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巴蜀移民社會的時空考察

2020-09-15 16:17龔義龍
長江文明 2020年1期
關鍵詞:巴蜀清代時空

龔義龍

摘 ? 要:本文在既有研究認為乾隆中期(或嘉慶中期)巴蜀移民社會已經(jīng)形成的基礎上,對巴蜀各個區(qū)域包括盆地內(nèi)部(川西平原區(qū)、川北淺丘區(qū)、川南微褶區(qū))、盆地邊部(盆地內(nèi)部川東山地區(qū),盆地邊部北部邊緣、西南邊緣峨馬雷地區(qū)、南部邊緣,包含南山老林、巴山老林、荊襄地區(qū)、官山老林)、盆地外部(東南邊區(qū)、西北邊區(qū)、武陵大山區(qū))移民社會的形成時間作了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清代;巴蜀;移民社會;時空

一、“盆地內(nèi)部”移民社會

“湖廣填四川”大移民運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填充了明末以來“荒如大漠”的巴蜀人口,從根本上解決了“有可耕之田,而無耕田之民”的問題。隨著移民人口的大量涌入,巴蜀由此也進入了一個所謂的移民社會時代?!按笠?guī)模的人口遷移、聚居,與土著居民互動而生成一種具有獨特特征的過渡形態(tài)社會,即移民社會。”[1]王笛指出,到“嘉慶中期,川省人口中的移民或移民后裔至少占85%”[2]。曹樹基、陳世松等認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土著占總?cè)丝诘?8%,移民占總?cè)丝诘?2%,移民及其后裔約為617萬。這樣,至乾隆中期,移民人口幾占四川全部人口的60%”,到這時,四川便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移民社會”[3]。學者們認為乾隆中期(或者嘉慶中期)巴蜀地區(qū)移民社會已經(jīng)形成,這恐怕是就整個巴蜀地區(qū)概而言之。對于60余萬平方千米的廣大巴蜀地區(qū)而言,各個區(qū)域接納移民的時間先后不一,自然地理條件、社會歷史狀況不一樣,因而,各個區(qū)域進入移民社會的時間、移民社會的五方雜處程度也會存在差異。

巴蜀地區(qū)各個區(qū)域自然地理條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王笛指出,從區(qū)域地理來看,上游可分為盆地內(nèi)部、盆地邊部和盆地外部三大區(qū)域。盆地內(nèi)部又可分為川西平原區(qū)、川北淺丘區(qū)、川南微褶區(qū)、川東山地區(qū)四部分;盆地邊部可分為北部邊緣、西南邊緣峨(邊)馬(邊)雷(邊)地方、南部邊緣三部分;盆地外部分為東南邊區(qū)、西北邊區(qū)二部分。[4]雖然移民不會嚴格按照盆地內(nèi)地、盆地邊部、盆地外部順序占籍開墾(事實上移民占籍與移民原籍來源地、水陸交通等有很大的關系),但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差異對巴蜀地區(qū)各個區(qū)域移民占籍先后會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

順治、康熙年間,甚至雍正至乾隆前期,復籍的舊籍居民(或早期移民)主要對盆地內(nèi)部川西平原區(qū)、川北淺丘區(qū)、川南微褶區(qū)(本節(jié)所指的“盆地內(nèi)部”主要指這幾個區(qū)域)戰(zhàn)亂拋荒的土地進行開墾。郭聲波指出,大移民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康雍復墾”時期,移民主要分布于盆地內(nèi)部和丘陵淺山地區(qū);“乾嘉拓殖”時期,湖廣及江南移民漸次向盆周山區(qū)深入發(fā)展,墾殖指數(shù)由雍正時的4%上升到嘉慶末的5.83%。[5]雍正至乾隆前期以客家人為代表的移民對盆地內(nèi)部譬如成都“東山”、南充儀隴、榮昌盤龍鎮(zhèn)等自然地理條件較好的荒地進行開墾。[6]從前文也可以看到,水陸交通沿線、盆地外部、盆地邊部自然地理條件較好的地方(主要是灌溉條件較好的平壩、淺丘、山區(qū)的低山地區(qū))零星遷入了移民。

順治年間至康熙初年主要是官府竭力招徠舊籍居民復籍,鼓勵移民墾荒的政策也不斷頒布[7],此期復籍的舊籍居民和早期移民主要“插占”戰(zhàn)亂拋荒之地。例如,“順治四年(1647年),何鐘岳任成都府漢州什邡縣知縣,到任之后,荒草沒室,杳無人煙,竭力招徠”[8],“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楊三知在上川東道從絕峒密箐中招徠流民千三百余家”[9]。順治十二年(1655年)四川巡撫李國英薦舉潼川州知州項錫胤蒞任之后,兼攝鹽亭郎,“招回潼(川)鹽(亭)兩處人口鄧榮梯、楊廣成等四十七家,開過兩處田土,及開掏鹽井”[10]。

在“竭力招徠”“起科年限的放寬”政策鼓勵下,大批舊籍居民紛紛回到戰(zhàn)亂拋荒的土地上來,早期移民也踏上巴蜀大地。

仁壽縣煎茶溪攬祥埂《新修胡氏族譜》:胡氏由粵遷入巴蜀,紹基于仁壽縣尖茶溪攬祥埂理嘉壩之前,“理嘉壩”舊名李家壩,“明清鼎革之際當?shù)氐獯髞y,滿地荒蕪。相傳溪市僅于溪流深處伏水逃出斑白叟謝姓一人,其伏水處,猶名老人沱,外叉不知地段處,逃出難婦李氏、戴氏各一人,男女三人,為保種計,議配,老人二妻與共,僅得子二。遂議以謝氏血胤為嫡傳,李、戴則恒易其姓以為嗣,歷承其緒,不敢紊”,“以故兵燹后,附近溪市周十余里,或數(shù)里,均為謝姓插業(yè)地”。所有權即屬之謝氏,謝氏既據(jù)此,以故,是地泰半屬諸李,故名李家壩云[11]。川渝《徐氏族譜》:大竹縣中和鄉(xiāng)徐氏某支始祖時俸公于順治十年(1653年)“在大竹縣周家鄉(xiāng)陳耳溝(今中和鄉(xiāng))插占方圓二十余里耕地”[12]。璧山《劉氏族譜》:璧山縣南鄉(xiāng)劉家溝劉氏始祖文魁及妣蔡氏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重慶府巴縣冷水埡過河石坎下老屋基插占立業(yè),康熙十二年(1673年)蔡氏同其子遷移璧山縣福里一甲城南鄉(xiāng)雙鳳橋嵐埡(劉家溝)”[13]。安岳《黃氏族譜》:安岳永清黃氏始遷祖配夏公于康熙三年(1664年)“自湖南長沙府澧陵縣遷徙至此,插占黃蓮壩周圍數(shù)百畝土地”[14]。

民國《江津縣志》:“廖氏者,蜀江津縣民,戚成勛婦也。成勛僻居山中,值獻賊變,倉皇奔竄,廖弱不能從,不得已,置之去?!薄俺蓜赘Z入黔中久之,別娶某生子二人,六十余歸訪舊里。是時,天下甫定,川中土滿人稀,田園半沒深箐,虎豹豺狼出沒,縱橫人跡罕到,無從覓其故居,但識其向而已?!盵15]民國《合川縣志》:茍云龍,先世由江南來合,占籍于渠江右岸之十二門。“遭張獻忠亂,攜家避地遵義府遵義縣之高坪場,艱難拮據(jù),并營耕讀。清定鼎后,合州族人完一以小艇來迎還里”,“光復舊物,一如其初”[16]。綦江《吳氏族譜》:“興袍,生當明季,流賊蜂起,將家資藏秘處,偕九世其子顯辰侍奉雙親同避居遵義,迨清朝定鼎,始復回里。藏鏹如故。因大出所有,招集流亡?!盵17]內(nèi)江《嚴氏族譜》:嚴氏始祖“正好自明中葉徙蜀,卜業(yè)內(nèi)邑賢良二里(今白楊溝、陰家倉、廖家沖、陶家沖是也)。逮獻賊屠蜀,數(shù)百里無煙火,先人避難黔省,我朝定鼎始得還鄉(xiāng)”[18]。

“三藩之亂”打亂了招民節(jié)奏,“十二年吳逆跳梁,民疲供億,有捐地與人者,有棄田廬遠徙者”[19]?!叭畞y”結(jié)束之后,移民也主要是在盆地內(nèi)部插占戰(zhàn)亂拋荒之地或水土地理條件較好的土地。中江、樂至《倪氏族譜》記述,先世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由楚遷蜀,插占中邑下村金家壩等處居焉,“是時田野荒蕪,田園未辟,人民稀少”[20]。重慶市潼南縣三堆山《陳氏族譜》記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彭楊米李唐陳六姓自湖南辰州同行入川,先落業(yè)于重慶府之定遠縣(今武勝縣),承糧二載后,才查訪到潼川府蓬溪縣東鄉(xiāng)龍多山下大荒溝落業(yè)。[21]重慶合川《左氏族譜》記述,湖南永州府零陵縣左文明(字翠甫)“聞西蜀地廣人稀”,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邀約外祖孫婿陳氏來川。至合陽,陳氏上廣安板橋落業(yè)。左文明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水碾壩囤居一載,“四處覓業(yè),務要五字俱全”??滴跛氖荒辏?702年)始落業(yè)于合川獅灘鄉(xiāng)小澗漕,買潘姓之田去價銀二十九兩,“自是安居落業(yè),勤儉持家”[22]。

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前期,移民仍然是可以在盆地內(nèi)部尋覓荒地墾種的,但是荒地多被人插占,后至移民佃耕、傭工開墾荒地者居多。

康熙中葉閩省汀州府民江涵濱挈妻并六子遷蜀之德陽居家。江涵濱遷蜀后復生一子,而子七,于縣治之西南廓外聚族而居。江涵濱“于德邑西南覓荒地數(shù)頃并力開墾。溫氏素勤儉,尤能內(nèi)助,得附廓田數(shù)十畝家焉”[23]。鄰水《姜氏族譜》記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姜一玉一家四口來到順慶府鄰水縣,先到東槽一帶選擇落腳點,“由于好點的地方被先來的移民插占,最后只好上山,來到了鄰水縣東門外復興鄉(xiāng)會賢里向家漕石洞口壩上老屋基(今冷家鄉(xiāng)大坪村五組姜家灣)”,“先是在老屋基旁的大樹下搭棚居住,后來才在老屋基修房建屋置業(yè)下來”[24]。川渝《徐氏族譜》記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原廣州府新會縣人徐郭氏攜子子鳳、子林與孫朝廣負譜來蜀,“幾經(jīng)移徙,始與鄧姓共創(chuàng)業(yè)于大竹縣城東永盛里十甲吳家溝肖家坂居住”。子林見此地“山川險阻,道路崎嶇,田地難于開辟,復負譜,卜居江油,因遷居不果返梓”[25]。金堂《唐氏族譜》記述,雍正元年(1723年)湖南民人唐遠玖、唐遠繼、唐遠綿等舉家遷入潼川府三臺縣北路軫水鄉(xiāng)頭里姜家溝(現(xiàn)中太鎮(zhèn)北斗村四隊)定居落業(yè)?!靶值軄淼浇覝现灰娨黄艿纳忠拜铮床灰娙擞?、莊稼。但山清水秀,地理條件優(yōu)越,于是全家老小齊心協(xié)力,砍林變木,劈野蒿,燒青瓦筑土磚,挖山包,填土坑,平整地基,親手建造三進唐家磚房一處,大小共二十余間,……幾載辛苦,荒山變良田?!盵26]

從廣東、福建、江西遷至的客家人佃耕盆地內(nèi)部淺丘成都“東山”、榮昌盤龍鎮(zhèn)的事例,亦可見康熙末年至乾隆前期盆地內(nèi)部土地得以充分利用的事實?!端拇图倚帐显戳鳌罚?/p>

雍正四年(1726年),廣東興寧劉存哲故去,妣黃氏攜二子鎮(zhèn)玉、良玉由粵入蜀。先至榮昌,再居簡州兩河口,后創(chuàng)業(yè)洛帶。

乾隆元年(1736年),劉錫倓和林氏攜寧、宴、賓三子,離東粵之故土,望西蜀而來,先在金堂黃家灘佃土居住,繼遷華陽沙包堰佃田耕種,后在華陽北關外螺螄壩置田土百余畝,又在新都南關外高觀山置田土百有余畝,聚族恒居于此。

乾隆六年(1741年),居粵長樂黃沙坑的萬和立攜妻刁氏與子一行三人辭粵遷蜀,一路風餐露宿,“跋涉五千里”,輾轉(zhuǎn)遷徙成都縣鳳凰山、簡陽涼風頂、蕭家溝,定居百工堰、山泉鋪。至上川二世萬桂章,“家道饒裕,開酒坊,置山田,家人六、七十口??芍^人物蕃昌,經(jīng)營暢茂”。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廣東長樂盧仁彥,攜妻帶子“正月望西蜀而前往”。勞力充沛,佃田數(shù)十畝耕種。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以積蓄創(chuàng)家園于涼水井,嘉慶三年(1798年)拓業(yè)崔家店、蓮花堰,共置田地五百余畝。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廣東和平白氏道崇公長子仲祖、三子仲榮、四子仲富、六子仲颙、九子仲珪名下近半數(shù)子孫,經(jīng)歷42年,先后徙川尋求發(fā)展,仍居廣東者半。入川定居總戶157戶,人口近400人,分別落戶簡州、華陽、金堂、新都、雙流等地。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乳源楓樹坪朱世耀攜家人上川。初落腳順慶府廣安縣龍臺寺。其六個兒子中的四個,分別置家廣安、營山、渠縣、蓬安等地。朱世耀辭世后,妣林氏率五子朱文先,別廣安至儀隴螺心溪楓樹灣興業(y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朱文先再遷縣內(nèi)馬鞍場琳瑯山下之大灣落戶。

世居廣東長樂之張恭人、張俊人兄弟,遵父瑞賢公“蜀地甚好,胡不往歸”之命,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九月初四日,攜家室上川,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十一日至川西新都馬家場。乾隆六年(1741年),張恭人遷簡州蘭家溝佃耕,繼佃新都崇義橋田,復回蘭家溝,又遷下溝口佃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張恭人于簡州晉家山創(chuàng)業(yè)建舍;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創(chuàng)業(yè)金堂石家溝。[27]

移民復籍、早期移民的插占,使昔日戰(zhàn)亂拋荒之地得以開墾,人口數(shù)量逐漸回升。至雍正年間,“蜀中元氣既復,民數(shù)日增,人浮八口之家,邑登萬戶之眾”,當時稱“盈寧富庶,歲歷代全盛之時未能比隆于今日也”[28]。溫江在清朝初年僅有3戶居民,但隨著“漸次招徠,人跡所至,煙戶遞增,城鎮(zhèn)田廬,載筑載興,雞鳴狗吠,聲聞四野”,到乾隆年間已增至3萬余戶,丁口14萬。[29]簡州在戰(zhàn)后僅有土著居民14戶,清初陸續(xù)招徠,有84戶,乾隆時已經(jīng)達到18809戶。[30]資州在康熙六年(1667年)清查戶口時僅有74戶520口,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查時已經(jīng)有“承糧花戶”4072戶14486口。[31]太平在清初也是人口稀少,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經(jīng)達到13964戶。[32]蒼溪在戰(zhàn)后土著幾乎所剩無幾,清初招徠流亡人口開墾,康熙三十年(1691年)已有移民85戶,雍正七年(1729年)已達2693戶。[33]樂至縣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僅有移民27戶,后因移民增加,生齒日繁,雍正八年(1730年)增至22483戶。[34]瀘州明末人口耗散,清初僅有300戶,后土著居民漸漸復業(yè),外來移民也不斷增加,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已有9400戶40617丁口。[35]康熙六年(1667年)達戶部綦江民戶247戶,至十三年(1674年)新增戶口356戶,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部文清查新舊民戶霍正泮等1105戶,人丁338丁,雍正五年(1727年)奉文清查后分土著新墾自首應征州民花戶霍天視等2550戶,載人丁614丁。乾隆九年(1744年)報部承糧花戶霍正試等共4171戶,人丁4171丁。乾隆十三年(1748年)報部戶口6612戶,其后增添補承糧譚思位、唐世攀等8戶共報部人丁戶口6620戶。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起至六十年(1795年)止新添糧戶黃維華等共1260戶,連前共7880戶。[36]康熙六年(1667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江津共有戶9833,丁口39271,男20535丁,女18736口。[37]雍正十三年(1735年)止,銅梁縣造報花戶3757戶、人丁4267丁,盛世滋生戶口123丁,安居造報花戶1375戶、人丁1585丁,盛世滋生戶口85丁。[38]乾隆十一年(1746年)合州有11041戶。[39]

雖然“五省教門起義”使渠縣移民進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干擾,但在兩個高潮之間仍然有移民進入。《巴州志》用一段描述性語言記錄了嘉慶年間該縣人口驟增的趨勢:“自白蓮教起義平定以來,荒山老林盡行開墾,地無曠土,梯田層矗,彌望青蔥,所慮旸雨不時,易于旱涸。秋成以后,傾囷出糶,鄰境享其利,而本境轉(zhuǎn)少,蓋藏求所為三年之蓄者無有也。鄉(xiāng)無巨富之戶,而稍有田地者亦能自食其力,非甚游惰不至大困。”[56]

武勝屬于華鎣山復背斜西麓方山丘陵區(qū),分中丘窄谷、低丘中谷,淺丘寬谷帶壩、階地?!段鋭倏h志》: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全縣4373丁;乾隆六十年(1795年)增至11924戶、27897丁;嘉慶十七年(1812年)32234戶、59266丁;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26579戶、男婦227912丁口。[57]在乾隆統(tǒng)治的六十年間,武勝縣人口數(shù)量從4373丁增至27897丁,這至少說明乾隆年間有一個向境內(nèi)持續(xù)移民的過程。從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嘉慶十七年(1812年)間人口增長的速度仍然是驚人的,人丁數(shù)由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27897丁驟升至嘉慶十七年(1812年)的59266丁。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人口數(shù)227912丁口,包含了男女人口數(shù)量,而嘉慶十七年(1812年)統(tǒng)計的僅僅是男丁數(shù)(或納稅單位)??紤]到人口涌入的連續(xù)性,武勝縣移民高潮發(fā)生于乾隆晚期至嘉慶、道光年間,這個結(jié)論不會有多大問題。

《鄰水縣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編審冊報5142戶、10124丁,雍正元年(1723年)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報凡7688戶、17125口,乾隆十七年(1752年)冊報26527戶、58910口,“與十五年多實則迥異矣”。嘉慶十六年(1811年)冊報27741戶、60930口。[58]直至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地處長江三峽沿岸的夔州府各州縣人口規(guī)模仍然不是很大。地域廣闊的夔州府所轄12州縣人口總數(shù)不過10萬上下,人口數(shù)量最少的大昌(今屬巫山縣)、大寧(今巫溪縣)分別不過1000多口,而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梁山、達州也不到2萬口(表1)。很明顯,夔州府轄境在明末尚處于地曠人稀狀態(tài)。

經(jīng)過明末清初戰(zhàn)亂,夔州府與巴蜀其他地區(qū)一樣,人口亦大量散亡。清初,通過招撫流亡及各省移民遷入,當?shù)厝丝跀?shù)量有一定的增加,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夔州府的人口數(shù)為69178人,但仍然未恢復到明正德七年(1512年)9307戶、102710口的水平。此時吳三桂殘余勢力在渝東北地區(qū)的最后鏟除已過去41年了。

雍正六年(1728年)清查夔州府所屬人口,大昌歸并巫山,撥出達州、東鄉(xiāng)(今宣漢縣)、太平(今萬源縣)分設直隸。這樣,正德年間(1506—1521年)夔州府所屬的12州縣在雍正六年(1728年)調(diào)整為奉節(jié)、云陽、萬縣、梁山、開縣、新寧(今開江縣)、巫山、大寧(今巫溪縣)、建始9縣,共有27306戶,以1戶折合5口的通常計量方法,9縣人口數(shù)大約為136530人。按人口自然增長規(guī)律,如無天災人禍,人口30年增長一倍。如果以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69178人為基數(shù),到雍正六年(1728年),夔州府9縣的人口數(shù)應該為85320人,而雍正六年(1728年)夔州府9縣的實際統(tǒng)計人口數(shù)大約為136530人。

短短六年中,夔州府9縣多出51210人,反映了三峽沿岸地區(qū)(王笛所稱“下川東地區(qū)”)的夔州府各州縣正經(jīng)歷著容納大量移民的歷史事實。以前雖然有人口零星留住三峽地區(qū),但大批移民留住當?shù)厥菑目滴踔泻笃陂_始的。在各省人口遷徙巴蜀的浪潮中,中國中部、東南部移民進入巴蜀,形如瓶頸的三峽地區(qū)成為必經(jīng)之路,必然要滯留下一批移民。[59]

整理云陽縣“族姓”資料可以看到,從崇禎到康熙年間,共有54姓遷入云陽地區(qū)。其中,康熙時遷入32姓、雍正時遷入11姓,順治時遷入7姓,崇禎時遷入4姓,分布于云陽縣境的16個鄉(xiāng)鎮(zhèn)。[60]云陽縣族姓資料詮釋了雍正年間夔州府的人口數(shù)量驟增的事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夔州府轄12縣,雍正六年(1728年)夔州府轄9縣,夔州府所轄縣的數(shù)量在減少,而境內(nèi)人口卻在猛增。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府的行政區(qū)劃作了進一步調(diào)整,東鄉(xiāng)(今宣漢縣)、太平(今萬源縣)、新寧(今開江縣)劃歸達州管轄,忠州領豐都、墊江、梁山,酉陽州領秀山、黔江、彭水,建始縣劃歸施南府。這樣,9縣夔州府變?yōu)?縣夔州府,即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府轄有奉節(jié)、巫山(含大昌)、云陽、萬縣、開縣、大寧(今巫溪縣)6縣。同時,繼正德年間人口統(tǒng)計之后,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府有另一個比較完整的人口統(tǒng)計數(shù),6縣夔州府共有186304戶、662179丁口(表2)。

以雍正六年(1728年)27306戶,約136530人為基數(shù),按照正常情況下人口30年增長一倍的計算方法,到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府應為177489人,而乾隆元年(1736年)統(tǒng)計實際人口數(shù)為662179人。“實際人口數(shù)”與“應該人口數(shù)”之間竟然出現(xiàn)了484690人的差距。這只能從人口的“機械增長”(移民)中去尋找答案。

考慮到清代夔州府的行政區(qū)劃幾經(jīng)變更,難以從總體上對夔州府的人口數(shù)量變更情況進行比較。但奉節(jié)、巫山(含大昌)、云陽、大寧(今巫溪縣)一直屬于夔州府,且有比較清楚的人口數(shù)據(jù),因此,以這5個縣的人口數(shù)量來分析夔州府的人口數(shù)量變化,大致可以看出其人口變化脈絡。正德八年(1513年)五縣總戶數(shù)為3022戶,總?cè)丝跀?shù)為23444人;乾隆元年(1736年)四縣(大昌并入巫山)總戶數(shù)為121261戶,總口數(shù)為434335人。而雍正六年(1728年)夔州府9縣總共才27306戶,約136530口。對于雍正六年至乾隆元年夔州府的人口增長速度只能這樣解釋:一方面人口統(tǒng)計有不實之處,另一方面各省移民浪潮正深刻地影響著長江三峽沿岸各州縣。長江三峽沿岸各州縣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后,正以它空曠的土地,容納著源源而至的移民,移民們開始喚醒長江沿岸沉睡的土地(表3)。

馬邊、鹽邊、鹽源、冕寧地方資料,透露了嘉慶、道光之際當?shù)貜V納移民的史實,移民社會在此期形成。

光緒《雷波廳志》記載,雷波“素稱邊境之地……乾嘉時,邊境清平,商賈云集,云貴、兩湖、豫章(南昌)、粵廣之民絡繹趨赴”,“雷波廳內(nèi),居民別為夷漢兩種,漢人多由內(nèi)地遷來,其初或系開墾,或系經(jīng)商,或系(宦游),或系從軍,久之遂留居此地,相傳最遠者,不過十余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雷波廳僅有漢民189戶、632丁口,到嘉慶十九年(1814年)已經(jīng)增加到29721戶、102221丁口。[61]馬邊廳“漢人族籍,有廣東、湖北、江西、貴州等地之人”[62]。據(jù)嘉慶《馬邊廳志略》記載:由于內(nèi)地人民聞地處邊陲的馬邊廳有“荒萊可墾,挈妻負子,奔走偕來”,他們多來自眉州、洪雅、犍為、樂山、仁壽、川東等地。[63]民國《馬邊概括資料輯要》提供了清中期對彝族聚居區(qū)馬邊縣的土地開發(fā)的資料與事實:“馬邊縣荒地面積約三百余萬畝,可耕地有一百四十余萬畝。屢經(jīng)漢人開墾,至清嘉慶時代,有三萬七千余畝,已辟成熟土,上糧納稅。道光咸豐時代,及光緒初年,邊境清平,外縣漢人,來此耕種者,日漸增多。境南部至十二壩等處,均有滿漢人?!瓭h人耕地面積較之嘉慶時代,增加甚多。”[64]《鹽邊概況資料輯要》載:鹽邊縣“漢人多系貴州、廣東及兩湖等籍。夷人有白耳子,猓玀、□□、摩梭、苗子等族。全縣漢占十分之六,猓玀占十分之三?!酢?、摩梭、苗子約占十分之一。全縣漢人約五千戶,夷人約二千戶”[65]。 “從分布上看,漢人已經(jīng)占總?cè)丝诘?0%。這顯然是移民長期遷移進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結(jié)果?!盵66]光緒《鹽源縣志》:“每歲中,自秦、楚、吳、黔及川東、川北來者以千計?!盵67]彝藏聚居的寧遠府在嘉慶初年已有遷入的漢族87689戶,共計425247丁口。[68]嘉慶年間四川總督常明奏稱,大量“漢佃”流入涼山。乾隆冕寧縣衙造報的一份開挖火山(指燒荒墾地)戶清冊,說明了遷入彝地漢族移民的廣泛來源。[69]

楊向奎指出,大小涼山地域遼闊,總面積約有3.5萬平方千米??墒乔宕妥迦丝跇O為稀少。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雍正六年(1725年),涼山彝族約有1569戶、七八千人,嘉慶十五年(1810年)增加到一萬人左右。道光十八年(1838年)約有四五萬人。到了清末,彝族人口也不過五十萬人左右(其中黑彝一二萬戶,白彝七八萬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雷波境內(nèi)有漢人632丁口,嘉慶十九年(1814年)為102221丁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居住在馬邊境內(nèi)的漢族人口達到107709丁口。安家土司從云南招徠幾百家漢人到?jīng)錾綁ㄖ?,修筑了長15公里的水溝,建起三座水碾,開辟出了大片水田栽種稻谷。[70]

三、“盆地外部”移民社會

本節(jié)所謂“盆地外部”包括東南邊區(qū)、西北邊區(qū)二部分,東南邊區(qū)指巴蜀地區(qū)東南隅的酉陽、秀山、黔江、彭山、石柱5廳縣及豐都、涪陵2縣的部分,以及恩施、建始、利川、巴東、宣恩、咸豐、鶴峰、來鳳等縣,該區(qū)域多山,農(nóng)產(chǎn)多雜糧。西北邊區(qū)包括松潘、理番、茂汶、汶川、懋功等廳縣,該區(qū)域以畜牧為主,農(nóng)業(yè)極少,地闊人稀。

受到“蠻不出境、漢不入峒”的民族隔離政策與土司“過控政治”的影響,改土歸流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人煙尤為稀少。據(jù)研究,“明代在鄂西南設立不少土司,有確切地望的土司有31個,四百戶以上者設長官司,四百戶以下者設蠻夷長官司,如果每個土司以400戶計,則土司區(qū)內(nèi)約有12400戶,合約62000人”[71]。鄂西南最強的容美(今湖北鶴峰縣)土司,在清初所部全司軍民不過2萬。[72]雍正十一年(1733年)鄂西南19個土司,除忠建、東鄉(xiāng)二司已經(jīng)改土歸流外,另外17個土司,所轄土民唯有容美約有3千戶,其余土司戶口不多。[73]康熙六十年(1722年)黔江全縣戶數(shù)2千,人口不到1萬。[74]秀山石耶10戶,平茶100戶,邑梅84戶,地壩220戶。[75]清康熙年間浙江文人顧彩受容美土司田舜年之邀,至容美旅行,寫下了《容美紀游》,記錄了詩人從湖北枝江縣城至容美司治(今鶴峰容美鎮(zhèn))沿途所見所聞,反映了改土歸流前容美土司轄地人煙稀少,直到康熙年間當?shù)厝匀皇腔煦缥撮_。容美土司轄地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大致能夠體現(xiàn)清初武陵大山區(qū)的情況。[76]

前已指出,乾隆、嘉慶、道光之際,以玉米、馬鈴薯、紅薯為主的高產(chǎn)作物的引進[77],土司管轄區(qū)改流設府的實現(xiàn)[78],加之朝廷鼓勵“開墾邊省和內(nèi)地的山頭地角及河濱溪畔”的政策[79],為喚醒上述廣袤的土地提供了條件。實際上,“盆地外部”的廣大地區(qū)迎來移民高潮與雍正、乾隆年間當?shù)馗牧髟O府有很大關系。

由于地當三峽地區(qū)陸路交通要沖,恩施州境局部地區(qū)在康熙年間即有移民陸續(xù)遷入。施南《朱氏族譜》:朱氏原籍荊州府江陵縣地名筲箕窳??滴蹙拍辏?670年),朱氏先祖啟義“因胞弟啟信徙居建邑,數(shù)載無聞,手足難割”,于是同其子“朱孝□、□祖□弟么朱鴻亦來至建,欲篤天顯”,“于大水田等處同居二載,見其此地不如人家,不足以養(yǎng)家,□□商議,意欲別遷”,“故于康熙十二年踏得基址如意。長義公協(xié)子朱孝等下馬于安坦,報糧為宅。次信公協(xié)子朱榮等下馬于石橋,父子墾種,承糧為業(yè)。不許豪強霸荒阻墾,于是奉例乞賞安插,以便墾荒落業(yè)”[80]。正鵬、正鶚、正鶴、正璽響應朝廷號召,于清康熙五十一年辛卯(1711年)一同播遷于四川夔州府建始縣望坪定居,正鷂則遷往四川隆昌縣定居。[81]

武陵大山區(qū)的建始縣、巴東縣是土司管轄區(qū)和漢族區(qū)交界地帶,大致以清江為界,南邊為土司管轄,北邊為流官管轄。因此,上述康熙年間漢族陸續(xù)遷入的地區(qū)主要為非土司轄區(qū)。乾隆年間改流設府以后,包括建始、巴東、鶴峰、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原土司管轄區(qū)出現(xiàn)了一個移民墾荒的高潮。

同治《巴東縣志》:萬歷三十年(1602年)戶一千五百五十三,口一萬三千三百二十八,“自諸寇盤踞以來,死亡略盡”,“康熙四年招撫人丁六十八,康熙五年招撫人丁七十四,康熙六年招撫人丁六,康熙十年招撫人丁四,康熙二十一年審增人丁二,以上通計人丁二百七十八。今(同治年間)查合邑城鄉(xiāng)煙戶一萬八千三百三十五戶,大小男女十一萬八千一百九十四口”[82]。同治《利川縣志》:“利川舊為土司地,其戶口無可考。乾隆初改土歸流,六縣戶口統(tǒng)于施南府。道光十二年奉文編查保甲,利川凡為戶三萬八千七百九十五,丁口一十九萬一千一百二十三?!盵83]同治《來鳳縣志》:“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土民二千三百一十二戶,客民八千四百四十六戶,共煙戶一萬零七百五十八戶,共煙民四萬七千四百四十五丁口。乾隆三年至乾隆三十一年共增益人丁六百零九丁。道光十二年造報煙戶一萬二千四百五十二戶,共煙民七萬六千五百七十二口?,F(xiàn)在(同治五年)編查共計一萬四千三百六十五戶,男女大小九萬八千三百九十一丁口。”[84]同治《宣恩縣志》:“查改土案內(nèi),乾隆三年勘出人八百丁,乾隆六年到乾隆三十二年共增益滋生人丁一千一百九十八丁?!妒┠细尽沸骺h土民二千一百六十九戶,一萬五千六百四十二口;客民三千七百四十六戶,二萬五千零四十三口?!盵85]可以看到,改流設府以后,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原土司轄的恩施地區(qū)有一個持續(xù)移民過程。持續(xù)的移民和人口自然增長,使得武陵山區(qū)人口數(shù)量迅速增長?!坝赫觊g,施南六縣勘出人口117430人,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已達90萬人以上。”[86]

筆者的祖先正是乾隆中期從荊州府松滋縣遷宜昌府巴東縣后里八甲的。由于當?shù)厣襟w滑坡淹沒了產(chǎn)業(yè),被迫從巴東縣遷施南府建始縣。同治年間,筆者的六世祖士錠公從黃之榮手中購買鴉咤山、小溪、桐麻三包、徐英灣等處田產(chǎn),我們家族至今仍然珍藏著祖先自湖廣荊州府遷徙武陵山區(qū)購買田業(yè)的數(shù)份契約(按當?shù)靥锂a(chǎn)買賣習俗,新的買主應將上家買主即賣家所買契約收繳,稱為“繳契”,所以筆者家藏契約是黃之榮購買劉開璉、劉長富、劉長清、劉開承四家田產(chǎn)的契約)[87]。道光十五年(1835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購置田產(chǎn)的契約距今已一百五六十年,仍完好地保存。士錠原籍號稱魚米之鄉(xiāng)的江漢平原,遷移武陵山區(qū)開荒種地。購買的土地實際上是武陵山區(qū)二高山區(qū)原容美土司管轄區(qū)的山間小塊漕田、坡田、平地,這些田塊很顯然已經(jīng)不能種植水稻,而只能種植苞谷、馬鈴薯、紅薯。黃之榮從劉開璉、劉長富、劉長清、劉開承四家購買鴉咤山、小溪、桐麻三包、徐英灣等處的土地房產(chǎn)時間,距離將田產(chǎn)買給士錠公的時間只有二十年左右。

渝東南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改流設府后,同樣有一個移民涌入的高潮。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嘉慶十六年(1811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石柱廳三個人口統(tǒng)計數(shù)大約都在9萬人左右。其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人口數(shù)量增長特別迅速,由二十二年(1757年)的20564戶、96188口增長到四十年(1775年)的35650戶、198685口,19年間石柱廳新增了15086戶、102497口。[88]《秀山縣志》:“乾隆二十九年,新舊增戶六千一百三十八,口七千七百零八;乾隆五十九年,新舊增戶七千七百一十五,口九千二百八十五;嘉慶十八年新舊增戶八千七百五十,口一萬零七百?!盵89]乾隆九年(1744年)秀山縣有戶數(shù)1570,以1戶約5口的計算方法,口數(shù)不到1萬。從乾隆九年(1744年)到嘉慶十六年(1811年),68年間秀山縣共增9889戶、約5萬人(包括其間的人口自然增長)。乾隆到嘉慶、道光年間是秀山縣的持續(xù)移民時期,其中,從乾隆九年(1744年)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秀山縣的戶口增長最為迅猛,可以認為,這21年是向秀山縣移民的一個高潮時期。[90]如前所述,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19年間,石柱廳新增了15086戶、102497口,考慮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石柱廳已有20564戶、96188口,在這以前必定有一個持續(xù)的人口增長過程。將石柱廳、秀山縣人口增長情況稍作比較可以看到,兩縣人口增長高峰發(fā)生于乾隆前中期。據(jù)光緒《秀山縣志》,乾隆“設縣以后,閩、秦、楚之民,悅其風土,咸來受廛”[91]。光緒《黔江縣志》:“前志據(jù)乾隆年間清查編載二千一百三十六戶,三千五百七十六丁;道光三十年查報實在承糧花戶七千零三十六戶,男一萬五千四百一十七丁,婦一萬三千九百二十九口;光緒十五年一萬九千二百四十九戶,男五萬三千三百三十五丁,婦四萬零九百七十三口,男婦共九萬四千三百零八丁口。”[92]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從乾隆年間到道光年間持續(xù)遷入移民,移民社會隨之形成。

松潘、理番、茂汶、汶川、懋功等廳縣自乾隆至道光年間,也持續(xù)有移民遷入。“據(jù)統(tǒng)計,自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100年,遷入甘孜藏區(qū)的漢人就有16000人。清末川邊招民屯墾,又有大批漢人遷入。羌族地區(qū)的改土歸流從明代后期即已開始,至道光年間,除管理藏族、羌族的汶川瓦寺土司外,羌族地區(qū)的改土歸流已大體完成。嘉慶年間,引進了玉米;光緒年間,引進了洋芋。這兩種高產(chǎn)作物,很快成為羌族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盵93]“盆地外部西北邊緣的茂州在嘉慶道光年間也出現(xiàn)了移民遷入?!盵94]

巴蜀地區(qū)東南隅的酉陽、秀山、黔江、彭山、石柱、恩施、建始、利川、巴東、宣恩、咸豐、鶴峰、來鳳等縣和西北邊區(qū)包括松潘、理番、茂汶、汶川、懋功等廳縣人口數(shù)量的增長,反映乾隆中后期,嘉慶、道光年間有一個移民持續(xù)遷入的過程。由于當?shù)赝林用癖旧砭蜕伲S著移民持續(xù)涌入很快就形成了移民社會,時間大致在乾隆中后期,嘉慶、道光年間。

小 ?結(jié)

本文分三大區(qū)域:盆地內(nèi)部川西平原區(qū)、川北淺丘區(qū)、川南微褶區(qū),成都平原和盆地外部之間的區(qū)域(包括盆地內(nèi)部川東山地區(qū),盆地邊部北部邊緣、西南邊緣峨(邊)馬(邊)雷(邊)地區(qū)、南部邊緣),盆地外部東南邊區(qū)、西北邊區(qū),討論了移民社會形成的時間。

康熙末雍正初,巴蜀舊籍居民大約在三十萬戶左右,大約一百五、六十萬口;遷入巴蜀移民大約二十多萬戶,大約一百一、二十萬口。移民及其后裔與舊籍居民及其后裔戶、口數(shù)基本持平。成都平原人口基本上達到了飽和。但從舊籍居民和移民總體比例來看,盆地內(nèi)部川西平原區(qū)、川北淺丘區(qū)、川南微褶區(qū)很難稱得上是移民社會,但那些同鄉(xiāng)聚居的區(qū)域(如成都“東山”、榮昌盤龍、儀隴馬鞍等)在康熙末雍正年間移民社會似乎已經(jīng)形成了。由于地當移民通道,三峽地區(qū)有吸納移民的優(yōu)勢,從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已經(jīng)形成移民社會。馬邊、鹽邊、鹽源、冕寧地方資料,透露了嘉慶、道光之際當?shù)貜V納移民的事實,移民社會在此期形成。南山老林、巴山老林、官山老林、荊襄地區(qū)(包括陜西南部的漢中府、興安府、四川東北的夔州府、保寧府、湖北西部和西北部的鄖陽府、宜昌府)在乾隆中后期、嘉慶、道光年間迎來了移民浪潮,移民社會在此間形成。巴蜀地區(qū)東南隅的酉陽、秀山、黔江、彭山、石柱、恩施、建始、利川、巴東、宣恩、咸豐、鶴峰、來鳳等縣和西北邊區(qū)包括松潘、理番、茂汶、汶川、懋功等廳縣人口數(shù)量的增長,反映乾隆中后期,嘉慶、道光年間有一個移民持續(xù)遷入的過程。由于當?shù)赝林用癖旧砭蜕?,隨著移民持續(xù)涌入很快就形成了移民社會,時間大致在乾隆中后期,嘉慶、道光年間?!翱涤簳r期,開墾活動主要集中在成都、重慶等中心地區(qū),如重慶府人口在康熙末年占全省人口總數(shù)的19.3%。此后,移民逐漸由中心區(qū)向川西、川南和川北邊緣地帶疏散,至嘉慶中期,中部地區(qū)的人口在全省所占比重明顯下降。清中期以后,由于中心區(qū)和次中心區(qū)的土地基本開發(fā)殆盡,促使人們向條件一般但開發(fā)余地較大的近邊緣區(qū)和遠邊緣區(qū)流動,以便獲得更為寬松的生存條件,因此發(fā)生了人口的二次遷移?!盵95]“在四川存在二次移民的現(xiàn)象”,“二次遷移的時間大致在乾嘉時期。而川陜鄂交界的巴山老林,正是二次移民的遷入地”[96]。

參考文獻

[1]毛園芳.移民社會學研究對象探討[J].人民論壇,2010(17).

[2]王笛.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qū)域社會研究.1644—1911[M].北京:中華書局,2001:61.

[3]陳世松.大遷徙: “湖廣填四川”歷史解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40.

[4]王笛.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qū)域社會研究.1644-1911[M].北京:中華書局,2001:16.

[5]郭聲波.四川歷史農(nóng)業(yè)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458.

[6]關于“康雍復墾”和“乾嘉續(xù)墾”的相關論述參見:黃權生,藍勇.“湖廣填四川”社會經(jīng)濟與生態(tài)效應的地名學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1998(6);黃權生,楊光華.四川移民地名與“湖廣填四川”——四川移民地名空間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陳世松.<“湖廣填四川”與西部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社會變遷研究>成果簡介[A].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選介匯編[G].第五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黃權生.從<竹枝詞>看清代“湖廣填四川”——兼論清代四川移民“半楚”的表現(xiàn)與影響[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7]相關研究:王炎.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與清政府的行政調(diào)控[J].社會科學研究,1998(6);宋超.清廷四川移民政策的演變——兼論客家遷徙四川問題[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陳典.論清代“湖廣填四川”的政策導向[J].理論月刊,2005(10).

[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案.檔案號:02-01-02-1837-018.縮微號:008-1751.順治五年九月十二日四川監(jiān)察御史趙班璽為恭報全蜀屬員失印事[B].

[9]向楚等.巴縣志.卷九下,官師下.民國二十八年刻本.

[10]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案.檔案號:02-01-02-2194.微縮號:030-2866.順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四川巡撫李國英為欽奉敕諭事薦舉堪任知府人才[B].

[11]四川省圖書館藏.胡永南纂修.仁壽縣煎茶溪攬祥埂<新修胡氏族譜>.卷六,煎茶溪理嘉壩老宅記.民國二十七年成都鉛印本:3-4.

[12]四川省圖書館藏.徐建懋.川渝徐氏族譜[M].1999.

[13]四川省圖書館藏.璧南劉家溝一脈劉氏族譜[M].1998.

[14]四川省圖書館藏.黃朝全編纂.安岳永清黃氏族譜[M].1996.

[15]程德音等.江津縣志.卷七之五,列女上.民國十二年修十三年刻本:5-6.

[16]張森楷.合川縣志.卷之四十五,鄉(xiāng)賢四.民國九年刻本:1-2.

[17]吳廷榘等.綦江吳氏族譜.卷首,凡例.民國九年重慶石印本:2.

[18]嚴宗等.內(nèi)江嚴氏家乘,原序.民國石印本:12.

[19][清]劉景伯.蜀龜鑒.何銳等.張獻忠剿四川實錄[M].成都:巴蜀書社,2002:320.

[20]四川省圖書館藏.倪子明.中江樂至倪氏族譜,譜序.清光緒十一年刻本:14.

[21]四川省圖書館藏.重慶市潼南縣三堆山陳氏族譜[M].1998:70.

[22]四川省圖書館藏.重慶合川左氏族譜,文明祖來歷.1700-2004[M].

[23]四川省圖書館藏.江興禮.德陽江氏續(xù)修宗譜.第六冊,始遷祖良真公妣溫孺人合傳.民國十年石印本:62.

[24]四川省圖書館藏.姜景云.鄰水姜氏族譜,冷家姜氏一玉祖淵源[M].2002:134.

[25]四川省圖書館藏.徐建懋.川渝徐氏族譜[M].1999:341.

[26]四川省圖書館藏.唐萬化.唐氏族譜[M].四川省金堂縣版,2006:245-246.

[27]李全中.四川客家姓氏源流[M].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編印,2005:6,14,17,18-19,21-22,41.

[28][清]黃廷桂等.四川通志.卷五,戶口.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29]張驥等.溫江縣志.卷三.民國十五年刻本.

[30]林志茂等.簡陽縣志.卷十九.民國十六年鉛印本.

[31][清]劉炯,羅廷權,何袞,等.資州直隸州志.卷七.光緒二年刻本.

[32][清]楊汝偕等.太平縣志.卷三.光緒十九年刻本.

[33]熊道琛,鐘俊等.蒼溪縣志.卷九.民國十七年鉛印本.

[34]佚名.樂至縣鄉(xiāng)土志.民國元年刻本.

[35]王祿昌,裴綱等.瀘縣志.卷三.民國二十七年鉛印本.

[36][清]宋灝等.綦江縣志.卷之二.道光六年刻本.

[37]程德音等.江津縣志.卷五.民國十二年修十三年刻本.

[38][清]韓清桂等.銅梁縣志.卷三.光緒元年刻本.

[39][清]費兆鉞等.合州志.卷五.光緒二年續(xù)修四年刻本.

[40]彭朝貴,王炎主.清代四川農(nóng)村社會經(jīng)濟史[M].北京:天地出版社,2001:101,103.

[41]王炎.“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與清政府的行政控制[J].社會科學研究,1998(6).

[42]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卷十四.來鹿堂藏版,道光庚寅仲夏月重鐫.

[43]王毓銓.中國通史.第九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9.

[44]賴佐唐等.敘永縣志.卷一[M].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

[45]王毓銓.中國通史.第九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34-535.周遠廉,孫文良.中國通史.第十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04.

[46]賈大泉,陳世松.四川通史.卷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353.

[47]周遠廉,孫文良.中國通史.第十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7.

[48][清]劉錦藻.清朝文獻通考.卷三.臺北:臺北新興書局,1965.

[49]乾隆五年.準民間自由開墾內(nèi)地和邊省山頭地角的畸零土地,免予升科納稅上諭[B].

[50][51][52][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卷十一.來鹿堂藏版,道光庚寅仲夏月重鐫.

[53]城口縣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780.

[54][清]劉紹文,洪錫疇.城口廳志.卷六.道光二十四年刻活字印本.

[55]袁熔等.民國新修渠縣志.民國二十一年修纂.四川省渠縣志編輯室校印,1984.

[56]巴州志校注.卷一.巴中市新華印刷廠,1997.

[57]武勝縣志[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121.

[58][清]曾粲奎等.鄰水縣志.卷二.道光十五年刻本.

[59]任桂園.大巫山文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91-92.

[60]朱世鏞等.云陽縣志.卷三十二.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

[61][清]秦云龍,萬科進等.雷波廳志.卷十二.光緒十九年刻本.

[62]賀國光等.川康邊政資料輯要.民國二十九年鉛字本.

[63][清]周斯才等.馬邊廳志略.卷四.嘉慶十二年刻本.

[64]馬邊概況資料輯要.油印本.川邊季刊一卷二期馬邊縣墾務調(diào)查及一卷三期雷馬屏峨四縣荒地調(diào)查,墾務[B].

[65]鹽邊縣概況資料輯要[A].賀國光等.川康邊政資料輯要[G].民國二十九年鉛字本.

[66]譚紅.巴蜀移民史[M].成都:巴蜀書社,2006:671.

[67][清]辜培源,曹永賢等.鹽源縣志.卷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68][清]鄧仁垣,楊昶等.會理州志.卷九.同治十三年刻本.

[69]四川省編寫組.四川省涼山彝族社會調(diào)查資料選輯[G].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189-191.

[70]楊向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學習筆記[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58(1).

[71]朱圣鐘等.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區(qū)聚落的發(fā)展演變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4).

[72]湖廣總督邁柱雍正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奏[A].鄂西少數(shù)民族史料輯錄[G][B].湖北鶴峰縣國營民族印刷廠,1986.

[73]湖廣總督邁柱雍正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奏[A][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朱批諭旨,第54冊.鄂西少數(shù)民族史料輯錄[G].鶴峰縣國營民族印刷廠,1986.

[74]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縣志編纂委員會.黔江縣志[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584.

[75]四川省黔江地區(qū)民族事務委員會編.川東南少數(shù)民族史料輯[G].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76][清]顧彩.容美紀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77]王毓銓.中國通史.第九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34-535.周遠廉,孫文良.中國通史.第十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04.

[78]賈大泉,陳世松.四川通史.卷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353.

[79]周遠廉,孫文良.中國通史.第十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7.

[80]施南朱氏族譜.民國十八年抄本.現(xiàn)藏于建始縣檔案館.

[81]姜久平等.建始姜氏族譜.1999年鉛印本.現(xiàn)藏于恩施州圖書館.

[82][清]廖恩樹,蕭佩聲等.巴東縣志.卷之四.同治五年修光緒六年重刊本.

[83][清]黃世崇等.利川縣志.卷之七.清光緒二十年鍾靈書院刻本.

[84][清]李勖,何遠鑒,張鈞,等.來鳳縣志.卷十三.同治五年刻本.

[85][清]張金瀾,蔡景星,張金圻,等.宣恩縣志.卷之九.清同治二年刻本.

[86][清]王協(xié)夢等.施南府志.卷十一.道光十二年刻本.

[87]道光十五年六月初六日劉開璉將名下山田一形憑中出賣與黃之榮管業(yè)契約[B].道光十六年三月十四日劉長清等將名下山田一形憑中出賣與黃志榮兄弟名下管業(yè)契約[B].道光十九年三月四日劉長富等出賣自己名下荒熟山田與黃志榮志經(jīng)管契約[B].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初一日劉開承出賣名下山田一形與黃芝榮名下為業(yè)憑據(jù)[B].同治十一年二月十四日黃志禮將名下田地山場掃賣與羅慶余名下契約[B].

[88][清]王槐齡纂修.補輯石柱廳志.卷十二.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89][清]王壽松,李稽勛等.秀山縣志.卷三.光緒十七年刻本.

[90][清]王壽松,李稽勛等.秀山縣志.卷五.光緒十七年刻本.

[91][清]王壽松,李稽勛等.秀山縣志.光緒十七年刻本.

[92][清]張九章,陳藩垣,陶祖謙,等.黔江縣志.卷二.光緒二十年刻本.

[93]賈大泉,陳世松.四川通史.卷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330,333-334.

[94]彭朝貴,王炎.清代四川農(nóng)村社會經(jīng)濟史[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1:241.

[95]劉正剛.東渡西進——清代閩粵移民臺灣與四川的比較[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194.

[96]張彥,譚曉鐘.“湖廣填四川”與四川秘密社會的變遷[A].凌禮潮.明清移民與社會變遷——“麻城孝感鄉(xiāng)現(xiàn)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216.

猜你喜歡
巴蜀清代時空
跨越時空的相遇
青年共建“雙城圈” 攝影同話“巴蜀情”
曲韻巴蜀話發(fā)展 藝薈雙城譜新篇
川渝兩地攜手共建“巴蜀電影聯(lián)盟” 聯(lián)合打造巴蜀特色電影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屆詩書畫印藝術展作品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淺談清代宮廷樂舞的主要類型
商水县| 长治市| 巫溪县| 沙田区| 遵义县| 沙洋县| 新乐市| 双牌县| 长阳| 宜春市| 东海县| 宽城| 竹溪县| 吴堡县| 托里县| 西宁市| 六枝特区| 岳池县| 枝江市| 井研县| 内乡县| 漠河县| 星座| 大理市| 名山县| 通化市| 贞丰县| 濮阳县| 府谷县| 托克托县| 永兴县| 工布江达县| 昌乐县| 永宁县| 沽源县| 长汀县| 栾川县| 龙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饶河县|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