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少霆 王曼 郭蘇影 王俊閣,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耳鼻咽喉科 北京0000;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癥,耳鼻喉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往往遷延難愈,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困擾。臨床表現(xiàn)為咽部不適,如咽干、咽痛、灼熱、發(fā)癢、異物感等。西醫(yī)多采用病因治療或局部治療方法,效果欠佳。慢性咽炎屬于中醫(yī)喉痹的范疇,隨著人們生活、工作方式的改變和中醫(yī)學對本病病因、病機認識的不斷提高,近多年來,以參苓白術散為代表方的健脾祛濕法在臨床上較為常用,多有報道[1-2]。筆者在臨床上,運用健脾祛濕法為基礎,結合辨證論治或以祛濕為主,或以健脾為主,隨證加減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68例均為門診病例,其中男25例,女43例;年齡18~65歲,病程6月~10年。其癥狀。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冊)》中有關慢性咽炎的診斷標準:長期表現(xiàn)為咽部異物感,堵塞感、干、微痛、癢、干咳等為主癥,?;加胁煌潭鹊碾涓姑洕M、不思飲食、易惡心、大便粘滯或溏。咽部檢查見粘膜彌漫性充血,粘膜增厚,雙側咽側索肥厚,咽喉部淋巴濾泡增生。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3]以及《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相關標準屬脾虛濕困證。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慢性咽炎的中醫(yī)診斷標準;②近2周內未使用過抗生素類藥物者;③年齡18~65歲者;④病程6個月~10年者;⑤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⑥對本研究具有良好的依從性者。
1.4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診斷及納入標準者;②患有咽部良惡性腫瘤;③患有其他系統(tǒng)重大疾病者;④有藥物過敏史者。
2.1 治療方法 以健脾祛濕法為基礎結合辨證論治,其中濕滯脾胃以平胃散合半夏厚樸湯為主方,脾虛濕盛以參苓白術散為主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1周為1療程,治療4個療程。治療期間戒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預防感冒,不用其他治療方法。
2.2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咽喉充血、淋巴濾泡增生和咽部異物感消失。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減輕,咽部充血、淋巴濾泡增生明顯減輕,咽部異物感基本消失。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
3.1 治療結果 68例脾虛濕困證患者治療后,治愈49例,占72.06%,好轉14例,占20.59%,無效5例,占7.35%,總有效率為92.65%。見表1。
表 1 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分析
4.1 祛濕為主,輔以化痰利咽 部分慢性咽炎患者,除咽干、咽癢、略痛、頻繁清嗓等臨床表現(xiàn)外,以咽部異物感為主癥前來就診,咽干而不喜飲,飯后腹脹。舌質淡,舌苔白厚膩,脈象弦。對此類患者,筆者從濕邪論治,治以燥濕為法,輔以化痰利咽,同時隨證尚可佐以溫化、運脾、消導等法。用方每選平胃散、半夏厚樸湯合方化裁。
案1 患者劉某,男,35歲,媒體從業(yè)者。2017年9月2日初診。主訴咽部異物感半年余,時輕時重,咽干不喜飲,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晨起刷牙易惡心,大便粘滯,日3次。舌質淡,舌苔白厚膩,脈弦。咽部檢查見咽后壁粘膜色淡腫脹,咽側索腫脹。電子喉鏡提示慢性咽炎。辨為濕滯脾胃證,治以燥濕運脾,佐以化痰利咽。處方:蒼術15 g、厚樸10 g、陳皮10 g、白豆蔻6 g后下、炒薏米 20 g、紫蘇葉 9 g、干姜 6 g、法半夏 9 g、茯苓 20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2017年9月10日二診:咽部異物感、脘腹脹滿減輕,舌苔見減。前方接服7劑。
2017年9月18日三診:咽部異物感、脘腹脹滿明顯減輕,舌苔轉薄,大便也轉正常。前方去干姜繼服7劑。
2017年9月27日四診:自訴上次服藥后咽部已無不適,自行停藥。視其舌象,舌質淡紅,舌苔薄白。囑其飲食清淡,按時作息,戒除煙酒。
按:平胃散方出自北宋周應所著《簡要濟眾方》,由蒼術、厚樸(姜汁炒)、陳皮、炒甘草四味藥組成,具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之功。清代醫(yī)家費伯雄在《醫(yī)方論》中贊該方:“平胃散乃治脾胃之圣劑。”臨床應用以脘腹脹滿,舌苔厚膩為辨證要點。上述患者脘腹脹滿、舌苔白厚膩抓住這一表現(xiàn),徑用本方,加入干姜、白豆蔻、炒薏米溫化寒濕;因濕郁生痰,阻滯氣機,痰氣互結于咽喉故合用半夏厚樸湯行氣散結、降逆化痰。兩方合用燥濕運脾、行氣散結,療效似遠較他方為捷。三診時舌苔轉薄、大便已正常,示濕邪減去,脾陽已復,故去干姜不用。
4.2 健脾為主,輔以升陽益氣 部分慢性咽炎患者,除咽部異物感、咽癢、略痛、頻繁清嗓等臨床表現(xiàn)外,以咽干為主癥前來就診,咽干而喜熱(溫)飲,不思飲食,四肢乏力,面色萎黃,時有腹痛,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膩,脈虛緩。對此類患者,筆者多從脾虛論治,治以健脾為主,輔以益氣升陽,同時隨證佐以溫脾、燥濕、生津等法。用方每選參苓白術散化裁。
案2 患者賀某,女,56歲,職業(yè)為教師。2017年9月28日初診。主訴咽干6年余,平素時感乏力,飲食不佳,咽干喜熱飲,胸前痞悶,飯后腹脹,入冬畏寒怕冷甚于常人,大便時溏或先干后稀,日2~3次。舌體胖大、邊緣齒痕明顯,苔薄略膩,脈緩。咽部粘膜檢查見咽后壁淋巴濾泡團塊狀增生。電子喉鏡提示慢性咽炎。辨為脾虛濕盛證,治以健脾滲濕,佐以升陽益氣。處方:太子參15 g,白術12 g,茯苓10 g,甘草3 g,白扁豆10 g,山藥20 g,桔梗 9,砂仁 6 g,干姜 6 g,肉桂 3 g,升麻 6 g,葛根9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2017年10月6日二診:食欲增強,飯后腹脹已不明顯,腹痛已無,咽干較前緩解。舌淡胖,邊緣齒痕,脈緩。前方7劑繼服。
2017年10月14日三診:咽干已不明顯,飯后腹脹已無,大便成形,日一次,自感身體舒適。舌體胖,邊緣齒痕,苔白,脈較前有力。前方去干姜、肉桂,7劑。
2017年10月22日四診:咽部癥狀消失,飲食可,大便成形。視其舌體略胖,邊緣齒痕可見,苔薄。按:參苓白術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臨床上治療脾虛濕盛證的常用方劑,方中黨參、白術、茯苓健脾滲濕,本案以太子參易黨參,太子參為清補之藥,益氣升清補而不膩,緩解咽干;白扁豆、山藥健脾益氣而能止瀉;桔梗開宣肺氣以利咽,又能載藥上行;砂仁醒脾和胃,行氣化滯,除飯后腹脹;患者患病日久,平素四肢乏力、不思飲食、食后腹脹、大便溏,脾氣虛證明顯。咽干而喜熱飲、入冬畏寒甚于常人、時有腹痛,考慮因脾氣虛日久而兼有脾陽不足,故方中在健脾滲濕的基礎上加入干姜、肉桂溫中祛寒止痛;升麻、葛根升脾胃清陽之氣,加速脾氣復蘇,陽行則津布著重緩解咽干這一主癥。三診時,患者腹痛已無,大便成形,故去干姜、肉桂。四診諸癥已無,視其舌象胖大,邊緣齒痕,苔白,考慮其脾氣虛日久,當以緩圖。參苓白術散健脾益氣,藥性平和,溫而不燥,囑其服用較長時間,符合“中醫(yī)治病求本”。
慢性咽炎屬于中醫(yī)“喉痹”范疇。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多從肺陰虛、腎陰虛或肺腎陰虛論治,用方以百合固金湯、養(yǎng)陰清肺湯、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藥為主[5-7]。自從,國醫(yī)大師干祖望先生在其《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學》一書中指出:“本病中醫(yī)一直認為是肺腎陰虛和腎陰不足……真正屬于此兩者至多不超過20%。而出于脾土衰弱者十居八九?!辈⒁浴端貑枴り庩栴愓撈贰把屎砀稍?,病在脾土”為理論依據(jù)后,目前醫(yī)家多從脾虛土弱予以論治,用方多以參苓白術散為代表。這一立論對中醫(yī)治療慢性咽炎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筆者臨床也喜用這一方法。然而,脾虛以后無力運化易生濕邪,濕邪困脾日久易造成脾虛,面對一個患者是以濕邪為主還是以脾虛為主,是需要認真思考的。“方從法出、法隨證立”,臨床上辨證至關重要,辨證不準,治法則誤,用方又從何談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