旅程的書寫,無論對生命的感性體驗還是對生命的理性哲思,都體現(xiàn)著人鄰獨特的生命情懷。人鄰散文的獨特精神內(nèi)核就是旅人的生命哲思,“行走詩學(xué)”與“生命詩學(xué)”的審美理想有機地融匯于其中。
二
散文是一種最具生命個性特征的文學(xué)樣式,常是作家理解生命和表達(dá)生命的重要方式。人鄰的散文就是對其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生命旅程的書寫。童年生活中的歡樂與憂傷、幸福與苦難、孤獨與熱鬧都鐫刻于人們記憶的巖層。人鄰以少年與成年的雙重視角,觀照并敘述少時的生活,表達(dá)了對童稚之心的深深眷戀?!锻{與游戲》是對母子深情的懷想,《兒童語言》是對兒童天真之心的展示,《小時候》是對童年夢想的追憶,《要杏胡謠》《擠,擠,擠香油》《孩子的游戲》等追憶擠香油、要杏胡、吹呸兒、捉迷藏、推鐵環(huán)等童年游戲。這些以童年生活為素材的散文中,作家素絹般的話語與溫暖的情愫融合在一起。作家佇立在成年的岸邊,遠(yuǎn)眺生命之河的源頭,童年的歡欣與成年的感慨常常縈繞于胸中。
人鄰的散文既涂抹著生命的原色,又浸潤著生命的原味,這同樣體現(xiàn)于其表現(xiàn)飲食風(fēng)味的作品之中。他的散文集《找食兒》是作家對“食物”的制作之美、形色之美、滋味之美恰切而簡潔的摹寫。作家對酸菜魚、餃子、腌辣子、韭菜盒子、擺湯面、馬奶子、抓飯等進(jìn)行了細(xì)致的描述。一些篇章專談飯食茶飲的做法、吃法及味道,如《茶酒》《罐罐茶》《小蔥拌豆腐》《魚脊骨和山野菜》《叫花雞破布衫石子饃》《燈燈肉》《黑汁肉》《洛陽城里的老食》等。從表面看來,這些散文是書寫食物之味,更深層次上則是對人生況味的品咂?!帮L(fēng)本身并沒有什么滋味,實在是物,是經(jīng)了風(fēng)的物。再多出一層的,是感慨于風(fēng)里滄桑的人”(《風(fēng)的滋味》)?!墩f火》寫烹煮飯食茶飲時火的不同,《說水》則談水之清濁咸淡輕重與人的精神境界的關(guān)聯(lián)。作家在品嘗食物之滋味的同時,也在咀嚼人生之趣味。作家對“飯食”的關(guān)注,并不源于饑餓的記憶,而源于對飲食背后生活趣味的品咂,其中既有感性的生命體驗,又有形而上的思索?!叭说娘嬍常€是要簡單一些,簡單一些才會心安,心凈?!保ā墩沂硟骸ぷ孕颉罚┦持兄队袆e,味外之旨無盡。對于人鄰而言,食物不是廚藝秀的產(chǎn)物,而是心與物游的載體。《找食兒》中的一菜、一粥、一羹、一酒、一茶中皆蘊蓄著作家豐富的情感內(nèi)蘊與生命哲思。
生命既是由生到死的自然時序,又是由此到彼的空間位移。行跡所至之處,人鄰審視著萬物的形貌,確證著生命的意義。小城、鄉(xiāng)村、河流、雪山、草原、樹木、村莊等都呈現(xiàn)出勃勃生氣與斑斕色彩。人鄰散文所表現(xiàn)的有異域旅行時的感受,也有中國西部獨行時的見聞?!逗D嫌洝窡o意普通旅行者關(guān)注的物事,卻在尋覓老街與村落風(fēng)貌,審視老店鋪椅子的紋理等,體悟平凡物象背后的生命輪回與世道滄桑?!妒迦赵洝肥撬谙愀?、澳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旅行的記錄,作品不在于細(xì)致描摹異國風(fēng)光,而重在表現(xiàn)身在異域的心理感受?!赌恢⑿?,又一天》記敘在日本的行旅記憶,體味日本茶室的生活,造訪神戶北野異人館,散步于神奈川的鄉(xiāng)村等?!缎新脮分校骷一?qū)懭f象洞、九寨溝、峨眉山、天山等地的自然風(fēng)景,或?qū)懳涠伎h、徽縣、瑪曲縣、吐魯番、石河子等地的人文景觀,表現(xiàn)的主要對象是遠(yuǎn)離都市喧囂的鄉(xiāng)間生活?!坝巍睘樽骷姨峁┝饲樗忌l(fā)的場域。人鄰的“游歷”類散文并非書寫自己游覽“足跡”的散文,而是記錄“心跡”的作品。小鎮(zhèn)上的鹵肉店、裝裱店、烤馕店、鐵匠鋪等店鋪,田間的蕎、荏、玉米、高粱等農(nóng)作物,院落里的灶臺、陶盆、掃帚、鐵锨等農(nóng)村生活用品,村前屋后的梧桐、楊樹、杏樹、花椒等樹木,貼“門前子”、走高蹺、轉(zhuǎn)神山、磕長頭等農(nóng)牧民生活習(xí)俗,古井、牌坊、古橋、鏢局等歷史遺跡,漢族、維吾爾族、藏族、哈薩克、苗族等底層民眾,一系列人間物象組成人鄰散文多元的鄉(xiāng)村景觀。作品在描述鄉(xiāng)村世界自足本真的生命樣態(tài)時,將世俗化的圖景與詩意性的發(fā)現(xiàn)融為一體。
三
一個人的一生都有一道無法跨越的界限,而正是這界限,使人們相遇在生命的邊緣。因此,一個關(guān)愛生命的散文家不僅關(guān)注著自我的生命,也關(guān)注著他者的生命,并從理解中感受到生命精神的息息相通。人鄰以散文的形式關(guān)注著各種生命存在,關(guān)注著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表征著作家獨特的生命詩學(xué)觀。
生命是造化的奇跡,謳歌生命之美一直是文學(xué)的母題。人鄰散文的許多篇章贊美生命的善良、美好、尊嚴(yán)。生命因為有愛而變得溫暖,變得充盈。從峽谷石壁上鑿刻的孩子的手印中,作者發(fā)現(xiàn)母親“對生命的那種獨特的溫馨的愛”永不黯淡(《母愛的考古》);在智障而早夭的小安娜的生命旅程的背后,“這位父親對小安娜無微不至的愛”,具有能與死亡對等的力量(《永遠(yuǎn)的十三歲》);“這樣相濡以沫的兄弟之情是可以抵御任何凄涼的,甚至是絕望和死”(《老兄弟》)。
《閑情偶拾》(韋爾喬插圖)一書的“美好”一章,既有在齊白石畫中發(fā)現(xiàn)的生命的鮮活,又有在韋爾喬畫中領(lǐng)悟到的生命的靜美?!毒€條》《美好》《暗香》《祈禱詞》《親切》等都是對女性生命之美的贊美。生命是有尊嚴(yán)的。作者在《那上天賜予果實的人群》中說:“可以看出老人是貧窮的,但依舊呈現(xiàn)出一種人的尊嚴(yán)。”“海一樣的人群跪伏而下,它們是卑微的,但屬于上天和大地?!睂ι乐频臅鴮懯侨肃徸杂X的藝術(shù)追求。他在《艱難的寫作》中說:“寫作,也許要到了這樣的深度時,那種最深的人性的美,人的善良和悲憫,人活下去的意義,才會濕潤地顯露出來?!比肃彽纳⑽奶幪幒N著對美好人性的獨特發(fā)現(xiàn)和詩意詮釋。
人鄰的散文不僅有對生命的崇高、美麗、善良、真誠的禮贊,還有對生命的卑微、短促、痛苦、死亡的悲吟。生之趣味與死之悲涼皆浮現(xiàn)于紙上,洇染于胸中?!拔覀兪墙孀?,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秘密使命來到這個世上的。也許我們都可以無畏地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他誕生、生活、死亡’”(《塵世》);“時間的可怕,是我們無法看見它真正的流逝,我們偶然看見它的時候,死亡的剪刀已經(jīng)嚓嚓嚓地逼近了我們頭頂?shù)墓饩€”(《隨時間而逝》);“那些死去的人的墓還在,但是無比荒涼”(《記憶或是遺忘》)。作家對生命的死亡深懷悲憫。再如,《大妮》《時光與憐憫》《笨拙》《空與死者》《抽煙的死神》《虛空與天使》,都彌漫著死亡的氣息?!杜P龍崗》是作家對墳地墓碑的靜思,也是對守墓人生活的側(cè)記;既有生者與死者的對話,自我與本心的詢問,還有對親人離世、師友死亡的緬懷。直面死亡需要勇氣,也需要一顆溫?zé)岬男撵`。柔韌與堅強共在,平淡和絢爛同存。在對生與死的思考中,隱藏在話語背后的是作家溫?zé)岬那楦?而作家對死亡的思考并非簡單地悼念亡靈,而是對生死的形而上追問,因此作品具有鮮明的知性色彩。
死亡是每個人的宿命,只有直面死亡才會領(lǐng)悟生命的意義,才會勇敢地追尋生命的價值。“人生,也不過是偶然?!保ā杜P龍崗》)“生命在那最后一瞬,陡然升上只能讓人仰望的孤傲的夕陽中的山峰。黑暗就要降臨,但黑暗比起高貴而驕傲的生命來,是多么的黯淡”(《一本特別的書》)?!斑@個世界給我們的傷痛遠(yuǎn)甚于溫暖。但奇怪的是,就是為了那么短暫和可疑的一點幸福,我們竟然能夠忍受漫長的一生。甚至在生命的末日,我們依舊會渴望活著”(《風(fēng)景、雪、黑暗的寧靜》)。人鄰不僅關(guān)注人世間常態(tài)的生命形式,還關(guān)注處于生活邊緣的非常態(tài)的生命存在,在冷靜書寫的背后隱藏作家對生命的悲憫?!睹と诵值堋贰顿u刀的啞巴》《丑女》《黑衣藝人》《大妮》《急診觀察室》《更深的悲哀》等作品中,作家對或傻或啞或盲或狂或丑或殘的非常態(tài)生命都傾注了深切的關(guān)注。生命的“常態(tài)”與“異態(tài)”的并存,人生的“偶然”與心緒的“惘然”氤氳。人鄰的散文因之透射出一種幽靜清寂之美。
四
物色感人則性情搖蕩,故作者窮情寫物,著文達(dá)意。在動物、植物生命體,甚至無生命的事物中也灌注了人鄰的生命哲思,在心與物的契合中表達(dá)著對生命的深邃覺解,在反思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中表現(xiàn)出一種萬物一體的生態(tài)生命精神。人鄰從羊骨殖中發(fā)現(xiàn)了小羊面對死亡威脅時本能的掙扎(《羊的裸骨》),從羔皮中發(fā)現(xiàn)人們屠戮生命時的殘忍(《昂貴的羔皮》),從殺狗的活套和圍觀者的歡呼中發(fā)現(xiàn)人們心里的虐狂(《殺狗》),從一群人對一只狗的瘋追猛打中發(fā)現(xiàn)人的動物性(《那動物一樣的人》)。這些作品都體現(xiàn)了作家對戕害生命行徑的批判,也表現(xiàn)了作家強烈的生命情懷。
天地之性,萬物之理,皆生于自然,生命是自然的奇跡,每一種生命都有尊嚴(yán),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人鄰以散文的形式尊重各種生命存在,尋求生命間的心靈對話。在人鄰的散文中,熊有至死不渝的“愛情”(《兩頭熊》),“深解命運”的雄蛾有絢麗的生存與黯淡的死亡(《雄蛾》),陸鼠有遷移時悲壯的生命抉擇(《陸鼠》),麝牛們?yōu)楸Wo(hù)小麝牛表現(xiàn)出偉大的愛(《麝牛》)等等。人鄰不僅書寫著動物生命的尊嚴(yán),還體悟著植物生命的意義,《深秋》中枯萎的花、《遺忘》中逼近死亡的麥子、《蓮花》中圣潔敦厚的蓮花、《神秘的植物》中生命力勃發(fā)的植物等都是作家對各種生命的詩性對話。
每一種生命都以其獨特的方式表示著對生命的珍視,人類應(yīng)當(dāng)尊重和敬畏所有的生命,人鄰的散文以其敬畏生命而獲得了深刻的藝術(shù)感染力。 “人守于天道,不正是對自然敬畏么?!保ā赌恢⑿忠惶臁罚岸梦?,即有思,不是沒道理的,有這思,那一脈息就不絕。”(《默然著芒鞋,又一天》)“這樣的“蝦”若是會寫點什么,會寫出些什么呢?”(《海南記》)“煙斗上還有殘存的溫度,人手上的溫度,還在上面留著。出來的時候,想摸一下這樣的房子,房子里的東西,那些曾經(jīng)停留在這兒的人的氣息?!保ā端孛瑁壕拔锖腿恕罚┤肃徳谘哉f中常常將“以物觀人”“以人觀物”與“以物觀物”“以道觀物”相融合?!岸梦锷肌薄霸~隨物轉(zhuǎn)”成為作家散文話語的生成方式。
人的閱讀體驗打通了生命的當(dāng)下存在與歷史存在之間的壁壘。人鄰的散文中,有些屬于閱讀札記,作家通過文本的解讀來透視生命的意義。從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中,他發(fā)現(xiàn)原始人感覺的豐富和“文明人”感覺的虛假;從彝族民間史詩中,他“讓靈魂飄入那古老的年代”來理解先民的生活與精神;從陳克華的詩《病室詩抄》中,他感受到詩人對生命的眷戀。《說甄士隱》《智通寺老僧》《妙玉》《寂滅》等是作家閱讀《紅樓夢》后對生命的沉思。生命書寫與閱讀體驗相依相生。《花見小路》中憶川端康成對藝妓的書寫,《三島由紀(jì)夫》憶三島由紀(jì)夫的死亡,《大阪的晚上》憶高倉健的演藝,皆將現(xiàn)場體驗與文本體驗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無論人鄰直接援引其他作品,還是對其重新解讀,讀者都能夠在互文性的閱讀中獲得多重的生命啟悟。
五
思想的邊界就是理解的邊界。因為理解生命,所以慈悲生命。人鄰對生命的思考首先源于自我的生命體驗,并在現(xiàn)代生命意識的基礎(chǔ)上形成獨特的生命觀。作家漫步時空,在自我的內(nèi)審和世界的生命對話中,完成對個體、他者乃至所有存在物的價值與意義的理解。作家在自我審問與叩問歷史中思考生命中的苦難與幸福、偶然與必然、卑微與尊貴、短暫與永恒、夢幻與真實。作為一名有自覺生命意識的當(dāng)代知識分子,人鄰對生命的關(guān)懷如影隨形,其作品中的生命哲思就成為散文世界中獵獵飄揚的旗幟。
人鄰在與天地宇宙生命萬物的對話中蘊涵著透徹的生命智慧,這顯然受到中國傳統(tǒng)生命哲學(xué)觀念的浸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人生如逆旅”等中國傳統(tǒng)生命觀已經(jīng)潛移默化于他的散文中。他不僅以古人對生命的觀念作為言說時的價值參照,而且在散文中對古代文人墨客的生命情趣情有獨鐘?!扒锬┒鍢蛴兴?,削瘦的驢戴月而過,小小驢蹄在霜上的印痕,詩行一樣,何其雅?!保ā堵猛揪庞洝罚扒f重古風(fēng)盎然,卻出乎意外。也只有這樣地方,才會保留這樣古老的方式。比起城里過事情時那種無聊文字,格外地讓人感動。”(《七月的屯字》)人鄰居于城市而對城市生活書寫較少,一定程度上,他的散文建立于鄉(xiāng)村文化土壤中,籠罩著一種傳統(tǒng)士大夫的田園情結(jié)與生命情調(diào)。
人鄰對生命的思考源于宗教生命精神的浸染。從他的散文中,我們不難看出,強烈的宗教生命情懷?!墩沂硟骸吩谘允?、論人時常透出一種“禪味”,潛隱著物與心即為佛性的禪境。桃子粥的做法中“有些禪宗的味道”。心與外界一切事物相感相應(yīng),相問相答,隨處皆顯禪思?!坝袝r候味道是不一定真有的,只是在心里的。”(《梅二題》)“人的吃食中有些好滋味實在是靠機巧不能得的?!保ā督谢u及其他》)“沒有味道的東西,才好入味?!保ā遁桓|膾》)明心而見性,立言而著意。評述食物和回憶食事仿佛成了散文家人鄰一種參禪悟道的方式。人鄰散文在虔敬中有佛的慈悲。“緣”“塵?!薄斑^客”“慈悲”“寂滅”等富有宗教意蘊話語時時出現(xiàn)在文中?!吧撕途用裨谧邉?,各有各的事情。而遠(yuǎn)來的這些游逛著的人,似乎真的與這世界無關(guān),只是過客,草原上的過客,城市的過客,生命不知所終的過客”(《郎木寺》)?!奥萌私?jīng)過的時候,它也路經(jīng)了旅人。相互的緣分,也就如此?!保ā缎∷隆罚I⑽摹赌恢⑿?,又一天》借用了日本古代詩僧種田山頭火的俳句作為題名,而行文中處處見花見佛亦見情性?!盎ㄒ姡步腥讼肫鸹ㄩ_見佛,花開了,佛即現(xiàn)了真身,抑或花即是佛,佛亦是花?!?(《默然著芒鞋,又一天》)“佛說,苦海無邊;雖然佛沒有說,時光就是擺渡?!保ā端孛瑁壕拔锖腿恕罚┳骷以谧诮贪愕拇缺c大愛中書寫生命存在。宗教中所傳達(dá)的對生命的慈悲構(gòu)成人鄰散文生命哲思的濃重情感底色。
六
人鄰的散文以其獨特的精神品格與創(chuàng)作手法建構(gòu)了一個深具魅力的散文世界。這主要體現(xiàn)在沉思默想的抒情者角色、詩意畫意的追求、自然而巧妙的構(gòu)思、鮮活別致的語言等方面。
人鄰散文的抒情者形象是一個沉思默察的主體。從作家的創(chuàng)作方式來說,靜觀、沉思與冥想是作家組織情思的方式。作家以這種獨自一人的方式體味他的人生之旅,獲得真實的心靈體驗。“其實,一個人從生到他的最后都是獨自一人”(《記住了什么》)?!皼]有那座小寺,只有寂靜,安適,緩慢悠長的寂靜和安適。也許,還有一點孤單,清涼涼的孤單”(《行旅書》)。從文本內(nèi)容來說,首先,我們在作品中隨處可見心靈“羈旅”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幽幽然一個人走過,只自己的鞋聲,仿佛自己就是羈旅的古人,有些莫名的傷感”(《行旅札記》);“羈旅的人,脆弱的心是禁不住那樣悠長寂寥的鐘聲的”(《法雨寺》)。一種羈旅感傷的光暈籠罩在散文之中,這種審美效果的生成與其散文中沉思默察的抒情者的設(shè)定緊密關(guān)聯(lián)。其次,人鄰的散文所描摹的人物形象更多是沉默者、冥思者與孤獨者,如《月色》中心境恬然的男人、《銷魂》中吹古樂器的老者、《獨自一人》中凝視花朵的人、《悠閑》中俯視蟋蟀的人、《肉身》中在寧靜中塑蓮花的匠人、《油布傘》中執(zhí)傘獨行于荒野的男人等,共同組成其散文中特有的“孤寂者”形象系列。
人鄰既是一個散文家,也是一個詩人。他常以詩人特有敏銳的感覺與豐富的想象營構(gòu)意境,追求散文的詩情畫境。為了達(dá)到詩情畫境的藝術(shù)效果,人鄰在創(chuàng)作中多以生動簡練繪境摹形,傳神寫照。《殘照旅人》和《行旅書》是對自然生活記憶圖景的審美編碼,《閑情偶拾》是畫意、詩意在情感之經(jīng)與理性之緯中的雙重編碼,是話語藝術(shù)與視覺藝術(shù)的滲透與融合的成功試驗,有一種新的審美創(chuàng)造范式?!堕e情偶拾》中的詩文組合、《殘照旅人》《行旅書》中的空間布局,均有一種虛實相生、韻味悠遠(yuǎn)的意境之美。
人鄰的散文在構(gòu)思方面多從小處入筆,大處著意,在轉(zhuǎn)折起伏中升華題旨,諸多篇什均有巧妙自然的構(gòu)思。有的篇目通過一件小事覺悟人生哲理的形式,細(xì)微處見精神,平淡中有奇崛,言語點到即止,表面漫不經(jīng)心,隨意點染墨色水彩,卻蘊含深意真味?!断日住分杏梢粋€人的死亡而聯(lián)想到寫到過去的照片,而感覺到每個人的“死亡的陰影”。《玻璃》中,以在回憶一次偶然被鎖在走廊時砸玻璃的事件,最后得出“世界上真是沒有任何東西是脆弱”的哲思。《路過三家地》《麝?!返茸髌吩谡芩家馓N表現(xiàn)時如鹽化于水,無點題之筆而意蘊包孕其間。一般來說,旅游性散文最易重復(fù)前人舊路而喪失自我的發(fā)現(xiàn)。人鄰的羈旅的體驗方式與言說方式常使他突破“導(dǎo)游”模式的景觀。人鄰在孤旅中多有獨見,如在《日記四則》中獨辟蹊徑,采用了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法,分別以山、水、寺、蛙、荷、店來寫峨眉山的景色,作家的巧妙藝術(shù)構(gòu)思可見一斑。人鄰認(rèn)為,“所謂的游歷,只是文字的一個‘場’,而關(guān)鍵在于獨特的發(fā)現(xiàn)、感悟?!保ā兑舱f散文》)讀人鄰的散文,需要讀者“悟”的心境,方能咀嚼到簡潔素樸語言背后的韻味。
人鄰是以“詩家語”來寫散文的為數(shù)不多的當(dāng)代散文家之一,其散文語言頗受詩歌語言影響,具有跳躍性,洗練而蘊藉,鮮活而自然,充滿質(zhì)感與韌性,鮮活清麗,樸素精妙,在自然而無矯飾的散文話語中,情愫不擇地而流,又不溢不漫。人鄰對散文語言有著自覺的審美追求。他說:“真正的寫作者,是越來越慢的。在這個不斷加速的時代,我們得減慢我們的速度,以保持事物的密度,保持事物的堅韌質(zhì)感。寫作的難度應(yīng)該是和人生的難度相等的”(《艱難的寫作》)。“好的文字,必須要有出于自然的心境。時間在這里是緩慢的,那些文字也好,筆墨也好,似乎都有了時間的浸潤。如果在蒙頂山居住,左有僧舍,右為林濤,云霧,晨光,夕照,不會沒有好文字。那文字不是直接的,激烈的,是慢慢浸染自然風(fēng)味的文字”(《新入蜀記》)?!昂苫?,更是。荷花不多,三三五五,不多的嬌艷,才不俗氣,水面上一朵一朵隔開,水氣氤氳之間,一朵一朵,獨立著些微的寂寞?!保ā端孛瑁壕拔锖腿恕罚端孛瑁壕拔锖腿恕分械摹叭孔印薄俺靥痢薄靶≡骸薄肮爬鎴@”等的摹形摹色,恰如一幀一幀的青綠寫意畫,畫境氣韻油然自生。寫景狀物逼真簡潔,寫人敘事平心靜氣。在語言的節(jié)奏上,闊大處天高云淡,細(xì)膩處密不透風(fēng),形成疏密有致語言節(jié)奏。人鄰在創(chuàng)作中追求著“味之無極、聞之動心”的話語效果,使其散文具有了古典美的韻致。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里,人鄰“以慢制快”的寫作選擇給讀者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味悠長、意味豐厚的審美世界。
人鄰的散文在體制上有短小精練雋永的特點,在總體風(fēng)格上呈現(xiàn)出一種靜穆、空靈、素樸之美?,F(xiàn)代的生命意識與古典的生命情調(diào)互滲,生命的趣味與生命況味交織,對生命的悲憫與哲思組成了一幅幅詩意的畫卷。受古典詩文的影響,人鄰的散文無壯美之景與浩然之氣,卻更多飄逸之氣與秀麗之色,是西部散文中的“江南水鄉(xiāng)”。他的散文有柳宗元山水游記的風(fēng)致,也有徐霞客地理游記的特點,也有明代小品文的韻味。“古時的行旅,車馬或是徒步,是近乎無限漫長的時間,這也決定了古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和寫作。那些行旅中的文字,是浸染了寂寞的,但那是自然質(zhì)樸的文字”(《新入蜀記》)?!俺鲩T,一盞燈,若月;遠(yuǎn)處的燈,若爛漫星星。埋怨屋里燈光太亮,若是古意燈燭,外面的星月即是舉盞的好伴侶了?!保ā敦グ斯沛?zhèn)》)《廿八古鎮(zhèn)》中的古鎮(zhèn)、《海南記》中的瓊海古村等則是浸潤了古雅清幽之感,而這種韻味是通過節(jié)制簡潔的話語呈現(xiàn)出來的?!拔乙呀?jīng)是喜歡那樣看似平和的,其實內(nèi)里有其滄桑苦澀的文字。”(《也談散文》)人鄰的散文話語不僅受到劉基、歸有光、張岱、周作人、林語堂、汪曾祺等散文家清雅閑適風(fēng)格的浸染,還受到川端康成、小林一茶、松尾芭蕉等國外作家清寂閑靜文風(fēng)的影響。
人鄰的散文在為生命立言寫照。作家不取媚于俗,不調(diào)侃人生,以真誠的心靈體驗著生命、理解著生命、表達(dá)著生命,以散文的形式呈現(xiàn)著生命的意義,并建構(gòu)了一個獨特的意義世界,成為當(dāng)代散文景觀中獨特的存在。生之美,生之難,生之痛,生之促的詩性體驗氤氳在他的散文中。對生命的哲思是“行旅”中的人鄰永遠(yuǎn)無法放下的“行囊”,生命哲思的藝術(shù)追求將伴隨作家不斷地尋找生命的詩意棲居。
責(zé)任編輯 王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