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祥
自古以來就講究文治武功不能偏廢,武以安邦,文以治國,文治和武功是保證國家正常運轉(zhuǎn)的兩種政治手段,二者相輔相成,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政治環(huán)境下,各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用武創(chuàng)業(yè),以文守成,也是歷代帝王摸索出來的治國模式。既然如此,一個國家要想健康、正常地運轉(zhuǎn),就需要在文官和武將的選拔方面都給予重視。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在唐代科舉考試中,相對于文官選拔的考試而言,武舉又如何呢?
武舉什么時候開始
任何一個王朝、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武將開疆拓土。在唐朝之前,那些武將或者是因為在戰(zhàn)爭中立下赫赫軍功由士兵變成了將軍,或者是因為家里有練武的傳統(tǒng),后輩又繼續(xù)走了祖上的路子??傊?,很少有像唐朝時期進士科、明經(jīng)科那樣,坐在考場里通過考試當上將軍的。唐朝因為沿襲了隋朝的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主要是通過科舉考試進行的,所以武將也經(jīng)常需要走像進士一樣的道路,通過考試進入仕途。這就是武舉,武舉是為選拔武官專門設置的科目。
那么,武舉開始于什么時候呢?《隋唐演義》的瓦崗英雄王伯當就是隋朝的武狀元,因為看不慣隋朝的腐敗,才淪落當了草寇;還有楊廣為了消滅天下反王,在揚州設擂奪印,這不都與武舉考試有關嗎?但這是評書,不是歷史,是當不得真的。
我們還是要通過歷史文獻,進行一次穿越,回到那個時代去,從歷史資料中找尋值得信服的證據(jù)。從618年李唐王朝建國,一直到武則天長安二年(702),中間沒有見到關于朝廷選拔武官的資料。到了長安二年,朝廷有了明文規(guī)定,要求地方官像推薦明經(jīng)、進士科考生那樣,推薦練習武藝之人給朝廷。
這個命令是武則天的一道圣旨《搜訪賢良詔》,這么看就知道了,不是專門為了選拔武官頒布的,選拔武官只是搜訪賢良的一部分內(nèi)容。武則天在這道圣旨中說:“或英謀冠代,雄略過人,總韓、白以先驅(qū),掩孫、吳而得雋;或力能拔距,勇絕蒙輪,冒白刃其如歸,掃蒼璧而不顧?!保ā段脑酚⑷A·搜訪賢良詔》)這樣的人才,地方官要積極推薦。這段話什么意思呢?“英謀”指謀略英明,“雄略”指非凡的謀略,“韓”指漢初三杰之一的大將軍韓信,“白”指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名將白起,“孫”指春秋時期大軍事家孫武,“吳”指戰(zhàn)國時期大軍事家吳起。講的是需要具有軍事家頭腦的統(tǒng)帥型人物。
如果說前一句是講腦力勞動者的話,后一句就是指體力勞動者了?!傲δ馨尉唷敝噶α看?“勇絕蒙輪”指勇敢,“蒙輪”指沖鋒陷陣;“白刃”就是鋒利的刀劍,“冒白刃其如歸”就是不怕死;“蒼璧”是指用來祭祀天地的玉器,這句是說即便得罪了上天也不在乎。這就是武則天對武官的要求,要么當統(tǒng)帥,要么去沖鋒陷陣。所以司馬光指出:“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設武舉。(《資治通鑒·則天順圣皇后下》)既然是初設,說明以前是沒有的。不過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有了選拔武官的要求,但并沒有像進士、明經(jīng)科那樣,科目名稱非常明確。
武舉考什么
知道了武舉開始的時間,另外一個問題就又出來了:武舉考什么呢?《唐六典》中說得非常明確:“其試用有七?!币簿褪钦f考七個方面。
第一項是射長垛,就是用弓箭射擊遠距離的箭靶,為定點射擊。靶上有環(huán),從正中間的環(huán)依次向外稱為第一環(huán)、第二環(huán)、第三環(huán)。規(guī)定射到第一環(huán)為上等,射到第二環(huán)為次等,射到第三環(huán)為末等。
第二項是騎射,就是運動射擊,是騎在馬上邊跑邊射。規(guī)定全射中為上等,射中一部分為次等,一個都射不中為末等。
第三項是馬槍,就是騎在馬上使槍。這可不是胡扎亂刺啊,是有要求的:用木頭做成假人,假人的腦袋,上放有方形的木板,四個假人簡單擺成一個陣勢,考生騎著馬沖進去,然后運槍,可以撥,可以砸,可以挑,可以磕,但條件是只能打掉假人頭上的木板,若假人倒了就要扣分。能打掉三個或四個就是上等,兩個為中等,一個為下等。這講究的是穩(wěn)、準、狠。以前聽單田芳先生的評書,說擅使槍的將軍與人打斗,就給對方說,我要在你左邊大腿根皮糙肉厚的地方開個眼兒,保證深不過一寸,不傷筋不動骨。對方被氣得頭暈眼花,覺得他說大話,結(jié)果人家真說到做到,被扎的人回去一量,果然深不過一寸。這說明槍法高超。
第四項是步射,射草人,也是運動射擊。騎著馬射,自己還能省點事,可是自己跑著射擊,那可就不是一般的素質(zhì)了,自己的心跳和喘氣都會影響射擊的精準度,所以這個要求就高了。不僅要射中,還要講究技巧,僅僅是射中也就是個中等成績,因為那有可能是蒙的,有技巧但沒射中也不行,既有技巧又能射中才能得高分。
第五項是材貌,也就是外形條件。作為武將,就得身材偉岸,一看雄赳赳氣昂昂的,就具有威懾作用。要求身高以六尺為標準,六尺為中等,六尺以下為下等。唐朝時一尺約等于現(xiàn)在的九寸三分,這么算來,當時要想中武舉,身高首先得有1.86米。
第六項是言語。官場上對言談的能力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一不能亂說,嘴上沒個把門的,胡扯八道,那肯定不行,一不小心把軍事機密給說出來怎么辦;二不能“三腳踹不出個屁來”,那樣你的軍事思想就沒有辦法表達了,更沒有辦法執(zhí)行。因此,既要表達清楚,又要做到說話講究分寸。
第七項是舉重,也叫翹關。這是考查體力或者臂力的。什么是關呢?門關,也就是我們說的門閂、門插。古代城門的門閂都很重,攻城的時候,萬一不小心被堵在了城里邊,沒有力氣取下門閂,只能是被消滅。所以具備翹關之力,關鍵時刻能保住性命。武舉考場上也仿做了一個門閂,長一丈六尺,直徑三寸半,要求參加考試的人連舉十下,不合格的就被淘汰。
武舉考試不像文試那樣搜腸刮肚、拍腦袋,而是顯得龍騰虎躍。比如韋肇《駕幸春明樓試武藝絕倫賦》有這樣幾句描寫:“左旋右抽,擢兩肩于敏手;奮髯增氣,示眾目以余威?!保ā段脑酚⑷A》),不僅身手敏捷,神乎其技,而且氣勢壓人。也有技藝處于伯仲之間、一時分不出高低輸贏者,那怎么辦呢?“不能定是非于已分,而又爭利害于君前”(《文苑英華》),不是分不出輸贏嗎?那就找皇帝說理去,讓皇帝給評判一下,于是在皇帝面前面紅耳赤地爭辯起來,場面熱烈,躍然紙上。
(張迪摘自大象出版社《隋唐科場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