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春
摘要: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文言文學習對學生來說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但高中文言文教學又承擔著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使命。并且根據(jù)2017版高中新課標精神,高考對這一問題的考察必將強化。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 策略
一、文言文詞語的特點
古漢語以單音節(jié)為主,即一字就是現(xiàn)在的一詞。因此在文言文學習時要有一字一詞的意識,要特別注意根據(jù)語境對詞語進行適當擴展。
二、文言詞義的演變規(guī)律
1.詞義擴大
(1)特指某事物的專屬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zhì)或功能相似的事物的通用詞。
(2)由只表示某事物某部分的詞,擴大到表示整體事物。
2.詞義的縮小,是指詞的古義的內(nèi)容,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小的現(xiàn)象。詞義的縮小包括:程度的減弱。范圍的縮小。
3.詞義的轉移
(1)甲乙轉化:即由表示甲事物轉移到表示乙事物;或者由表示甲動作轉移為表示乙動作;或者由表示甲義的范圍轉移到表示乙義的范圍。(2)詞語意思轉移,詞義強弱轉化。(3)感情色彩變化。(4)名稱說法轉化。
4.注意偏義復詞
古漢語中,有的合成詞是由兩個同義或反義的單音語素合成,而用義卻偏在其中一個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是起陪襯作用。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1)兩個語素意義上相對的。(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的。
三、高中生文言學習狀況
1.很多學生對文言文學習認識不足。
他們認為文言文屬于古人的語言,離我們時代久遠,隔閡太深,艱澀難懂;文言文要掌握的知識點太多,文言現(xiàn)象繁雜,識記的東西實在太多,耗廢時間,學習這些繁難枯燥的東西,除了應付考試,別無他用。
2.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文言文學習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學好文言文無論是對提高語文成績還是對增強自身語文素養(yǎng)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缺乏獨立學習文言知識的能力,所以表現(xiàn)并不活躍。
3.知識薄弱,能力不強,缺乏良好的文言學習習慣
文言文要掌握的知識點確實比較多,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還有相關的傳統(tǒng)文化常識等,這些都離不開學生的識記,但他們文言知識的薄弱程度令人擔憂。老師在上課時講到某一字詞時會啟發(fā)引導學生回憶初中所學內(nèi)容,想通過溫故而知新,卻難以喚醒他們“塵封”的記憶,一旦老師公布所謂“標準答案”,則或欣然,或恍然,更多的則是默然和木然。缺乏獨立的思考。有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的句式名稱都還沒弄清楚,更有甚者能把“狀語后置”說成“狀語前置”,“賓語前置”說成“賓語后置”。
而在文言的誦讀識記能力、理解分析推斷能力、鑒賞評價能力上,學生的表現(xiàn)更是難以想象。①誦讀識記能力方面。大多是“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不能主動通過誦讀糾錯,不能根據(jù)文意把握句讀、停頓、重音、節(jié)奏、語氣等,更不會主動在讀中感悟,機械地“為讀而讀”,“為背而讀”。②理解分析推斷能力方面。在平時的學習中,對于翻譯資料過于依賴,難以做到字字有著落,不能解釋關鍵性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能結合上下文語境去分辨、揣摩、解釋關鍵詞,不會調(diào)整語序,不能正確把握特殊句式。
4.缺乏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并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往往只是記住書本中文言詞語的意思、注釋中的文言句式和詞語的特殊用法,沒能進行舉一反三的鉆研學習。在課文之外,學生自行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較低,即使遇到同樣的詞語也不能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實際運用,沒能真正掌握文言知識以及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四、高中文言文怎么學
1.養(yǎng)成合理利用注釋和工具書的習慣
首先,課下注釋是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關鍵。它包括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短句,人物、地名、官職名稱、專有名詞。能做到用課下注釋點撥文中的語法知識,并能相應的做標記。
其次,要養(yǎng)成利用工具書的習慣,利用相關工具書,獨自解決古詩文閱讀中能夠解決的障礙。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學生在查找某個字的時候,不僅能掌握這個字此時的意義,更要了解它的其它用法,做到觸類旁通。
2.養(yǎng)成積累和梳理文言語法知識的習慣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學習文言現(xiàn)象是關鍵,把握文言現(xiàn)象的特點規(guī)律,多積累,多梳理,多讀,多翻譯才能量變到質(zhì)變,文言文水平才能有大的提高。在平時的文言學習中及時梳理,階段整理文言知識點是一種良好習慣。學好文言文的重要保證。
五、高中文言文怎么教
“教無定法,但教必有法”,根據(jù)文言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現(xiàn)狀,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做到對癥下藥。具體如下:
1.首先,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昂弥卟蝗鐦分摺?。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才能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才能保證良好的學習效果。比如通過挖掘文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2.其次,調(diào)整文言文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運用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導入新課時,可采用多種方法巧妙引入新課。如成語導入、故事導入、事件導入等等。在講授內(nèi)容時,盡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放“權”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如老師說然,讓學生講解所以然。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使他們在課堂中獲得成就感。學生會記得更牢更準確,效果也就更好。
3.第三,重視文言文的背誦。學生之所以看不懂文言文,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文言文基礎詞匯積累不夠及語法知識不系統(tǒng)?!皶x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背誦,是積累的最好途徑。只有通過背誦積累,才能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不能光靠掌握零星的重點詞語,對于文言文特殊語法的掌握也可能通過識記來完成。
4.延伸課外學習,拓展學生文言文視野。優(yōu)秀的學生從來不滿足于課堂學習,他們會把對知識的吸收與應用由課內(nèi)拓展到課外。當然,文言文的學習絕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師在教授完蘇洵的《六國論》后,可建議學生課后閱讀蘇轍的《六國論》。還可以鼓勵學生多閱讀故事性強的古典文言作品,如《三國演義》《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等。教師還根據(jù)學生的具體能力,行當布置可行的文言閱讀任務。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_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17年最新高考考試大綱說明
3.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