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同發(fā)
劉慶邦先生的小說處女作《棉紗白生生》發(fā)表于《鄭州文藝》1978年第2期,而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則是在1972年。
當時,看到別人寫小說,他就試著自己寫。小說是在他的職工宿舍里的床板上完成的。那時候,他還是新密礦務局的一名井下工人。十多天時間里,他寫得很慢,也沒怎么修改,寫完就放那兒。這篇寫煤礦女職工勤儉節(jié)約的小說,是他發(fā)自內心創(chuàng)作的,只是苦于不知投向何處,寫完也就寫完了而已。
1977年,劉慶邦在礦務局宣傳部工作,有一天突然看到單位訂閱的《鄭州文藝》,便想起來自己幾年前寫的小說《棉紗白生生》,急急找出來,紙都泛黃了,字跡都模糊了。于是,他又重新找紙抄了一遍,同時對一些字詞及情節(jié)在抄寫過程中做了修改,然后就投給了《鄭州文藝》。當時投稿還需要通過政審,他的政審當然是沒問題的。沒想到,后來小說竟然在《鄭州文藝》頭題發(fā)出來,他太高興了。家人、宣傳部的同事,也都非常高興,尤其是家人?!≌f發(fā)表后收到一筆稿費,對于他家來說是一筆大錢。
多年后的劉慶邦對筆者說:“當然,最重要的是,這篇小說的發(fā)表,直接提升了我的創(chuàng)作自信心:別人能寫小說,我也能寫。那時候很多人都在寫,但接到的都是退稿,稿件多是發(fā)表不出來。這篇小說的發(fā)表,使我能夠把寫作堅持下來,后來才有了一系列小說見諸河南的各大刊物。《奔流》1980年發(fā)表了寫三年自然災害的小說《看看誰家幸?!罚@也是全國第一篇關注此類題材的小說;《莽原》發(fā)表的《在深處》還獲得了首屆河南省文學獎。這些都得益于《鄭州文藝》發(fā)表我的第一篇小說。后來《鄭州文藝》還發(fā)表了《騎車》《奶奶廟》等。所以,我對《鄭州文藝》是很有感情的。2017年我還給《百花園》寫過小小說《花鏡》,也是因為多年來對刊物念念不忘。”
[責任編輯 晨 飛]