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我送兒子去幼兒園,被他的老師叫住了:“麥兜媽媽,最近我們上手工課,麥兜做手工的速度經(jīng)常不及其他小朋友。你看能不能讓他在家多練習練習?”我爽快答應(yīng):“可以??!”
第二天我就買了一些兒童手工剪紙的工具和材料。麥兜看了很開心,興致勃勃地把東西都拿進自己房間,趴在書桌上忙活起來。我想,讓他自己多做做,速度肯定能提高。
沒想到,只過了三天,麥兜對我說:“媽媽,我討厭圖圖……”圖圖是他的好朋友。我有些不解,一問緣由,他說:“他總說我做手工慢,我不喜歡他……”原來,他們上手工課時采取分組合作的方式,他跟圖圖一個小組,因為他速度慢,影響了整體進度,圖圖對他表達了不滿。
我意識到,必須盡快提高兒子做手工的速度,不然老師替他著急,小朋友也會嫌棄他。我決定,把晚上睡前讀繪本改為做手工,陪他多練習。
第一次陪他做手工剪紙,我就意外發(fā)現(xiàn)一個新問題。我們要剪一輛小汽車。小汽車的車身和輪子是分開的,需要沿著畫好的虛線把車身、輪子分別剪下來,再粘貼到一起。他用剪刀很快就剪好了半成品。我一看時間,只用了不到10分鐘——他們一堂手工課一般是30分鐘,按照這個速度,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wù)應(yīng)該很輕松??山酉聛硭]有著手進行下一步,而是仔細修剪那些半成品。我不解地問他:“都剪好了,為什么還要剪呢?”他說:“輪子不夠圓?!痹瓉?,他剪的時候沒完全照準虛線,有的地方剪歪了一點點,但并不明顯。我突然想起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內(nèi)容,說4歲左右的孩子因處于兒童審美敏感期,會出現(xiàn)“完美情結(jié)”,吃的、用的東西都要求完整、漂亮,并且通常表現(xiàn)得很執(zhí)拗。我恍然大悟:麥兜做手工慢,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追求完美耽誤了時間。
追求完美本身沒有錯,但如果過分了,為了好看完全不顧其他方面,就有問題了。我決定淡化一下他的完美情結(jié),于是對他說:“來,媽媽給你看樣?xùn)|西?!比缓笳页鲆恍├险掌屗?。他看了眉頭一皺:“不好看,我不喜歡?!蹦鞘撬r候拍的照片,因保存不當有些褪色,有的還掉了角,但很有紀念意義。我認真對他說:“你看,這都是你小時候拍的,很珍貴。雖然有的顏色不鮮艷,有的還掉了角,但媽媽依然覺得很好。就像你剛才剪的車輪,雖然不那么圓,但并不影響美觀,跟車身粘到一起就是一件很棒的作品。一件物品有沒有價值,不在于它好看不好看,而在于它有沒有內(nèi)涵?!彼贫嵌攸c了點頭。
接下來的日子,無論陪兒子做手工還是做別的事,一旦發(fā)現(xiàn)他刻意追求完美,我就有意引導(dǎo)他享受過程,而不是追求結(jié)果,告訴他不應(yīng)只追求好看,還要注意速度,最好兩者兼顧。漸漸地,他的完美情節(jié)不那么嚴重了,做手工的效率明顯提高。
孩子都會經(jīng)歷審美敏感期,其中一部分孩子會出現(xiàn)嚴重的完美情結(jié),家長應(yīng)注意引導(dǎo),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健康成長。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