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榮
摘 要:主要研究高中生物課堂中“點、網”式整體教學法的應用,具體闡述了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并強調通過突出重點、講解難點、類比聯(lián)想的教學手段,形成“點、網式”的教學結構,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點式;網式;整體教學法;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0)09-0098-02
生物是一門集理論性與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而學生由于未能對生物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認為生物教學太過單調乏味,致使課堂教學質量并不理想.“點、網”式整體教學法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可以將生物教學內容中的各個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進而形成相應的生物教學網絡,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由此看來,“點、網”式整體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進行應用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
1.探究目標不明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生物教學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但就目前來看,這一要求卻呈現(xiàn)了兩極化的特點,一方面仍有部分教師未能正確認識到探究學習的重要性,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而另一方面則是有一部分教師雖然順應了新課改的具體要求,開展了探究學習活動,但是存在刻意探究的情況,認為不探究就無法提升教學效果,也不符合新課改的具體要求.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進行探究的.
2.提問太過直接
有效的提問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并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突出其主體地位.自新課改以來,教師們也紛紛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進而積極探尋科學的提問方法.但一些教師可能對問題教學存在一定的歧義,將原本“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椤皾M堂問”,讓學生在課上經常聽到教師在問:“對嗎?不對嗎?到底對不對呢?”在這種直接性的問題下,學生也會毫無思考習慣性的回答“對”或者“不對”,而且這些答案從課本上就能輕易獲知不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
3.形式教學明顯
在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解后,教師還需開展必要的課堂練習,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做到觸類旁通.但部分教師可能對課堂練習的作用未能全面了解,只將其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在這種錯誤認知下,便會導致形式教學特點太過明顯,無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高中生物課堂中“點、網”式整體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突出重點,構建生物知識網絡模型
自主學習是“點、網”式整體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應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高中作為學生思維轉變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若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生物學習質量,還能為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應用“點、網”式整體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生物知識網絡模型的構建奠定基礎.
比如在進行“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塊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fā),構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模型.首先是生產者,生產者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其主要作用是將無機物變成有機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是聯(lián)系非生物的物質能量和消費者的紐帶;其次是消費者,消費者根據(jù)消費級別可以分為幾個等級,其主要作用是加快物質的循環(huán);再次是分解者,其作用是分解動植物遺體和動物排泄物等,并將其轉化為無機物;最后是非生物物質和能量,諸如空氣、水、陽光、熱能、無機鹽等等.通過點的學習,學生在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個部分之后,根據(jù)其功能和作用,很容易就能夠連成網絡,從而更有利于突出知識的重點,加深學生的理解.
2.講解難點,促進師生的良好溝通
生物學科由于同時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特點,會給學生的生物學習增加一定的難度,影響其掌握、理解知識點的程度,對此,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生物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降低理論知識的難度,讓學生產生思考,進而幫助學生挖掘其中某種生物現(xiàn)象的基本特征,突出“點、網”式整體教學法高效、簡單的特點.并且教師在講解教學重點時,還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感受說給教師與同學,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進行“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的教學時,其教學重點是遺傳和變異規(guī)律在改良農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種方面的應用,這對于高中生來說是較難理解的.這時教師便可形象地描述為基因重組對農作物與家畜的巨大作用,因為之前已經學過基因重組的相關知識,這樣便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基因重組方面的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合作思考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的特點,并共同構建相應的網絡模型,再由學生代表進行發(fā)言,教師給予認可或指出不足;對于部分不敢發(fā)言的學生,教師則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持.
3.類比聯(lián)想,梳理知識內部聯(lián)系
一般情況下,高中生物知識點間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聯(lián)系,而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點、網”式整體教學法的有效作用,便要充分掌握這些知識點的內部聯(lián)系,致力于構建生物知識網絡,體現(xiàn)出具體的教學主題.因課堂教學的限制,學生對某些生物現(xiàn)象無法做到實地觀察,這時教師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引導學生開展類比想象,幫助其理清其中的內部聯(lián)系.
例如在教學“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時,這節(jié)內容的知識點較為繁雜且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易使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對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以視頻、圖片或是動畫的形式來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吸引其注意力.然后教師在引導學生發(fā)揮類比想象的能力,探討細胞的能量供應與利用,比較兩者異同.最后教師應要求學生自主進行生物知識網絡的構建,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國家、社會對教育教學的關注度持續(xù)增長,并指出應實現(xiàn)素質教育.在這一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要細致分析當前高中生物的教學現(xiàn)狀,并通過突出重點、構建生物知識網絡模型、講解難點,促進師生的良好溝通、類比聯(lián)想,梳理知識內部聯(lián)系的教育手段,能促進“點、網”式整體教學法的有效應用與落實,并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蘇娜.推進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7(12):25.
[2]陳鳳華.淺談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做法[J].學周刊,2016(30):28-29.
[3]李郁嬌.高中生物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07):119-120.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