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南
【摘 要】有人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心與心的距離,有時采訪對象就站在面前,而記者卻問不出想要的信息,兜兜轉轉,使采訪陷入拉鋸戰(zhàn),甚至被“懟”遭“拒”。如何拆除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心的藩籬,讓采訪更加順暢有效?本文結合筆者采訪實踐,粗淺地談些體會和認識,希望可以給新聞從業(yè)者些許啟發(fā)。
【關鍵詞】效率? ?情感溝通? ?共情? ?人文關懷
資深媒體人閭邱露薇女士曾說,采訪無技巧,不外乎是人情的往來,這種“人情往來”即體現(xiàn)一種交心的真誠。
采訪工作通常要求記者在短時間內與采訪對象進行情感溝通,這也是采訪的挑戰(zhàn)和魅力所在。其實質是溝通,核心是人,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如何在短時間內,拿捏好采訪分寸,讓采訪對象積極配合最終取得理想的采訪效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記者在采訪實踐中慢慢摸索。
一、收集信息打好提前量
采訪既是一場思想的交鋒博弈,也是知識儲備的過招抗衡,很難想象一個知識匱乏的記者如何去采訪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或技術過硬的專家。對采訪對象不了解是記者不尊重采訪對象的體現(xiàn)。采訪前,記者要想辦法了解采訪對象的大概情況,形成采訪提綱,列好問題清單,最好做備選方案。如果采訪對象開朗健談,記者可以多提一些發(fā)散性問題;如果采訪對象內向拘謹,就要以閉合性提問緩解他的緊張情緒;如果采訪對象積極配合,可以多問一些“題外話”;如果采訪對象消極抵觸,可以采用迂回戰(zhàn)術,聊其他話題。手里有糧,心中不慌,只有準備工作做充分,記者才有底氣面對采訪對象,采訪時才能有話題、有效率、不冷場。
另外,多積累一些和采訪對象身份相匹配的專業(yè)詞匯也很必要,可以提升采訪過程中的和諧度。多年的采訪實踐證明,這些采訪提前量不白做,打有準備之仗要比臨時抱佛腳好得多。去年,筆者去蓋州采訪葡萄滯銷時,一位種植戶說“干了一春帶八夏,結果賠了個底兒掉”,一句話把農民付出和收獲不對等的心情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跑農村這幾年,這些“土味”詞匯,筆者也積累不少,在采訪農民時,時不時用上幾句便能一下子拉近和他們的距離,讓他們覺得,對方不是高高在上的記者,而是對農民有著深厚感情的朋友,這樣的“土味”采訪更接地氣、得人心。
二、巧用“共情”來救場
笑星賈玲出演的小品里有這樣的臺詞:“老師,我插句題外話”“咱不插題外話”,小品里的對話在現(xiàn)實采訪中也屢見不鮮,記者被采訪對象“懟”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不僅影響采訪進程,也會讓采訪對象質疑記者的專業(yè)水準。 思想碰撞的時代,一句話沒問好,可能就會導致整個采訪前功盡棄,更何況是被“懟”或遭遇冷漠回答呢?
記得有一次筆者采訪一位ICU的護士,對她提問:“在ICU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工作中有沒有難忘的瞬間講述一下?”不知是她對這一提問不感興趣還是其他原因,她反問:“如果我說在這里工作沒有特別的感受,是不是有點不正常?”此時筆者不知如何回答,就仿佛一塊饅頭卡在喉嚨,筆者迅速在腦海里搜索她發(fā)過的微信朋友圈,希望從中找到突破點。她稍胖、愛美,是那種不化妝就不能出門的人。于是,筆者跟她聊起了美妝和減肥的話題,這個要穴找對了,她的話匣子便打開了,聊起了她曾連續(xù)在崗20天沒時間敷面膜臉上起痘的“悲慘”遭遇,聊起了她釋放搞笑天性幫患者緩解抑郁,聊起了她為了減肥,把好吃的飯菜送給患者的故事……聊著聊著,這位ICU護士的形象就豐滿了,有血有肉了。
這次“先抑后揚”的采訪經歷說明,進入話題疲勞期,如果不及時更新采訪思路,必將陷入尬聊境地。“對此,你有什么感悟”“接下來,你有什么打算”“請介紹一下你的新產品”……像這樣“白開水”似的問題幾乎成了各路記者的套路,讓采訪對象早就沒有了回答欲望,產生敷衍心理在所難免,自然也無法吸引他們和記者深入交流。
在傳統(tǒng)的問答式、啟發(fā)式、回憶式采訪提問三部曲都不奏效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共情式”,即從采訪對象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談論老友、舊物或者是共同的愛好,只要能引起對方交談的興趣,哪怕這個話題和之前確定的采訪主題半點關系都沒有,也無關緊要,先把采訪氣氛活躍起來,讓對方放下戒備和抵觸心理,避免 “話不投機半句多”,才是采訪該有的樣子。
心理學家認為,交往者之間心理上可分為四種距離:親密的距離、私人的距離、社會的距離和公眾的距離。前兩種距離說明交往者之間親近的友誼;因公事而接觸的人們遵循著社會距離;其余的人,則保持著公眾的距離。因此,在采訪過程中要盡量采取聊天、討論、商談的口氣和對方交流,拆除雙方之間的“心墻”,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讓被采訪者自然地萌生與記者溝通的欲望,從而讓采訪隨著記者的節(jié)奏漸入佳境。
三、以人為本,留住新聞的“人情味”
記得一位業(yè)內大家曾說過:“有職業(yè)操守的記者把新聞來源、采訪對象和同事都看作值得尊敬的人?!焙沃^尊重?無視采訪對象的苦衷一路刨根問底?因為一個無關原則的問題,與采訪對象爭論得面紅耳赤?還是不斷打斷采訪對象的回答,插播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但所有真實的就一定要報道出來嗎?如果真實的內容觸犯了他人的隱私,或者一旦播報這樣的新聞會給當事人造成心理或情感上的困擾,還要不要報道?如果采訪頻次和強度超出了采訪對象的承受能力,記者還執(zhí)意采訪嗎?
前不久,得到某醫(yī)院透析科護士白茹為腎病終末期老人梁秀琴獻血的新聞線索。采訪時,梁秀琴的老伴蔡萬華囑咐記者,梁秀琴身體還很虛弱,白護士給她獻血的事先不要讓她知曉,以免她背負心理負擔加重病情。作為記者,筆者能夠理解蔡萬華老人的苦衷,也遵守和他的約定,沒有打擾正在做透析的梁秀琴??蛇€有其他媒體的記者圍著正在做透析的梁秀琴老人問長問短,試圖挖掘更多細節(jié)。他們可能認為,如果當事人缺位這個采訪就少了淚點會有缺憾。很多時候,記者要在“收視率”和“人情味”上作選擇。刨根問底、深挖細節(jié)本身并沒有錯,但有些細節(jié)關乎情感保護,關乎新聞倫理,盡管這些細節(jié)看起來很有“分量”,讓記者愛不釋手,但基于人文關懷的角度考慮也應該“忍痛割愛”。
高明的記者在采訪中會時刻關注人的內心感受和精神需求,懂得把握采訪節(jié)奏,注重情感交流,用好表情、神態(tài)等非語言符號,讓采訪對象時時感受到記者的善意和友好。
(作者單位:營口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