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燦 ,鮑文沁,黃梓雄,唐浚程
(柳州市江濱公園管理處,廣西 柳州 545005)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越來越崇尚精神愉悅和身體健康。于是,我國城市公園就開始積極響應進行景觀改造,同時還融入了文化元素,使得公園景觀變得更具有內涵[1]。實現(xiàn)公園景點建設與文化建設的有機融合任重道遠,需要充分了解當?shù)氐奈幕瘹v史底蘊,明確文化元素跟景觀主體的聯(lián)系,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結合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公園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來看,景點建設與文化建設的融合成效還比較有限,有必要在后續(xù)建設中充分引起重視,并進行針對性改善與調整。
對于我國各個城市地區(qū)來說,全面推動公園景點建設與文化建設融合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
(1)城市公園景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城市形象,因此公園景點設計也應該具有更高的文化內涵,凸顯區(qū)域文化特色。如此,該城市就能夠在國內環(huán)境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對于城市公園的未來發(fā)展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
(2)城市公園景點設計與文化建設的融合能使各個景觀具有更強的文化內涵,使得公園游客可以通過這些景觀更好理解文化要素,從而更好地宣傳地方文化內涵。特別是在當前我國不斷強化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等各類理念的背景下,融入文化元素的公園景點體系也可以起到文化宣傳的效果,有利于強化區(qū)域文化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高效傳播,獲得更高的認可度[2]。
(3)城市公園景點設計跟文化建設相融合以后,也可以給城市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強的促進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在當前我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文化產業(yè)所起到的經濟帶動作用已經變得更加突出。在公園景點建設全面融入了文化要素以后,城市區(qū)域的軟實力就能夠得到顯著提升,也就可以較好凸顯區(qū)域文化特色,給城市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好的支撐[3]。
為了更好地明確公園景點建設與文化建設的融合設計細節(jié)內容,這里引入幾個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并通過這些案例來集中展示公園景點建設與文化建設融合的具體措施。
3.1.1 改造方案的背景分析
江濱公園的龍形景石原本位于江濱公園五期水南路的公園入口處綠地里,外形酷似蟠龍,跟柳州地區(qū)的“三江四合,抱城如壺”地貌非常接近,同時也有非常顯著的景觀效果。但水南路重修以后,整體路面被抬高了2 m,完全遮擋住龍形景石,失去了原有的景觀效果。因此,需針對龍形景石景觀進行提升改造,重新選定了龍形景石的位置,最終將其布設在柳江大橋東南花池中央區(qū)域。景石基座高1 m,大部分游客需要稍微仰視龍形景石。
3.1.2 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入
在進行江濱公園龍形景石改造建設過程中,也融入了非常鮮明的文化元素。從景觀觀賞的角度來看,龍形景石需要普通游客稍微仰視觀賞,同時處于仰視角度的游客也會通過龍形景石的孔洞看到柳江河與蟠龍雙塔,傳達了“洞天福地”的設計理念,同時也能夠集中凸顯景觀的大氣,跟柳江河、蟠龍塔宏大的文化特色結合在一起。不僅如此,在設計龍形景石基座的時候,也使用了我國著名書法家江鳥的題字,雕刻了“江濱公園”四個大字,用金文展示了“龍城傳說”的相關主題故事,傳達了柳州又名龍城的歷史文化內涵。龍形景石上還繪制了“龍”的甲骨文字樣,象形文與柳州地區(qū)“三江四合,抱城如壺”的地形地貌交相呼應,在整個景觀中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通過上述設計以后,新改造的江濱公園龍形景石項目就能夠更好地契合柳州地區(qū)的龍城文化、地貌特色等各類元素,實現(xiàn)公園景點改造設計與文化元素的高度融合,具有較好的設計效果(圖1)。
圖1 江濱公園龍形景石景點改造施工前后對比
3.2.1 改造方案的背景分析
百善廣場在柳江南岸江濱公園五期中,是柳州市最美景觀步道、市花洋紫荊賞花線路觀光段之一。百善廣場前靠江水,后臨文廟廣場及駕鶴小桃源,于2019年9月9日的時候建設完工。建成后,百善廣場已經成為了百里柳江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集中代表了柳州文化的友善特色,并且也是柳州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重要場所之一。從柳州地區(qū)文化建設的整體戰(zhàn)略布局方面來看,百善廣場也是柳州精神文明建設的首善之地,具有較為顯著的戰(zhàn)略發(fā)展意義(圖2)。
圖2 百善廣場設計施工平面布置
3.2.2 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入
在百善廣場建設過程中,也全面融入了文化元素,其中核心文化內容就是善文化。因江濱公園自2015年被列為市百里柳江文化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友善”主題區(qū)后,一直以來都在善文化上面做文章。百善廣場設計之初,就開啟了百“善”書法的征集活動,最終從海量征集作品中挑選出100個“善”字作品,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書法展示圖。展示圖的四角分別是由柳州市知名書法家書寫的規(guī)格為1.2 m×1.2 m的篆、楷、行、草書四個“善”字,而中間則為市民投稿的96幅“善”字作品拼成一個大型善字地雕。從觀賞效果的角度來看,來到廣場的游客可欣賞到善字的不同書法體,有著寓教于樂的效果;從景觀的角度來看,將之前的一處普通的親水平臺廣場改造成具有善文化的廣場,因廣場位于柳江邊,無論是行走在江濱公園,還是夜游柳江乘坐觀光游船都能觀賞到百善廣場的這幅大型地雕作品,凸顯公園特色。從文化融入的角度來看,百善廣場景觀的主要文化就是善文化,即“百善孝為先”、“日行一善,積小善成大善”、“至善至美”,同時百善廣場因建在柳江邊,也有著“上善若水”、“從善如流”等寓意,為江濱公園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氣息(圖3)。
圖3 江濱公園百善廣場施工前后對比
3.3.1 改造方案的背景分析
紫荊小洞天原先是蟠龍山公園內一處休憩的樹陣小廣場,但由于該區(qū)域先天條件不佳,雨季積水嚴重,同時樹陣種植的高山榕因常年積水,生長也比較緩慢,整體景觀效果不佳。因此處是柳州市洋紫荊賞花線路各觀花點連接的必經之路,設計之初有意將其打造成集科普與觀賞于一體的紫荊花觀花點。于是在2017年,針對這個樹陣小廣場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在2018年,洋紫荊被選定為柳州市市花,在這種背景下,“紫荊小洞天”也應運而生。在具體改造設計方面,主要將原有高山榕移走,建設并抬高組合花池,全面改善積水問題,配置景石點題“紫荊小洞天”,雕刻洋紫荊科普介紹,種齊洋紫荊四大品種(洋紫荊一號、洋紫荊二號、洋紫荊三號、白花洋紫荊)與2019年新引進的矮化洋紫荊。紫荊小洞天在2018年年底開始設計,并于2019年2月份,在紫荊花盛放之前建設完成。目前紫荊小洞天已經成為了蟠龍山公園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蟠龍山公園洋紫荊花的科普宣傳陣地。
3.3.2 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入
在進行紫荊小洞天前期改造設計之時,主題分明的融入柳州市市花洋紫荊的科普文化,使得整個項目可以集中展現(xiàn)柳州地域文化。在景觀自身文化特色方面,依托于組合花池的空間布局,最終展現(xiàn)了不同層次的觀賞效果。從立足于文化融合的角度來看,紫荊花目前已經成為了柳州的一張新城市名片。而紫荊小洞天本身就處于游覽專線的核心區(qū)域,能夠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全面展示柳州城市文化,有利于柳州城市品牌的廣泛傳播。在2019年春,洋紫荊盛放之時,蟠龍山公園吸引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捕捉美景,還獲得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的高度贊譽:“抬頭有驚喜,低頭見匠心”(圖4)。
圖4 蟠龍山公園紫荊小洞天施工前后對比
結合上述3個案例的設計與建設現(xiàn)狀來看,3個景點的提升改造都充分融入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同時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文化傳播成效。對于江濱公園龍形景石景點改造來說,新改造的龍形景石不僅具有更好的景觀表現(xiàn)效果,同時也集中傳揚了柳州龍城歷史文化內涵,成為了江濱公園的一處新的標志性景點。而對于百善廣場來說,整體設計則融入了柳州百姓和當?shù)刂麜业墓餐难?,使得這個作品更貼近百姓,更貼近生活,并傳播了書法文化、友善文化,更有利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善文化的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對于紫荊小洞天來說,整體改造建設都在集中傳播新柳州的城市文化,使得柳州市市花洋紫荊這張城市名片在廣西甚至全國變得更加亮眼,有利于其他地區(qū)社會民眾更加清晰感知柳州的城市形象[4]。因此,這3個景點的改造設計都實現(xiàn)了較好的文化價值,對我國其他地區(qū)進行城市公園景點建設和文化建設融合有比較好的借鑒作用。
對于設計者來說,想要達到景點與文化的高度融合效果,也需要做好各類保障對策,這里也結合實際案例經驗進行綜合闡述。
(1)在景點設計建設之前,應該針對景點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實地調研與分析,應充分掌握景點的建設背景、景點主題文化等信息資料,給后續(xù)進行改造設計提供較好的數(shù)據(jù)支撐。特別是在改造設計改造中,更需要對原有景觀效果進行全面分析,避免景點改造后,還遺留原有老問題[5]。
(2)在選擇融入文化元素的時候,應該對公園景點原有的文化內容進行分析與甄別,選擇與時俱進、更具區(qū)域文化代表性或者具有傳承意義的內容。比如在上述紫荊小洞天建設中選擇了具有較高代表性的柳州市市花城市名片文化內容,在江濱公園龍形景石改造方案中則選擇了具有傳承意義的柳州“龍城傳說”這種歷史文化內容等[6]。
(3)在確定文化元素內容以后,還應該注意景點改造的建設方式,提高景點的應對群體范圍,擴大景點文化的影響力。在開展景點建設的時候,為了充分保證景點效果,需要設計、施工等各個部門之間進行緊密合作,并及時解決改造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最終也就能夠取得較好的景觀效果,使之呈現(xiàn)[7]。
公園景點改造建設與文化建設相融合,在公園文化景點建設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成效。在今后的公園景區(qū)景點建設改造中,公園景區(qū)景點設計者需要在設計之初充分了解各個公園所蘊含的歷史背景和公園景區(qū)將要展現(xiàn)出來的文化內涵,同時還要對公園景點文化進行充分甄別,明確景點設計的細節(jié)內容與文化元素融合的關鍵點。使公園景點改造提升后既能提升景觀效果,又能較好融入文化要素。而在景點改造施工中,也需要各部門之間做好施工前期的充分溝通與施工中的通力合作,以保證各項文化元素與景點融合的相關內容得到充分展現(xiàn),從而較好地凸顯出文化元素融入景點后的宣傳引導作用,更有利于實現(xiàn)城市公園景點的文化景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