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明確提出,在語文教育教學中要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與獨立的個性,推動其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愛國情懷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內(nèi)容,是每個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小學生的歷史責任感,使其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努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價值,并且提出具體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愛國情懷;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4-0059-02
【本文著錄格式】黃怡.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策略[J].課外語文,2020,19(24):59-60.
列寧曾經(jīng)說過,愛國主義即為多年來人們對祖國的最深厚情感。作為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重要職責。尤其是2019年發(fā)生香港暴力事件以后,更是讓每位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從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合理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進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價值
(一)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價值觀還不夠成熟,處于不斷發(fā)展與健全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各種文學典故,講解各種愛國小故事,講解中華英雄兒女的偉大事跡等,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正確的價值觀,使其樹立良好的愛國情懷,從而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指明正確的道路。
(二)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目前,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中安排了許多介紹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文章,其中包括潑水節(jié)與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引導,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得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使其更加熱愛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傳承,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對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獲得的最直接效果即為全面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愛國情感是一種對祖國熱愛之情的表達,具有非常廣泛的范圍,對于師長的尊敬、對于父母的孝順、對于學生的關愛、對于他人的幫助等都屬于愛國情感的充分體現(xiàn)。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熱愛祖國、熱愛民族,樹立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責任感。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文章,其中對一些中華兒女的英雄事跡進行敘述,例如《董存瑞》與《黃繼光》等。文章中充分體現(xiàn)出在我國受到外侵時,中華兒女奮不顧身與之進行抗爭的英勇無畏。另外,還有一些文章充分體現(xiàn)出我國擁有的悠久歷史,其中包括《趙州橋》等。還有描寫我國壯麗山河的文章,例如《日月潭》與《桂林山水》等。這些文章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元素,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料,充分體現(xiàn)出我中華民族英雄兒女的英勇無畏與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體現(xiàn)出我國的悠久歷史與民族文化,體現(xiàn)出我國的壯麗山河、美麗風景。除此以外,其中還有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文章。教師要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愛國元素,從而為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二)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
近些年來,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設備集合動畫、聲音、視頻與文字等為一體,其可以形象生動地為學生展示所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長城》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鼓勵曾經(jīng)去過長城的學生對個人的所見所聞進行描述,這樣可以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好奇心與想象力。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關于長城的圖片或視頻,使得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真切地體會到了長城的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從而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古代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民族氣節(jié),進而備受震撼與鼓舞,激發(fā)起愛國情懷。
(三)通過品詞析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地分析教材內(nèi)容,因為在一些愛國主義教材中會滲透著深厚的愛國情感,這些情感或許體現(xiàn)在某個段落中、或許體現(xiàn)在某個詞語中、或許體現(xiàn)在某句話中。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對詞句進行準確、深入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深刻體會到在文章中蘊含的深厚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詹天佑》這篇文章時,教師要鼓勵并且引導學生通過對教材的朗讀找到能夠充分體現(xiàn)愛國情感的詞句,并且展開深入的討論。如:請同學們思考在“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這句話中能夠體現(xiàn)出哪些情感。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評價并進行總結分析。首先,在此句中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詹天佑具有的堅強毅力與堅定決心,然后再與前后文進行有機結合,展開深入分析,從而充分感受到詹天佑具有的深厚愛國情懷,其始終有著中國人的尊嚴以及堅定的信心。學生通過認真地學習與思考之后,就會將此份愛國情懷進行內(nèi)化,進而樹立科學的愛國觀。另外,教師也要為學生講解蘇步青、錢三強與梅蘭芳等著名文藝大師與科學家的愛國故事,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每位中國人都要具有愛國主義精神,要充分維護祖國的尊嚴。
(四)開展多元化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因為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其知識水平與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很難特別深刻、全面地理解一些事物,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朗誦會,引導學生對一些具有愛國主義主題的優(yōu)秀文章進行朗讀,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全面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使其掌握科學的朗讀技巧。另外,也可以通過朗讀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愛國精神,培養(yǎng)其愛國情懷。例如,在學生朗讀《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時,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會認識到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以后,導致我國寶貴的皇家園林被破壞,進而充分認識到如果國家落后就要受辱,因此國家必須要強大。所以,就會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立志為祖國強大而努力。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學生結合所學課文談談個人的想法與理想等,以此作為演講內(nèi)容,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此外,可以舉辦一些知識競賽,例如“祖國輝煌歷史”等,引導學生以愛國主義作為主題設計板報,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加了解祖國、了解歷史,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五)充分發(fā)揮作文教學的作用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會全面、客觀地檢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對知識的掌握與儲備能力等。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身邊的事物,而且要科學合理地利用鄉(xiāng)土教材資源,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接受與了解教材內(nèi)容,消除其陌生感。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當?shù)爻鞘械牡缆?、山丘與湖泊等環(huán)境進行觀察,在此基礎上了解祖國的地理、了解祖國的秀麗山河具有的魅力。然后,教師再為學生布置以“我的家鄉(xiāng)真美”為主題的作文,引導學生描述家鄉(xiāng)的景色,從而使得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家鄉(xiāng)之美,認識到祖國之美,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美麗河山。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shù)氐牟┪镳^以及紀念館等,從而使得學生充分感受到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革命烈士用個人的鮮血換來的,因此必須要加倍珍惜。
總而言之,每位中國公民都要具有愛國情懷。因此,為了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那么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重要職責,要在為學生傳授語文知識與學習技能的同時,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提高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在教學中,要合理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到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因此會更加熱愛祖國,并且為中華之崛起而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立琴.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意識感——小學生愛國情感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之一[J].新課程(上),2019(2).
[2]強永飛,費丙剛.讓愛國主義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J].遼寧教育,2019(20).
[3]楊景瑜.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課外語文,2018(36).
[4]陸琳.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探究[J].學苑教育,2018(23).
[5]許慶.探究語文課本中愛國素材的德育路徑——以小學高年級班主任教育教學工作為例[J].新課程導學,2019(1).
作者簡介:黃怡,女,1968年生,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