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韋華
[摘要]在疫情防控的全局意識下,高校積極響應國家開展線上授課的號召,而黑白木刻作為實踐性極強的教學科目,具有其領域內本身的特殊性。本文結合黑白木刻的特征,探討其網絡教學的特點及具體方案,試圖探索在特殊疫情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黑白木刻教學,并且希望今后能夠將網絡課程作為平常課程的補充,繼續(xù)發(fā)揮網絡教學優(yōu)勢,讓黑白木刻在電子媒介中找到新的發(fā)展方向。
[關鍵字]黑白木刻 網絡教學 疫情 互聯(lián)網
版畫網絡教學的必要性與前景
2020年2月28日,教育部黨組印發(fā)通知,全面部署統(tǒng)籌做好教育系統(tǒng)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fā)展工作,要求進一步做好在線教育教學,充分認識到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大規(guī)模、成建制開展在線教育教學,是對教育系統(tǒng)應對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檢驗,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大意義。學校既要明確當前線上教學“教什么”和“怎么教”,又要不斷探索開學后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的有機結合。
基于網絡特性分析,網絡教學有如下優(yōu)勢:(1)打破了空間局限,空間分離可有效控制病毒擴散;(2)網絡資訊發(fā)達,素材多、案例多,學生可自行搜索國內外優(yōu)秀的黑白木刻作品;(3)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作靈感,從側面豐富黑白木刻的語言;(4)可廣泛傳播黑白木刻知識,進行行業(yè)交流。高??梢匝垖I(yè)人士丌展跨地域講座,甚至要求策展人、畫廊、美術館等相關人員進行線上線下黑白木刻展覽,這樣既能節(jié)省交流的成本,又能通過網絡向大眾展示精彩的木刻作品。
黑白木刻網絡教學的特點
1.黑白木刻教學的基本要點
黑白木刻有兩個教學目的:其一,學習黑白藝術的處理方法和刀觸語言組織方法,掌握制版、印刷工藝流程,了解印刷原理。通過講授黑白面理,讓學生對畫面的構圖、色調、布局、節(jié)奏、肌理和變化等有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其二,以變體練習為手段,引導學生領悟木刻藝術的語言特點,使其能熟練運用黑白木刻技法,為將來進行插畫藝術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黑白木刻的基本過程可分為三步:(1)繪制畫稿。畫稿設計主要以黑、白、灰三色構成,在創(chuàng)作畫稿時強調面面的黑白對比、光感,以及對中心事物或者事件的刻畫。(2)刻板。根據(jù)黑白面稿進行刻板復制,需要注意線條分布的一致性、主要造型的準確性,以及具體刀法的應用。(3)印刷。印刷是成畫的關鍵,需熟悉紙張的挑選、設備的輕重,知曉油墨的多與少及母板對機器壓力的承受程度。
2.黑白木刻網絡教學的特點
從網絡角度結合黑白木刻的教學特點來看,黑白木刻的網絡教學主要有如下優(yōu)勢。
(1)開放的信息傳遞。網絡課程改變了紙媒、電視、廣播等渠道的單向信息傳遞方式,使信息傳送模式具備雙向傳遞的特征,這種雙向交流既可以是即時的,又可以是跨時間(用視頻、錄像等形式進行保留)的。一方面,便于學生隨時與教師交流,接收教師傳來的教學資料;另一方面,便于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指導。這一方式還可使教師快速收到教學反饋,進一步調整和改善教學計劃,使教學更加優(yōu)化。網絡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成就感,還便于社會公眾參與課程,為課程提供多元化評價。在充分開放的網絡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搜索豐富的黑白木刻學習資源,如黑白木刻的制作方法、相關美術史,以及中外藝術家的在線作品欣賞等。學生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狀況、興趣、愛好,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行繪畫元素設計。
(2)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其一,打破了T作室的地域限制。黑白木刻教學一般只能在工作室內進行,而網絡課程從根本上突破了地點的局限,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丌放性。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接受網絡學習。學校從有圍墻的實體轉變?yōu)榭筛采w全球的知識網絡。課程不僅在時間、空間上實現(xiàn)了丌放,還能對所有個體進行開放,個體不會因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被拒之門外,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丌放教育。其二,多媒體的創(chuàng)作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方法。網絡課程的基本模式是對多媒體的應用,學生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直播等媒介學習,學習環(huán)境更加多樣。另外,通過電腦軟件進行的黑白木刻設計,仍具有一定的探討性,對于“軟件處理一打印輸出”的非傳統(tǒng)創(chuàng)作,可以在學術上丌展進一步研究。
(3)促進多元交流,滋生多種可能。網絡學習更能體現(xiàn)協(xié)作優(yōu)勢,教師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應引導、促進、幫助學生進行小組協(xié)作學習,使學生在協(xié)作學習中加強合作共處的能力和探索精神,這對其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小組學習可以使學生深化、理解問題,還能幫助他們快速掌握并運用相關知識;小組學習提高了網絡課堂的交互能力,摒弁了傳統(tǒng)課堂中單純的人機“刺激反應”的交互形式。
網絡資源十分豐富,黑白木刻網絡教學能給予學生最基本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工具使用流程。同時,對于藝術風格和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學生也可以在網絡上與他人進行合作和交流,使自己獲得更多創(chuàng)作靈感。教師借助網絡資源,根據(jù)不同的主題,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嘗試,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倸w,網絡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運用,還能鍛煉學生的交流、協(xié)作能力,拓展其對創(chuàng)作的設想,并勇于創(chuàng)作,滋生無盡的可能。
3.黑白木刻網絡授課的局限
(1)黑白木刻制作版面時需要機器,而機器的非普及性,使參加遠程網絡教學的學生難以親身操作機器,導致學生對工作機械不熟悉。(2)網絡的遠程特點給學生提供了逃課的可能,難以保證所有學生按時在線學習。(3)過多的信息會導致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有隨時被龐雜信息遷走思維的可能。
黑白木刻網絡教學的遠程辦法探討
黑白木刻教學應讓學生熟悉畫稿、刻板、印刷等基本操作。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之后能無縫銜接黑白木刻創(chuàng)作,本文將黑白木刻分為理論課的網絡講演方案和版畫制作過程的網絡模式方案,用以討論黑白木刻網絡教學的具體模式。
1.理論知識的網絡講演
網絡課程中的藝術與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整合、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黑白木刻基本知識的講演分為兩個部分:(1)中西方黑白木刻發(fā)展史;(2)黑白木刻相關理論?!皶h軟件”是將學生聚集在課堂的最好方法,目前常用的會議軟件可以解決學生在線齊聚一堂、及時打卡的問題,如“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它們的操作步驟區(qū)別不大,第一步,教師(群主)建立一個交流群或一間會議房間;第二步,要求學生進群(或會議間)。在這些軟件中,組織架構的層級關系十分明晰,除了班級群,還可以再建立于群聚項目(部分視頻會議具有人數(shù)限制),教師可在相應用戶群或者網絡會議室中發(fā)起直播。
黑白木刻的理論知識主要有:(1)講解基本的運刀方法及木刻語言;(2)用三角刀、圓刀、斜刀、平刀、木口木刻排線刀等分別完成一張同一主題的作品;(3)引導學生嘗試黑白木刻及刀觸語言協(xié)調關系的多種可能性。
上集體課的時候,教師可要求學生打開攝像頭,關閉麥克風,以保證學生能保持基本的網絡課堂秩序。另外,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緊抓學生的思維,教師會隨時要求學生在線回答問題。教師和學生必須要在電腦或手機上安裝相關會議軟件,為順利進行網絡教學提供保障。
2.版畫制作過程的網絡教學
版畫制作過程的網絡教學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制作實際工具的操作視頻,另一種是進行電腦與網絡工具的版畫模擬。
實際工具操作視頻是針對黑白木刻基本操作而言的。目前,實際工具操作視頻的網絡制作主要有兩種方式:(1)將整個制作過程和規(guī)范的操作細節(jié)制作成視頻,在課堂上給學生觀看。但由于線上授課丌展得比較急,課時量又大,在網絡教學中,申請視頻制作時應顧及學院實際情況,要考慮教學視頻的針對性。視頻制作流程如下:A.拍攝,用攝影器材將木刻版畫的制作流程全程拍下。B.用采集卡采集數(shù)字視頻文件,由視頻編輯軟件生成AVI和MOV文件、WAV格式的音頻數(shù)據(jù)文件、無伴音的動畫FLC或FLI格式文件,以及各種格式的靜態(tài)圖像,包括對木刻版畫制作過程之中的講解文字等,應陔用BMP、JPG、PCX、TIF等格式保存,隨之將其插入每個流程的節(jié)點。C.剪切,將重復、無效的視頻內容剪切掉,插入視頻聲音、講解部分的文字及圖片。D.后期,主要是對注意事項的處理,如處理音效文件、添加字幕文字等。E.生成視頻文件,生成的視頻文件多為AYI格式。(2)將木刻版畫的制作過程進行全程直播:目前很多具有直播功能的丌放平臺,如“騰訊課堂”是騰訊推出的專業(yè)在線教育平臺;“云朵課堂”是一款可為教育機構、企業(yè)、教師和個人提供包括直播、錄播、學員管理等功能的在線視頻教學軟件;“網易云課堂”是網易公司打造的在線實用技能學習平臺。在直播的過程中需要一人攝影,一人操作并講解,就可以完成直播,在此過程中只要保證學生的在線聽課率即可。
在網絡授課中,相比視頻和直播分開一一放映,將直播和視頻一起利用起來的效率會更高。一方面,學生與教師在直播過程中有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認真記住操作細節(jié)和步驟,二者結合使用既可以保證學生及時學習,也可以給學生一個標準流程讓其反復觀看,夯實基礎。
第二種遠程木刻版畫教學是電腦與網絡工具的版畫模擬,利用數(shù)碼技術模擬黑白木刻的風格特征,只要有電腦與繪畫軟件即可,例如Adobe公司所研制的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使用數(shù)位板)。該方式模擬木刻版畫的根本邏輯在于:(1)可以制作模仿刀刻的筆觸效果,模擬木刻創(chuàng)作;(2)借助電腦軟件切換的便利,可在陰刻和陽刻之間自由轉換;(3)軟件的設計邏輯具有和木刻版面同樣的層次,先將線條進行風格化設計,再建立黑、白、灰三色之間的關系。這樣做的好處在于,開放了版畫的制作過程,增多了可用的元素;弊端是架空了傳統(tǒng)版畫的制作過程,其在印刷、雕刻中的不可控紋理灰隨之消失,減少了藝術的可能性,且對學生進入工作室創(chuàng)作有操作上的影響。
綜上所述,黑白木刻網絡教學的基本難點在于其操作性,以及如何讓學生熟悉工具。雖然可使用視頻和直播的方式讓學生熟悉黑白木刻操作過程,但是由于與工具的距離感導致學生無法進行真實的創(chuàng)作,難以有真實的創(chuàng)作感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將視頻和直播作為網上教學的主要對象,再以電腦軟件創(chuàng)作課程作為輔助,兩者同時使用,以增強學生的體驗感,這應是條件限制下網絡課程的最好效果。
結語
總結網絡授課的特征、黑白木刻的教學特色及目的后可以發(fā)現(xiàn),網絡授課既有其明顯的優(yōu)勢,又有具體的困難。本文試圖從當下的技術出發(fā),探討黑白木刻網絡教學如何開展的問題。一方面是基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急切需要;另一方面,是對黑白木刻教學網絡化的可能性探索。主要方案是以會議軟件作理論知識的網絡講演,以直播和視頻演示黑白木刻的傳統(tǒng)操作過程。另一種方案是用繪圖軟件模擬版面創(chuàng)作,如電腦與網絡工具的版畫模擬。本文還提出了特殊時期可嘗試特殊方法,如用“繪畫-打印”替代“刻板-印刷”,以期能為教學提供更多新的可能。
參考文獻:
[1]肖熾熱.高校黑白木刻教學之我見[J].中國民族博覽,2019(12).
[2]寧爍.試論網絡課程的藝術設計[J].廣東蠶業(yè),2018(92).
[3]王化斌.畫面肌理構成[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4]譚權書.木刻教材新編[M].北京沖國青年出版社,2019.
[5]聶凱.移動網絡課堂與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傳播分析[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