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功彬
同樣的世界,同樣的孩子,孩子有些動作真是出奇地一致,比如看動畫片。一位網(wǎng)友說,“當年我給我外甥買了1套奧特曼光碟,我就沒見過他看到第2集,永遠都是第1集。他還經(jīng)常約小伙伴一起看,給大家講解。我一直以為他不知道還有第2集,直到有次見他看完第1集自動跳到第2集時,他拿起遙控器又返回到了第1集。”
其實,很多孩子都喜歡重復看同一集動畫片,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他在重復學習,直到徹底掌握
3~6歲的孩子由于認識力、想象力與記憶力的發(fā)展還不是很完善,所以不能像大人一樣在短時間里就接受大量的信息。而動畫片的情節(jié)跳躍度比較大,看一遍并不能讓他們明白講的是什么。孩子往往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一集看不懂的動畫片,就反復觀看,直到完全掌握。
所以,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孩子對自己是負責的,絕不讓自己陷入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
他能感受到愉悅感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討厭令自己不開心的東西,所以會逃避;喜歡讓自己感到愉悅的東西,會主動追求。而在他重復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就是令他感到愉悅的。動畫片能以幽默、搞笑的表現(xiàn)手法展示,更能滿足孩子的愉悅心理,他感到高興,就會繼續(xù)看下去,這也叫“愉悅回路”。對于讓他感到愉悅的事,他會不厭其煩地做。就像舉高高,舉了一次就會有無數(shù)次,因為他很高興,所以還要玩??磩赢嬈彩且粯樱@一集劇情是他喜歡的,他會重復地看,直到他感覺沒意思了。
而在這過程中,盡管大人覺得無聊,但孩子獲得了愉悅感,這是我們不能體會到的。因此,在孩子重復看同一集動畫片時,不用問他“你不感到無聊???”
孩子不能理解我們的感受,同樣,我們不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
他在獲得成就感
人在一個什么樣的領域容易獲得成就感?肯定是自己熟悉的領域。大人喜歡待在熟悉的領域,“怎么樣,我厲害吧”。孩子也是一樣,他們也喜歡成就感,雖然這成就感可能比較“低級”。孩子在不斷地掌握其中的細節(jié)。下次再看時,就能預測到情節(jié),當他們看到自己預測的結果得到應驗時,大腦會向負責決策的腦區(qū)發(fā)送“獎賞”的信號,使人產(chǎn)生興奮感。之前我女兒看動畫片時,我會問她,這個叫什么名字?他們要去干什么?當她的答案一一被驗證時,她手舞足蹈,感覺自己很厲害。即使是通過不斷重復才獲得的成就感,對孩子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
通過上面解釋,你是不是對孩子了解更深一點了?原來孩子藏著豐富的“寶藏”,他們并不是像我們認為的那么無聊、不懂事。他們也是有追求,有自己的想法的。
當然,還是應該控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人在看電視的時候,腦電波和睡眠時的腦電波十分接近。所以,讓孩子看動畫片是作為他的娛樂方式,而不是功課。我們家長對孩子看電視這事的態(tài)度:不批評、不放大,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