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要:測評這個術語首先出現(xiàn)于普通教育學領域(Stiggins,1991)。Inbar-Lourie (2013)認為語言測評不僅包括熟悉測評,學生語言能力的工具和程序還包括其他成分,尤其是能夠為學生提供恰當?shù)姆答?,以幫助他們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傳統(tǒng)上,教師往往更加關注如何評問題。原因可能是教師自己在上學時面對的是各種題海,同時試題對于教師的測評也是最直觀的,沒有充分領會測評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素養(yǎng):測試;研究
測試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測試與評價的方式對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近年來國家對外語教育領域的測試與評價,越來越重視,無論是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開發(fā),還是高考外語科目持續(xù)深化改革,以及課程標準的修訂,都反映出教育界對于外語測評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日益重視和大力投入,與此同時,如何優(yōu)化測評體系,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提升教學效果,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修訂工作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調整了英語課程總目標,從學科本位到聚焦人的全面發(fā)展,由培養(yǎng)學科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轉為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中,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條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做好英語學習的自我管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本校學生的現(xiàn)狀制定一些適合的標準,而且在制定標準的時候,除了語言能力外,還要兼顧很多其他的因素。
根據(jù)學校條件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利用學校的教研、教學活動為依托,通過合作研修,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加深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和理解,提升對測評的認識。使其不只是一種測評其實是一種教學理念。測評教學理念,幾乎顛覆了我們現(xiàn)有的一些傳統(tǒng)教學,它不是簡單的增加幾次平時的測驗,是觀念的改變,測評里面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是老師在課堂上滿堂灌。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如:英語配音、閱讀教學課本劇表演、詩歌朗誦,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使英語教學成為真正的綜合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做題應付考試的教學。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的目的。
下面談談我的研究內容、目標、思路
一、研究目標
旨在研究日常教學中常見的評價方法和手段探討這些評價方法和手段與學習目標教學目標之間匹配度的問題,為教師提供在課堂教學評價決策中的思考操作的方向。并通過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測評方法,經(jīng)過實踐探索從而制定出本校學生能力測評方案。方案要根據(jù)英語能力的聽、說、讀、寫譯、語法、語用等技能,結合課程標準和本校學生的基本情況,制定相應的評價 ??蓮囊韵氯龡l入手
1、行為(描述要做什么,例如能接電話)。
2、標準(能做到什么程度)。
3、相應的語境(在什么情況下做)。
二、研究內容
研究英語校本能力測評方案就是倡導英語學習者,聽、說、讀、寫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在具體的語言活動中考察學生的真正語言應用能力。對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進行測評。即嘗試著將英語課本教學改編成課本劇的表演,或者英語的配音或者是朗誦。制定出明確詳細的能力要求,對學生進行測評。經(jīng)過實踐嘗試,制定出合理的能力測評方案。詳細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能力要求,以學生能夠做到什么為最終目標。
1、聽說方案:搜集整理適合7、8、9年級使用的配音材料,作為學生的練習材料。學生每日進行上傳,做出數(shù)量、語音、語調、語氣測評表。所選材料一般不超過四分鐘,對所選片段進行六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賞(觀看片段)析(理解片段)模(模仿語音語調)演(扮演角色)配(片段配音)編(運用擴展)。
2、閱讀:收集整理適合中學生使用閱讀的名著名篇、新聞報導、劇本等,編輯成冊列校本教材。在閱讀教學時帶領學生解讀文本,不再只關注它所包含的語言知識,而是更加關注它的主題意義也就是學生學習了之后有怎樣的結構性認識和情感體驗,更加關注它的語篇結構,拿到一篇文章,能提綱挈領地抓住文章的結構讀懂讀透文章,準確的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能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知道該怎么準確的,運用所學語言。形成閱讀課教學的模式。
3、寫:在閱讀的基礎上,把閱讀淺層理解轉向深層理解。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進行文章的續(xù)寫,或者是編劇引導提升學生比較、綜合、概括、歸納的能力。
4、演:利用所整理的校本課程中,典型的劇本,引領學生編排課本劇進行展示。
三、研究思路
1、研究視角:能力測評方案就是提倡在形成性評價框架下進行英語教學,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有較高的評價素養(yǎng)即教師知曉測評實踐的基本原理、知曉測評方法與技術的運用、熟悉測試質量評價標準。就是圍繞為什么評,評什么和怎么評三個核心問題。
2、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法:通過研究徐浩的英語課堂中“教”與“評”的分分合合;林敦來的英語教師課堂測評素養(yǎng)及提升方法,王衛(wèi)華的教師課堂教學視頻能力說;以及王薔“中小學生,英語學科能力表現(xiàn)框架”在英語教學和測評中的應用。從而形成自己的測評方案。
文獻資料法:認真學習《英語學習》2017年第八期和2018年第二期關于測評論文。系統(tǒng)研究《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和《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行動研究法:將制定出來的能力測評方案在日常教學中應用,進行配音課、閱讀課、寫作課課例打磨。形成特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