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課后服務是解決“三點半難題”的有效之策。家校合作背景下,開展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有利于增強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教育合力,促進小學生課后服務教育的發(fā)展和完善。本文分析家長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意義,對家長參與的角色進行思考,為學校合理利用學生家長資源,助力校內托管教育實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家長;參與;角色
小學生課后服務作為一種具有特殊職能的服務形式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特點。教育部于2017年2月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于小學生課后服務給出了指導性意見,指出要科學合理確定課后服務的內容形式,課后服務工作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學校若能合理利用學生家長資源,助力校內托管教育的實施,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后教育。
1.家長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意義
1.1家校關系進一步緊密
家長參與小學生課后服務是促進課后服務良好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不同家庭潛藏著多樣的教育資源,招募有條件的家長志愿者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這樣既減少了學校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負擔,同時能夠加強教師和老師的溝通,在長時間的相處中家長能夠近距離接觸老師的工作實際,可以體會到老師工作的不易,從而更加理解老師,這就為良好的家校合作奠定了基礎。
1.2親子關系進一步融洽
家長參與課后服務除了了解學校的工作之外,還增加了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參與孩子的成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一方面家長體驗到孩子的學校生活,從而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讓學生與家長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形成快樂的家庭氛圍。另一方面,課后服務機構通過多種形式,和家長一起分享家庭教育知識、親子溝通技巧,使家長更有效地讀懂孩子、理解孩子,成為孩子真正的良師益友。
1.3家長素質進一步提升
課后服務機構通過協(xié)助家長學習照顧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技能,家長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能掌握更多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家庭中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相關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當家長在家庭中運用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時,學生能夠從各個方面獲得綜合的提升,家長自身的素質也獲得了一定的增強。
2.家長參與課后服務的角色思考
2.1過程指導者
學校的課后服務形式多樣,比如閱讀、自主完成家庭作業(yè)等。而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自律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就會磨蹭、貪玩。因此在孩子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家長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過程,會提示孩子進度,督促孩子進行檢查,避免孩子磨蹭、貪玩。還有一些家長能在孩子的學習中給予適當?shù)闹笇Ш吞崾?,帶領孩子理順思路,讓他們獨立完成作業(yè)。但這種角色對家長的要求較高,需要家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懂得科學的指導方法,并能基于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用孩子能夠聽懂的方法進行講解。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漁”。
2.2后勤服務者
生活照顧是課后服務的內容之一,指的是在放學后向小學生提供飲食“起居”安全和衛(wèi)生清潔等照顧、看護的過程。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膳食管理、住宿管理等方面。通過科學規(guī)范的照顧流程和健康安全、細致貼心的生活服務,注重小學生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生活照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這就需要家長扮演后勤服務者的角色。對那些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來說,后勤服務者能使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2.3智慧傳遞著
校內托管教育內容涉及領域廣泛,“口”、“手”、“腦”、“運動”四大系列社團課程,全方面培養(yǎng)學生能說會做、善于思考、多才多藝、健康發(fā)展。除此之外,學校還開設親子素讀、親子朗誦、親子合唱等“親子課程”。不同職業(yè)家長走進課堂為孩子們演繹有趣的“職業(yè)課程”和“生活課程”。如律師媽媽來上法律知識課,讓孩子們從小就明白我們所有人都要遵守法律,也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又如醫(yī)生媽媽來講中醫(yī),讓孩子們了解中醫(yī)知識,學會自我保健;插花媽媽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會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警察爸爸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交通知識……
2.4服務監(jiān)管者
在校內托管教育實施中,家長不光能利用自身職業(yè)優(yōu)勢為孩子們普及職業(yè)知識,助力課后服務教育向多方面發(fā)展。還能參與課后服務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實施、評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在開學前,學校可召開全校家長會,共同協(xié)商新學期的課后服務教育內容、實施方案以及教育目標等。在學期期末,學校會收集家長對學校課后服工作的反饋意見,并了解孩子的興趣渴望,從而對下學期的課后服務工作進行改進。家長不僅可以監(jiān)督和評價學校管理,還可以參與學校管理的全過程。如可監(jiān)督管理學校課后服務中教師的日常教學情況、德育工作的實施情況、校園文化的建設情況等,還可以監(jiān)督學生學習活動,管理班級、督促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可以說,沒有家長的成長就沒有學生的成長。因此,將家長正確引導到和諧的家校合作活動中,也是尊重教育規(guī)律,保障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基石。學校要主動構建制度化的平臺和渠道,主動地與家長建立持續(xù)、雙向、互動、良性的合作關系,提高家長參與的意識和能力,有序引導家長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伍南,霖路晨. 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學生校內托管教育的困境與對策.《基礎教育研究》[J],2019(19).
2.鄧雪柳,周璐諱,雷文科.校內托管——小學生“四點鐘困境”的解決之道.《教學與管理》[J],2015(35).
作者簡介:牛銀平 , 女、? 碩士研究生、? 小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班級管理研究。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家庭教育專項課題《家長廣泛參與指導下小學課后服務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GS[2019]GHBZX018)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