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白
春節(jié)期間,冠狀病毒疫情嚴峻,為了自身安全,為了不給國家添亂,老老實實呆在家里,讀讀書,充充電,也挺好的。
說起來,我們從上幼兒園就開始讀書,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學,各種各樣的課本,如果碼起來,該有幾人高了吧。我們古人崇尚“學富五車”,正所謂,孔子搬家——盡是輸(書)??鬃幽莻€時代還是竹簡,五牛車的書,換成現在的紙質書,還真沒有多少,至于電子書,一個芯片,就可能是一個圖書館。我們讀了許許多多的課本,讀了雜七雜八的書,遇到知識淵博的人,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腹中空空,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反正我是有的。
學生時期的讀書,是知識大量補給的階段。“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边@樣的警句格言,我們很小就知曉。小孩子嘛,貪玩,意志力薄弱,需要不斷激勵和鞭策。至于“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那樣刻苦讀書到極端的例子,我們簡直是佩服得啞口無言——無形之中,讀書成了一件苦差事,成為了苦盡甘來所必需要付出的代價。讀書是學習最有效的途徑,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形成的共識。只是讀書讀著讀著成了強制的填鴨,少了趣味,成為任務,壓在肩上的負擔,學習效果就急劇下降。同樣是讀書,有的孩子讀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看見書本就頭疼,至于那些厭學逃學的孩子,必定有太多的因素,把他們讀書的胃口給敗壞了。
成人后的讀書,尤其是參加工作后,生活相對穩(wěn)定下來,這時的閱讀,由于沒有什么具體的要求和任務,從讀書的形式上來說更寬泛和隨意一些,從心情上來說,更閑適從容一些,不刻意,不強求,率性而為,喜好閱讀。這種沒有什么實用目的的讀書,似乎更貼近心靈,也就更容易進入文字的花園,曲徑通幽處,自是一番天地,流連忘返之間,頗能領悟到書的幽香和清涼。讀書如喝茶,需要靜下來細細品味。文字如甘茗,書本如茶杯,讀書的樂趣,是需要時間和心情慢慢來泡的。
讀書積累知識,“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書本是濃縮的世界,古今往來皆納其中,三教九流悉數登場,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總是有限的,通過讀書,我們的心靈得到了自由,有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正如莎比士亞所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睍侨祟惖木袷臣Z,是一代代的智者留給我們的財富,未必本本對你有用,但總會對某些人有用。這正是書本奇妙的地方,它貌似是被動的,在被讀者選擇的過程中其實也在選擇著讀者。遇到了,喜歡上了,便是緣分。因此當你讀到一本好書,你會露出會心的笑容。
也就是說,讀書是一個交流的過程。一本書就是一個秘密通道。而且這是一條神奇的“時空隧道”,寧靜,又充滿魔力,漸而漸之,也就成為了你和世界對話的通道。讀書不但能增長知識學問,擴大視野,開啟智慧,還能掘進心靈的廣度和深度。一個愛讀書的人,漸而漸之會成為一個愛思考的人。因為那書里不但有顏如玉黃金屋,不但有驚心動魄的故事,還有疑慮、傷痛、淚水、嘆息以及追問。一個會讀書的人,讀到后來,必定會加入自己的人生經驗、喜怒哀樂,對世界和人生有自己的體悟和見識。
世俗的生活總是忙碌的,讀書作為一種消遣,自然是以率性為好。就跟養(yǎng)花養(yǎng)草一樣,在侍弄花草的過程中,其實就已經養(yǎng)人了。讀書可以涵養(yǎng)氣質,提高修養(yǎng),這算是讀書的副產品吧,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人生苦短,總要苦中作樂。讓我們享受讀書的樂趣,讓我們穿越人生的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