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致
【摘要】高端研修助力教師專業(yè)成長。巧設課程意殷殷,方式多維更嚴謹。悟?qū)<绎L采各異,得信念成長迥然。反思自我導實踐,領異標新敢為先。
【關鍵詞】高端研修;專業(yè)成長;培訓課程;培訓方式;悟?qū)<绎L采;得信念成長;反思自我;領異標新;自主成長。
前言:走進華南師大,走進這所神圣的育人的搖籃,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濃濃的書香氣息。廣東、香港、臺灣知名的教授專家、師大附小的一堂堂精彩的課堂教學,沖擊著我的大腦,啟迪著我的心智;聽后一次次的恍然大悟,讓我如同渴飲甘霖般地幸福著!
一、巧設課程意殷殷,方式多維更嚴謹
華南師大為我們首批“長白名師”培養(yǎng)對象精心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培訓課程,采用了多維的培訓方式。其中有《教學風格與教學藝術》、《教師職業(yè)道德》、《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香港最新的教育趨勢》、《臺灣近年基礎教育改革與分析》等課程,讓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培訓方式采用專題講座、學校采訪、國際視野拓展等多個維度。我們也不負厚望專心聆聽、用心記錄、時時反思對比自己的教育教學及中外教育的差別,并從中獲益匪淺。
二、悟?qū)<绎L采各異,得信念成長迥然
本院各位知名專家:王紅教授、慮中平教授、左教授、宋春燕博士,香港的知名專家陳家偉院長、臺灣的何希慧教授,他們每個人都聰敏睿智、條理清晰地向我們闡述著當今前沿的執(zhí)育教學理論。記得斯霞老師在《中國持級教師思想錄》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習優(yōu)秀教師經(jīng)驗,這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p>
“取得某種信念?”我不住的問自己,學習竇桂梅,我取得了什么信念?應該是那份自信與從容、是勤勉與善思,是對生活和事業(yè)那份似火的激情!學習于永正,我又取得了什么信念?應該是豐厚的文化底蘊給我們的無窮魅力及在課堂上自然流露與散發(fā)的奇異光彩。學習李鎮(zhèn)西,我取得了什么信念?是善于反思中的成長,是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jié)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yè)、開開心心組織好每一次活動的堅韌與執(zhí)著!學習魏書生,我取得了什么信念?是精湛的班主任管理藝木,是對學生的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
本次華師之行,我又得了哪些信念?扈中平對教學風格獨特的解讀,不時用民國名家徐志摩、梁啟超等為例向我們闡述什么是教學風格,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吳穎民研究員告訴我們要確立信念,遵守職業(yè)規(guī)范,守住道德底線,從教學的目的、方法到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定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足不出戶就清新地領略到中美兩國基礎教育的兩種不同目標。美國是會學,屬能力導向;中國為學會,屬知識導向。美國教育注重“莫衷一是的情形與樂此不病的情懷”。縱觀中美兩國基礎教育,當取長補短、相得益彰。香港陳家偉院長的《香港教育的最新發(fā)展對內(nèi)地教育的一些啟示》為我們打開了視野,全面了解了香港教育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不同學校邁著不同的教育步伐,但本質(zhì)相同、且殊途同歸。臺灣何希慧教授的《臺渡近年基礎教育改革與分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闡述了臺灣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與大家分享了臺灣教育的五識精神:即有知識、有見識、有常識、有膽識、有學識。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孩子學會自律、學會閱讀、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問題是何等的重要。
三、反思自我導實踐,領異標新敢為先
我就這樣從他們每一位身上汲取著力量、反思著自我、成長著自我。我不斷地問自己,不斷地結(jié)合他們的專題講座,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你的課堂能做到高效或者有效嗎?你的課堂能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和要求嗎?你的課堂能做到“三講”和“三不講”嗎?“三講”即講學生自學和討論后還不理解的問題;講知識的重難點、易混點、易錯點;講學生質(zhì)疑后其他學生仍解決不了的問題。 “三不講”即學生講之前不講;學生不經(jīng)過探究的知識不講;學生會的不講。你的課堂能做到精講多練嗎?你要教的和學生學的基本一致嗎?我就這樣在大師的啟發(fā)下不斷地反思著我的課堂。
你自己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老師? 是從早到晚批改不停、各種記錄雜務不停,忙得不可開交的“教書匠”,是善于思考、同伴互助的研究型教師,還是博覽群書、道法自然的專家型教師?答案一定是后者,那么就要從現(xiàn)在開始,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在不斷地實踐與自我否定中歷練和快速成長起來。
你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良好學習習慣、能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有學習需求,把學習當作快樂,且終身享受學習的人。那么就要從扎扎實實地在課堂上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但教給學生必要的語文知識,還要對其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不但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還要培養(yǎng)學生熟練的語言技能;既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要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他們才能在成長的路上不斷遇見最好的自己。
總之,要學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堅定自己的教育教學信念,善于學習、勤于反思、自主成長,才能不斷進步,歷經(jīng)蛻變,成就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