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3-00-01
高熱驚厥也俗稱抽風,因為體溫突然性的升高,造成了局部或者全身肌肉不受控制的收縮,同時出現了意識障礙?,F階段,依然無法找到驚厥真正的發(fā)病原因,隨著研究實驗的不斷增多,發(fā)現高熱驚厥的遺傳性較為明顯,而且,驚厥與小兒大腦發(fā)育缺陷有著密切的關系。通常情況下,高熱驚厥來勢洶洶,一旦處理方式不科學,很可能對腦組織造成嚴重的損傷,對小兒的智力方面造成嚴重的影響。在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與護理過程中,要注意以下8點,為患兒的身體康復保駕護航。
1 急救護理要保持小兒呼吸通暢
在小兒高熱驚厥的發(fā)作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搶救工作,將患兒平放,將頭偏向一側,解開衣袖的扣子,將口鼻中的異物清理干凈,防止在嘔吐過程中出現窒息的現象。如果小兒牙口緊閉,可以將壓舌板上纏上紗布,并放在臼齒間,能有效避免小兒將舌頭咬傷,情況嚴重時,要用舌鉗將舌頭拉出,防止出現呼吸閉塞的現象。同時,準備氣管插管與吸痰器,操作上一定要遵守規(guī)范流程,防止對呼吸道粘膜造成損傷。
2 改善腦組織缺氧
驚厥會造成呼吸受阻,加大了對氧氣的消耗,進而出現腦組織缺氧現象。在短暫的缺氧過程中,增加了腦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了腦組織水腫的風險,且預后效果與缺氧持續(xù)時間、缺氧程度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不管是否出現紫紺,都要給予小兒高濃度氧氣,提高血液的濃度,防止出現腦水腫,改善腦組織缺氧的癥狀,降低驚厥程度。一般情況下,采取面罩給氧的方式,并將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鐘3升左右,直到癥狀出現有效緩解。
3 建立靜脈通路
針對高熱驚厥的小兒,醫(yī)護人員在搶救活動中,一定要爭分奪秒,有條不紊地建立靜脈通路,并保持其高效暢通,充分發(fā)揮驚藥功效,為減輕驚厥癥狀奠定有效的保障,同時也是成功搶救的基礎。大部分的小兒驚厥都是因為患者的抽搐而送至醫(yī)院急診,而快速搶救的關鍵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有著極大的關系,要求護士能快速的進行針刺,促進急救藥抗生素,以及其他類維持機體平衡的藥物發(fā)揮功能。
4 控制驚厥的發(fā)生
在驚厥的發(fā)作過程中,一定要第一時間尋找發(fā)病原因,加強對驚厥病情的有效控制,高效的使用止驚劑與鎮(zhèn)靜劑。如果出現藥物短缺現象時,可以采取針刺法與指壓法,對人中、合谷、百會等穴位進行科學的針刺,能實現有效的止驚,同時控制好針刺力度,防止對皮膚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如果已經成功地建立了靜脈通路,要進行快速給藥。
5 加強高熱控制
高熱驚厥會造成新陳代謝,以及各種功能的紊亂,因此,加強對溫度的控制是防止驚厥并發(fā)癥出現的積極手段,快速將體溫控制在30℃以下,同時保證絕對的臥床休息。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步驟進行操作,降低高熱對患者所帶來的傷害。同時,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采取科學的降溫方式,主要降溫手段包括藥物降溫、物理降溫,以及靜脈降溫等。
6 充分發(fā)揮脫水劑的作用
在驚厥缺氧的情況下,患兒內分泌紊亂,降低了血鈉含量,在驚厥反復發(fā)作的過程中,會經常性的引發(fā)腦水腫,患者因腦水腫導致腦細胞去極化,使驚厥閾值降低。因此,要充分發(fā)揮脫水劑的作用,使顱內壓與腦水腫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急救過程中,通常采取每千克靜點20%的甘露醇,或者有降低顱內壓功效的地塞米松。
7 營養(yǎng)的攝取
在小兒驚厥的護理過程中,要加強對患者營養(yǎng)情況的評估,當患兒在清醒的過程中,引導患者對營養(yǎng)的攝取。例如,清淡食物、果汁,以及水分的攝取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驚厥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禁食手段,待病情平穩(wěn),或者體征平穩(wěn)后再進行營養(yǎng)的攝取。針對昏迷不醒的患兒,可以通過靜脈高營養(yǎng)或者鼻飼的方式實現對營養(yǎng)的攝取。
8 謹防外傷
在驚厥發(fā)作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可以將紗布放在治愈患者腋下,避免患者皮膚出現磨損的現象。加強對床邊防護欄的安裝,避免患兒從床上墜下,清理床上的可能造成損傷的異物,防止在劇烈活動時出現損傷。如果患兒因驚厥倒地時,第一時間搶救,同時移開可能對患兒造成傷害的尖銳物體。同時,在按壓患者或者拉動的過程中,不要過度用力,防止脫臼或骨折現象的發(fā)生。
9 結束語
護理人員一定要加強對小兒高熱驚厥的重視,積極地采取科學的治療手段,避免高熱驚厥的再次出現。同時,在急救與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家長的溝通,獲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提高患兒家屬對高熱驚厥危險程度的有效認知,加強對患兒家長的正確指導,無論對防范高熱驚厥的再次發(fā)生,還是保護患兒身心健康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